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相似的印度佛教和中國道教四大天王,原來是這樣的起源


河南嵩山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少林武術在諸如金庸先生等的武俠小說宣傳之下,更是名揚天下,少林文化也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徵。此圖是少林寺的山門

佛教距今2500多年,是由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教中的重要人物來源於印度文化,是印度的文化形象,因此,各大佛和羅漢基本是印度文化的形象。此圖是河南少林寺內的一印度文化形象的塑像

現在稍大的佛教寺廟山門內,都會有四大天王的塑像,他們是佛教的護法天神。此圖是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冑,手握寶劍,守護南贍部洲。

現在稍大的佛教寺廟山門內,都會有四大天王的塑像,他們是佛教的護法天神。此圖是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紅色,穿甲冑,手纏一條龍或是蛇,守護西牛賀洲。

此圖是北方多聞天王,“多聞”意為頗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左手臥銀鼠,右持寶傘,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守護北俱蘆洲。

此圖是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是主樂神,用法音來護住眾生,守護東勝神州。

以上是少林寺天王殿內四大天王的形象,均是中國人的形象,同佛教中的印度形象大相徑庭,而且,身著的鎧甲、所持雨傘和寶塔也是中國文化的特點,琵琶更是中國獨特的樂器。四大天王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印度人,即到底來源於中國還是來源與印度?

羑里城,位於河南安陽湯陰縣,是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也是風靡全球的周易文化發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名揚海內外,“劃地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等歷史典故均源於此。此圖是湯陰羑里城的牌坊

小說《封神榜》講述了紂王寵信妖女妲己,殘暴無道,苦害生靈;周文王順應天時,聘請姜子牙伐紂,最終推翻商王朝的神話故事。姜子牙助周推翻商後,分封諸神,流傳到現在,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此圖是湯陰羑里城內的姜子牙塑像

《封神榜》中,有原為殷商佳夢關總兵的魔家四將,分別是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他們均掌握魔法,後被姜子牙滅掉。此圖是湯陰羑里城內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身著青色,所持寶劍有鋒,隱喻為“風”

姜子牙封神時,將死後的魔家四將封為“四大天王”,令其“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此圖是湯陰羑里城內西方廣目天王魔禮紅,身著白色,所持琵琶能撥調發音,隱喻為“調”

風調雨順是農業社會的生活保障,是國家穩定的根基。每年春天,周朝的周王和後來封建時代的皇帝還有“啟耕大典”的儀式,姜子牙封神掌管“風調雨順”合乎時代需求。此圖是湯陰羑里城內北方多聞天王魔禮海,身著紅色,所持寶傘能遮雨,隱喻為“雨”


佛教四大天王和道教四大天王的形象、穿著、所持器物基本形同,東西南北四大天王名稱相同,因此,應該是同一淵源。此圖是湯陰羑里城內東方持國天王魔禮壽,身著綠色,持龍蛇,因此可以順著撫摸,隱喻為“順”

在中國,道教早於佛教,四大天王的眾多特點符合中國文化元素,是不是可以認為佛教的四大天王源於中國的道教,是佛教來到中國後藉助中國人認可的道教元素推廣自己的宗教呢?

請談一下你的看法【《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和轉載,敬請點擊“關注”並查看我的前期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