岩馬湖|一壩當關蓄碧瓊,萬民積福澤後人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巖馬湖位於山亭區馮卯鎮,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庫容2.31億立方米,水域面積2.3萬畝,流域面積357平方公里,是一座集防洪、灌溉、發電、旅遊為一體的大型水庫,也是我市最大的水庫,是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巖馬湖因坐落於巖馬村而得名。水庫修建於1958-1960年,在那個沒有大型作業工具的年代,當地四萬名農民工,冒酷暑、戰嚴寒,手刨肩挑,推著排車、獨輪車,歷經三年的戰天鬥地,兩壩屹立國旗山東西,鎖住了蛟龍,蓄起了億萬方瓊漿玉液,平地碧水盪漾;洪水任調度,澇能蓄,旱能灌,變水害為水利。

為弘揚馮卯人民戰天鬥地、改造山河的豪情,展現悠久歷史,馮卯鎮盤活原公社禮堂舊址,建成了2000餘平方米的馮卯鎮文化博物館,鮮活地再現了庫區移民的宏偉史詩。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站在主壩西頭放眼望去,美麗壯觀的溢洪閘橋頭堡,發電站放水塔、巖馬公路站等建築點綴其間,與藍天碧水相映生輝。溢洪道有四孔,各孔寬10米,開閘發水,湖水傾瀉而下,何等洶湧。

順放水渠南下,疏水乾渠長100多公里,可控灌溉面積24萬畝,潺潺流水趟入田間地頭,給廣闊的土地帶來盎然生機,昔日的乾旱薄地形成了如今的商品糧基地。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巖馬湖像一面明鏡鑲嵌在連綿不斷的群山之中,主副壩體巍然屹立、扼守咽喉,像兩條逶迤的長龍,守護著水庫的安全;遠眺萬畝水面、碧波盪漾、水鳥蹁躚、山光水色,美不勝收。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每逢傍晚,夕陽西下,斜陽鋪瀉,青山倒映,花木入湖,漁舟點點,花團錦簇,湖面碧波盪漾,在落日的餘暉下更有海市蜃樓般的意境,似有多稜鏡的絢麗多彩,構成了獨有的夕照景觀——巖馬夕照,被評為我市八大景觀之一。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駐駕山是巖馬湖的一個半島,山不高,山上樹木蔥鬱,果樹繁多,盤山公路,甚是陡峭。在山頂,映入眼簾的是石碑上的一首詩:“巍巍駐駕山,幽幽巖馬灣、翠柏映碧水,輕舟逗魚歡,漁歌伴東風,天鵝舞翩躚,唐王今若在,不知是那邊。”

誠然,在這煙波浩渺的水面上,駐駕山猶如一顆綠色翡翠,鑲嵌在湖面上,山水相依、相互輝映。山上建有水上度假村,唐代風格的大殿,精美華麗的旅遊餐廳,設施齊全的洗浴設施,精雕細琢的百龍亭,千奇百怪的奇石,中國畫式的現代園林風格,為遊客提供了一個天然氧吧。

在這裡,無論是登山望水,還是游水觀山,都有“山水美如畫,人在畫中游”之感。因唐太宗李世民曾駐蹕此山,因而得名駐駕山,也正是因為一代君王曾駐蹕於此平添了幾分靈氣,又因坐落在一碧萬頃的巖馬湖中便陡增了幾分神韻。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湖東側是棗莊市最大的天然溶洞,溶洞處於樟山腳下,因而得名樟山溶洞,洞內有9根巨大的形象逼真貌似巨龍的鐘乳石,因此又被稱為九龍溶洞。

九龍溶洞其狀如龍、洞內溼度、溫度適宜,空氣清新,洞中有洞、一洞一景,或寬或狹,曲折幽深,發育完全的鐘乳石,形態各異,美不勝收。如碧海神針,蝦兵蟹將,雙乳峰、石蔓、石筍、石柱、石林,還有石葡萄、石豆角、石瓜果,萬千氣象,無奇不有,是真是幻,惟妙惟肖,一切的自然,自然中的一切,都能在這裡找到。

水是她的靈魂,可是水落之處,了無痕跡,耳邊泉水叮咚作響,告訴我們宏大成就於點滴,告訴我們什麼叫日積月累,什麼叫鬼斧神工,什麼叫短暫,什麼叫漫長。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岩马湖|一坝当关蓄碧琼,万民积福泽后人

--- END ---

來源 | 棗莊大眾網

徵稿

不管你是地道棗莊人還是外地遊客,都可以向我們推薦美食、美景、美文、旅遊攻略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