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黄湾乡来了个“铁人”书记,各种乱象得以治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从军14年,转业地方扎根乡镇12年,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岗位,凡工作之责,童登俊始终保持敢于担当、不惧艰难、勇往直前的“铁汉”本色;凡百姓之事,必定事必躬亲、事事尽心,处处体现为民“柔情”。2014年,童登俊“临危受命”,凭着敢担当、勇攻坚的实干作风和拼搏劲头,他迅速稳住态势、打开局面,重塑了环境一流、生活富裕、精神富有、堡垒有力的峨眉山核心景区新形象。

峨眉黄湾乡来了个“铁人”书记,各种乱象得以治理!

铁腕治乱,困局突围重塑政治生态

2014年,黄湾乡暴露出“组织软、班子弱、队伍散、民风乱”等问题。此时,童登俊临危受命,担任黄湾乡党委书记。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履新时的乱象仍然超出了他的想象。黄湾乡由于处于“双重管理”体制下,监管缺失加之利益驱使,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乡干部作风散漫,习惯于“挂名拿钱不干事”;村干部各自为政,陷入非法利益格局;民风更是彪悍,“缠访闹访围堵”时有发生。

治乱必先治吏,必须整治这些闲人、懒人、歪人!

童登俊首先向干部队伍“亮剑”。黄湾乡干部中有个“富二代”,开豪车上班,三天两头玩“失踪”,对待工作常常以“我不会,找别人”为由推脱。很快一纸“清退令”就摆在了该干部面前。一时间求情、送礼乃至威胁等“十八般武艺”蜂拥而来。但童登俊始终不为所动,他说“如果这种干部不整治,就是对党的极度不负责任。”

料理好“富二代”的事,童登俊趁势而上,以调离、转岗、降职等方式处理不称职的党委班子成员4人、机关干部9人,在乡干部中形成了有效震慑,各种“庸懒散浮拖”等不正之风迅速扭转。看到变化的群众私下都说“乡里来了个管事的书记”。

乡干部队伍理顺后,童登俊开始净化村干部队伍。对以权谋私、违纪违法的村干部,他决不手软。万年村党支部书记“王某某”是典型的“村霸”,为谋取私利,煽动不明真相的村民围堵景区,造成恶劣影响。童登俊一边收集其犯罪证据,一边分化瓦解聚集村民,并配合公安部门将其一举擒获,有效化解了危机。对于不讲规矩、不听招呼,与党委政府对着干的村干部,童登俊利用换届契机进行大撤换。他主动请缨提前换届,亲自把关每个村的人选,一些动机不纯、各自为政的家族势力见机不妙,有的诱之以利,有的搬出“后台”,有的甚至威胁让其“下课”。童登俊顶住压力、力排众难,争取党员群众的支持,对包括6名村党支部书记在内的23名村干部予以撤换,调整率达40%。

就这样,凭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敢打敢拼的劲头,童登俊用雷霆手段大力整治乡村干部队伍,使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各种乱象得以治理,政治生态逐渐得以重塑。

峨眉黄湾乡来了个“铁人”书记,各种乱象得以治理!

铁人垂范,堡垒提升力促攻坚克难

虽然干部作风得到了改善,工作有了起色,但对于“大病初愈”的黄湾乡来说,因遗留问题复杂,项目推进乏力,工作任务繁重,却仍然陷在“推进慢、效率低、质量差”的泥潭里。如何建强组织,提升战斗力?军人出身的童登俊始终信奉“领导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榜样示范就是最好的说服。”找准“药方”,他开启了“带兵”之路。

