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貿易與創新,聽聽蓋茨、馬雲怎麼說

11月5日下午,首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在上海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由開幕式和三場平行論壇組成,在下午開講的“貿易與創新”平行論壇上,因為比爾·蓋茨、林毅夫、馬雲等多位重量級嘉賓的出席格外引人關注。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新工業革命蓬勃發展,迅速改變產業和經濟增長模式。智能製造、互聯網+、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正在引領創新發展浪潮,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歷史性的機遇。在此背景下,與會嘉賓圍繞“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推動貿易增長新舊動能轉換”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泰拉能源主席比爾·蓋茨表示,他每次來中國都很開心。“25年前,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中國這25年的發展展示了中國市場開放能夠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通過國際貿易改變了世界,中國的極端貧困率也大幅度下降,國家影響力和創新能力日益強大。”

“技術!技術!技術!技能的提升、擴展和再造。”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則以此強調創新對貿易的推動。以AI為例,AI的爆炸發展最終會波及所有領域,在貿易領域,大多數情況下,人工智能會帶來成本的下降,特別是受益於電子商務的發展;下一步,生產領域也會被改變。經合組織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14%的工作被機器取代,而將來可能有32%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因此,古里亞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人的技能的改造。另外,企業需要建立新的業務模式。

談及以創新形式推動貿易發展,阿里巴巴是一個無法繞開的企業。通過電商推動全國乃至全球貿易,讓阿里巴巴成為全球最知名的企業之一。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技術將改變貿易,讓貿易變得更加包容,“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技術都在發展。而技術將促進貿易,這一點沒人能阻止。技術讓貿易更加包容,讓人們用手機買全球,賣全球,讓以前無法參與全球貿易的小企業有能力參與其中。”

馬雲認為,進博會的召開對於中國和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里程碑,意味著中國的進口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世界將因此而受益。“過去40年,中國以出口聞名,今後,中國的進口也將愈發重要。對於世界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機遇,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不要擔心,中國能成功適應。2001年,中國加入WTO,很多人擔心中國能否適應,事實證明,中國成功適應了這一變化,實現了驚人的發展成就。”馬雲說。

同樣表達了對中國堅定信心的,還有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有人批評我對中國經濟過於樂觀,但是我對自己的預測很有信心。我認為,社會發展過程中,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市場,市場可以促進競爭,給馬雲這樣的企業家帶來機遇,展示他們的才能,也會讓國家變得更有秩序,發展有比較優勢的領域,提升全球競爭力。此外,對轉型經濟體來說,一個由能力的政府也至關重要,改善基礎設施,發展人力資源,這些都需要政府來做。中國高效的市場和有能力的政府,就是一種很好的組合。”林毅夫說。

在兩個多小時的論壇中,“創新”成為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彙。在當今新工業革命引領創新發展的浪潮中,與會嘉賓們普遍認為,創新經濟模式、探索創新手段、尋找新的投資動力,將有助於搶抓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不過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強調,創新和貿易不是目標,只是改善和提升人類福祉的工具。“今年5月,經合組織曾經認為世界經濟2019年的增長率可以達到4%,但是現在這個指標下調了0.3個百分點到3.7%,主要原因是目前有太多的貿易緊張局勢。”他呼籲大家,需要有全球視野、宏大的使命感,要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出發,制定更好的貿易和創新政策,增加開放,增加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給全球人民帶來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