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弘扬‘铁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系列活动综述

玉门油田孕育了“铁人”。“铁人”精神的源头在玉门,基因在老君庙油矿,根在赤金,弘扬“铁人”精神的主战场在酒泉。

10月以来,我市以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95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弘扬‘铁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系列活动,大力弘扬“铁人”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求真务实、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社会治理、全面从严治党等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切实担负起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作支撑的重大历史使命筑牢了基础。

市委书记吴仰东说:“铁人”精神是酒泉永远的传家宝。大力弘扬“铁人”精神,赋予“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发扬以“铁人”精神为灵魂的“酒泉精神”,树牢为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爱国之情所系,报国之志所系。

10月8日开始,我市“弘扬‘铁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系列活动随着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95周年活动、酒泉铁人干部学院、铁人精神研究会揭牌授牌暨铁人纪念馆开馆仪式的举行,拉开了帷幕。

王进喜是从玉门油田走出的一位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在短短47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造了宝贵的财富,铸就了伟大的“铁人”精神。为缅怀“铁人”,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来自石油战线及省、市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共同瞻仰了“铁人”王进喜铜像,追忆了“铁人”的奋斗历程,感悟了历久弥新的“铁人”精神。

酒泉铁人干部学院立足弘扬“铁人”精神、传承“铁人”精神,依托玉门老市区闲置建筑和老一井、石油工人窑洞、石油河等,打造集“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在‘铁人’故乡参加培训,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内涵。在这里,大家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补充了‘精神之钙’。”在酒泉铁人干部学院参加培训的迭部县委组织部远程办副主任张琪说。

酒泉铁人干部学院一期重点实施学院礼堂、铁人纪念馆、多功能教学楼、干部公寓、693人防工程体验及教学点基础设施等6项改造工程,建成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国防安全、素质拓展于一体的红色教育综合培训基地。学院以弘扬“铁人”精神为品牌,以“立足河西、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办学目标,以“传承‘铁人’精神,增强党性修养”为办学宗旨,以“理论专题+特色实践”为教学思路,引导学员通过培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意识、弘扬优良作风、提升综合素质。

铁人纪念馆以展示“铁人”王进喜成长历程为主线,以玉门经济社会发展和玉门油田发展为副线,突出展示“铁人”王进喜在玉门工作生活37年间的典型事件和先进事迹。展厅布展以多种形式,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媒体,突出实物展示、互动式展示、体验式展示,达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展示效果。

在系列活动中,开展了“重走铁人路”体验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真切感受了“铁人”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全体党员干部走访了693人防工程、玉门油田炼化总厂、老一井及石油工人创业窑洞、玉门油田603岗位等,并于当晚在酒泉铁人干部学院观看纪录片《铁人王进喜》,加深了对“铁人”精神孕育和形成的理解,对“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有了一次全面的认知。

今年1月17日,刚上任的吴仰东就带领市委常委领导班子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专程到玉门老市区,瞻仰“铁人”王进喜铜像,缅怀先辈伟绩,重温入党誓词,大力学习和弘扬“铁人”精神,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并参观了玉门油田老一井、炼化总厂和矿史展览馆,共同追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光辉历史及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革命先辈和历代中国石油人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

吴仰东在参加教育活动时说,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寻根“铁人”精神,就是要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为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创新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久久为功,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弘扬“铁人”精神,赋予“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市委常委要率先垂范,发扬以“铁人”精神为灵魂的“酒泉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七一”建党节前后,吴仰东在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调研时再次强调,王进喜同志“讲成绩不要忘了党,讲荣誉不要忘了群众,讲职工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的话语,深刻体现了“铁人”精神中蕴含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思想,是酒泉大地上孕育出的活着的“酒泉精神”。市委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后,我们再次瞻仰铁人故居,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继续以“铁人”精神指导今后酒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把市委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回顾历史,诞生在酒泉大地的“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不懈奋斗。展望未来,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更需要“铁人”精神凝心聚力、鼓舞干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体现在发扬“铁人”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上。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了推进活力小康生态魅力幸福酒泉建设的总体部署,勾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既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长期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敢于担当的“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大力传承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紧盯确定的宏伟蓝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市落地生根。

酒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也是甘肃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酒泉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担负起河西经济腾飞龙头的重任,这是对酒泉发展赋予的新定位、确立的新坐标、指明的新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牢牢抓住机遇,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提出,以打造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基地、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真正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力争在建党100周年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社会治理、全面从严治党等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切实担负起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作支撑的重大历史使命。

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开放上,新兴产业和企业集群的崛起,正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坚持做大总量和提高质量并重、稳步发展与奋力追赶并重、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落实由市委常委挂帅、市级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产业发展责任机制,全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导向,以循环农业、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为支撑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这是对“铁人”精神的全面实践。

我市“弘扬铁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系列活动还包括“弘扬铁人精神”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铁人”戏曲、影视、剧目类作品征集评选,“弘扬铁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第六届酒泉华夏文化艺术节,“铁人杯”甘肃红色文化创意墙体手绘大赛等14项活动,以此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秉承“铁人”品格、凝聚力量,大力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努力谱写新时代酒泉发展新篇章。

( 陈思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