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是黄湾乡境内的省重点项目,因征地拆迁难度巨大,启动3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一度被上级通报,并下发了“军令状”,要求2个月内完成拆迁。在村民漫天要价不愿拆迁和倒排工期的双重压力下,乡村干部纷纷“撂挑子”,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童登俊迎难而上,他带队每天到拆迁户家中讲政策、作宣传、解疑惑,为干部讲方法、鼓士气,白天忙于一线,晚上还要回办公室听汇报、想对策。童登俊就这样连续40余天熬夜奋战,大多数时候凌晨4、5点下班,早上7、8点就上班,坚持最后一个走,最早一个到。在干部眼中,他成了一个不知疲倦的“铁人”。一天晚上“铁人”晕厥在办公室,医生诊断为因劳累过度、睡眠严重不足导致。但第二天,童登俊照常出现在征拆一线。他对干部讲“我没有倒,也不会倒,你们谁也不能倒。”

“书记都这样带头干,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加油呢?”在童登俊的示范带动下,全乡干部齐心拼搏,仅用46天,就完成项目涉及的508栋房屋拆迁,实现了3200亩土地提前一次性交地,创造了“黄湾速度”。

为了进一步激发干部活力,童登俊在全乡亮出“业绩榜”,实施差异化考核。一些业绩突出的普通干部,绩效奖励甚至超过领导干部。一时间,“吃大锅饭”的局面被打破,“争着干、比着干”的氛围逐步形成。黄湾乡以党员作风带动干部作风的“党员义工服务景区旅游”工作法更是被央视等媒体宣传报道,在乐山市推广,成为峨眉乃至乐山响当当的“党建品牌”。

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提升,让童登俊有更大的底气攻坚克难。为了解决景区违建“顽疾”,童登俊带领党员干部成立违建巡察队每日巡山,切断增量;从“最硬的骨头”下手,开展拆违,消化存量。在童登俊的努力下,黄湾乡近两年来未新增一处违建,累计拆除、没收违建120余栋7万余平方米,控违拆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峨眉黄湾乡来了个“铁人”书记,各种乱象得以治理!

铁汉柔情,一心为民共谋绿色发展

童登俊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最见不得群众吃苦,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有村民身患癌症导致家庭困难,他得知后多次上门慰问,多方奔走为其申请救助、筹集医药费;有村民因拆迁搬至外乡,子女上学不便,他主动协调解决就近入学问题;他主动帮扶两个留守儿童,亲自辅导作业,带孩子下山购置衣物,回家一起进餐。几年来,他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就业、住房等民生诉求400多个,解决了5个村17个组2000多人的饮水难题,修通木太路等通村通组道路18公里,解决了100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

景区在黄湾乡,但黄湾乡不都是景区,远离景区的很多群众仍然生活窘困、前景黯淡。2017年10月,省委、市委提出在景区实施“两停一下山”,即停止农房审批,停止农房建设,逐步引导村民下山安置。童登俊意识到村民“下山”不仅能改善生活条件,还能解决入保问题,更能为景区生态环境减负释压,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然而,有的村民不理解,认为他们将被赶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一时间骂声四起,童登俊备受委屈。自己的委屈不算委屈,他带领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政策,不分白天黑夜,苦口婆心向群众分析优势和发展前景。在童登俊努力下,全乡3800多名村民自愿下山安置。很多村民们兴奋地感慨“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从山沟沟搬到漂亮的城里生活,还有养老金和医保,童书记真是我们的大贵人。”

近年来,黄湾乡因项目建设,产生了许多拆迁安置村民。童登俊为了带动这些群众致富,提出了“依山傍水,兴村富民”的发展之路,加快推进黄湾小镇、峨眉时光、山与湖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落地开花,力促万豪、悦榕庄、智选假日等一批国际品牌酒店在乡域内竞相落户。黄湾小镇建成开街之时,吸引游客3万多人。安置在黄湾小镇的村民更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参观开街仪式,像亲人一样争先向童登俊畅诉房子、门市安置后的美好未来。

春鹃冬雪恪尽职守,勤勉为公不负使命。通过几年的努力,黄湾乡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峨眉山市前列。如今的黄湾乡项目建设火热进行,民生工程如火如荼,特色产业欣欣向荣。但在童登俊心中,这才刚刚开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他将继续带领着黄湾乡人民,步履坚定地开启黄湾乡的新征程,去实现黄湾乡“仙山景美特色多、山下繁华人人乐”的新愿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