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謙謙君子」到「政治角斗」,民主共和兩黨的競選策略對比

從“謙謙君子”到“政治角鬥”,民主共和兩黨的競選策略對比

競選策略:從“南方戰略”到“出生證明”

里根成為共和黨總統提名人之後,在1980年8月3日特別挑選了密西西比州的納史侯巴郡(Neshoba County Fair)進行他作為提名人的第一次競選活動,並且在演說中特別強調“州的自主權”(states’ rights)和“聯邦權力超出了憲法預設的範圍”。

為什麼要挑這個地方講這樣的話呢?1964年6月三名民權運動民間組織分子來到這裡幫助黑人選民登記,但是被當地的KKK和警察局的白人合謀殺害,然後埋屍消滅罪證。當密西西比州政府拒絕對此案進行任何實質性調查執法,聯邦政府於1967年介入,指控18人,最後7人被定罪。對這一起慘案的巨大反響,推動了1964年民權法案的通過。里根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特別挑選這個地方,作為總統提名人發表第一次競選演說,這可以說是吹狗哨的最著名的第一例。(1)

那麼里根的這個狗哨吹給誰呢?南部各州的白人——他們南北內戰之後曾經痛恨北方共和黨,他們在1930年代經濟大崩潰之後曾經依靠羅斯福新政復甦經濟,但是他們目睹1960年代民權運動使得少數族裔獲得平等權利而驚恐不滿 ——他們被稱為南部民主黨人(Dixiecrats)。這就是尼克松所說的共和黨如何贏得競選的南方戰略(Southern Strategy)。

筆者多年前第一次讀到里根宣揚“每個州的自主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看懂。這是因為狗哨是一種在吹哨和聽哨之間的暗語交流。其後每次大選都會有不同形式的狗哨。例如1988年,老布什競選團暗指杜卡基斯在國旗問題上表現不愛國,另外對罪犯太軟弱。2000年,小布什競選團在初選中散佈謠言說麥凱恩有一個非婚私生非裔孩子。2004年,小布什的支持者散佈謠言指控克里參加越戰獲得的勳章紀錄有假,而事實是小布什靠其老爸的關係走後門在德克薩斯的國民衛隊遠離危險地服役。

而川普,從2011年就開始無數次毫無證據地指控奧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的,以此完全否定奧巴馬兩次當選為總統的合法性。根據2016年8月10日NBC News的報道,41%的共和黨支持者認為奧巴馬不在美國出生。依靠這41%的共和黨選民,足夠在共和黨初選(17個候選人)中勝出。面對輿論壓力,川普在2016年9月16日不得不以一句話承認奧巴馬是在美國出生,這也說明他知道自己一直在造謠誣衊。但是有些選民聽到了他們想聽到的,根本不在乎真實虛假。難怪首先支持川普的是David Dude等KKK黨和白人至上主義組織。的確,川普也終於在2018年10月23日公開宣告自己是“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2)

筆者注意到有這麼一個PragerU.com製作的YouTube視頻,一位名叫Carol Swain的非裔婦女,比較民主黨和共和黨爭取民權平等的紀錄。問題是,這位儀表莊重的女士將1964民權法案和1965投票權法案完全歸功於共和黨,與歷史不符;而對隨後兩黨的演變,“南方戰略”和“出生證明”以及種種壓制少數族裔選民的行為根本不提,這是違背歷史,故意誤導觀眾。


國會立法:從“謙謙君子”到“政治角鬥”

從19世紀初到二戰之前,美國國會也曾經出現非常火爆的場面。但是在二戰之後國會兩黨議員之間形成了類似英國議會的君子禮儀,互相尊重,講究禮儀,遵守規則,尊重傳統。例如在辯論時開場白是稱呼對方“來自偉大的某某州的尊敬的紳士(the right honorable gentleman from the great state of)”,甚至“我親愛的朋友(my dear friend)”。

