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紅色預警「應當停課」

廣東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別代表啥意思?請掃碼瞭解。

今後,今後雷雨大風預警信號將沒有藍色這一級別,颱風預警信號含義和防禦指引中的“熱帶氣旋”字眼將消失,統一修訂為“颱風”……據瞭解,新修訂的《廣東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規定》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發佈規定》刪除了原發布規定中的“突發”二字,而當灰霾預警信號生效時,建議中小學校、幼兒園、託兒所適時停止戶外活動。

此前廣東使用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依據的是2006年發佈的《廣東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規定》(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105號),2006年版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為10類,保留了原來的颱風、暴雨、寒冷、高溫4類信號,新增了大霧、灰霾、雷雨大風、冰雹、道路結冰和森林火險6類信號。按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總體上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等級,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

而最新的這次修改,將“廣東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改為了“廣東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刪除了“突發”二字。為何對規定作出修改?據氣象部門介紹,2006年版的10個預警信號中,高溫、道路結冰和森林火險等氣象災害的突發性並不強。因此,將“廣東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改為“廣東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此次修訂遵循上位法的規定,與相關規章內容協調一致,有利於完善廣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發佈、傳播和防禦指引。

同時,廣東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嚴重。此次修訂完善了防禦指引,如暴雨橙色以上預警信號行駛車輛避免穿越水浸道路、危險情況應當棄車逃生;颱風和雷雨大風時加固或遠離鐵皮屋等寫入防禦指引,有利於強化社會公眾災害風險防範意識,提升社會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技能,實現氣象災害防禦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此外,根據近年來氣象災害及預警信號發佈的統計分析,雷雨大風等個別預警信號含義需要進一步完善。如2006年以來,全省各級氣象臺站累計發佈雷雨大風預警信號2.5萬次,其中藍色預警2.3萬次,黃色預警0.2萬次,橙色、紅色預警僅百餘次。為避免預警信號過於頻繁導致社會公眾認知減弱,降低了氣象災害預警的效果,有必要對雷雨大風預警信號等級含義及防禦指引作出進一步修訂和調整。

“熱帶氣旋”沒了 灰霾預警建議學校停止戶外活動

新發布的《廣東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規定》比之前的版本增加了“第九條”,明確違反有關規定和行為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依照《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其他的一些主要修訂還包括,修改了部分預警信號含義及防禦指引,颱風預警信號含義和防禦指引中的“熱帶氣旋”統一修訂為“颱風”;颱風黃色以上和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防禦指引中的“建議停課”改為“應當停課”;大霧預警信號防禦指引中增加軌道交通,刪減橙色預警信號防禦指引中“濃霧使空氣質量明顯降低,居民需適當防護”的表述;灰霾天氣預警信號防禦指引中增加“建議中小學校、幼兒園、託兒所適時停止戶外活動”、“機場、高速公路、港口碼頭、戶外活動的防禦指引”;雷雨大風預警信號刪除藍色,修訂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號含義;森林火險預警信號含義中“森林火險等級”參照行業標準修改為“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防禦指引中按照等級增加相應的“防禦狀態”指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