1978年6月24日,35歲的金裡奇(Newt Gingrich)競選聯邦眾議員,對一群支持共和黨的大學生髮表演說,“我們共和黨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我們不鼓勵你使用下三濫的手段,我們鼓勵你要整潔,順從,忠誠,虔誠,以及所有那些非常適合篝火晚會的童子軍守則,但在政治上則是糟糕透了。” 金裡奇繼續說道,下一代共和黨人不可以再做“謙謙君子”,必須學會進行不擇手段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戰 。

金裡奇當選之後,果真將他的“你死我活”的政治角鬥帶入國會。他不僅對民主黨議員全面開火,而且對凡是他不喜歡的本黨同僚也是毫不留情。他使用的詞語包括,“病態,可憐蟲,騙子,叛徒,激進,腐敗,非美國,專制暴虐”等等。在國會大廳之上,對於金裡奇來說,沒有就事論事的聽證辯論,只有肆無忌憚的人身攻擊。在1984年5月15日金裡奇成功地挑釁並激怒了當時的眾議院議長奧尼爾(Tip O’Neill),在當晚的電視新聞節目引起全國轟動。金裡奇洋洋得意地對《華盛頓郵報》說“我現在全國聞名了。”他將每天在媒體曝光作為他政治角鬥,搶奪權力的主要伎倆。


更重要的是,在金裡奇之前,兩黨議員都認同一個不成文的傳統的君子規則。 研究國會的學者托馬斯·曼(Thomas Mann)說,當時大多數國會議員成員仍然相信制憲者對國會的想法和設計,相信在立法過程中進行真正的討論,嚴肅的審議,和誠意的妥協,他們視國會為一個神聖的機構,對國會懷有一種超越個人超越黨派的尊重和忠誠。當時的兩黨議員之間有著廣泛的私人友誼,一起乘車上下班(carpooling),一起吃午飯,一起喝咖啡,晚上一起出席社交活動,週末一起打高爾夫。但是所有這些,被金裡奇帶領他的一幫新生代共和黨議員一步一步地毒化、改變了。立法過程逐漸變成了無休止的競選和黨爭(permanent campaign, permanent war),將國會淪為赤裸裸的政治角鬥場,不再有妥協的餘地。(3,4,5)

黨派之爭:從政治要挾到政府停擺

在1994年中期選舉中,共和黨使用金裡奇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戰術反對克林頓的全民醫療保健改革,從而在1994年的中期選舉大勝,金裡奇也因此在1995年1月奪取了眾議院議長的權柄。

金裡奇當了議長之後,將其主要目標轉向克林頓總統。在通過1996財政年度預算的過程中,金裡奇為首的共和黨國會以降低聯邦赤字為名,在預算方案中對有關教育、環境、公共健康、老年醫療(Medicare)和社安保障(Social Security)等項目進行大幅度消減,而且威脅克林頓若不簽字就將聯邦政府停擺。克林頓心想,里根-老布什的12年內每年都赤字高昂的時候你們一聲不吭,導致前所未有的赤字和國債,而我主政兩年就已經降低聯邦赤字,我的預算也會繼續降低赤字,GDP在復甦,就業在增長,失業率在下降,你們這幫人現在玩的是哪一齣戲? 克林頓拒絕了金裡奇的無理要求。反覆談判未果,通過預算的法定日期時限過了,聯邦政府因此被迫關門兩次,總共27天,也就是1995年11月14日-1995年11月19日,和1995年12月16日-1996年1月6日。這是二戰之後第一次因為黨派之爭而造成的實質性聯邦政府停擺。根據白宮預算辦公室事後的分析報告,這兩次27天的聯邦政府被迫停擺導致14億美元的額外開支。聯邦政府停擺對普通民眾影響最大,比如社保老年退休金髮不出去,國家公園關閉等等。這次事件之後,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克林頓的民意滿意率大幅度上升到當選之後的最高點,也奠定了克林頓在1996年獲得連任的基礎。(6,7)

十七年之後,僅僅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故伎重演,再次以消減聯邦赤字為名,威脅奧巴馬內閣和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如果不取消或推遲實施奧巴馬醫療改革法案(2010年通過)的經費,就會迫使聯邦政府停擺,而且拒絕提高國債上限,這樣必將會導致美國無法按時支付國債利息,導致國家信用等級下降。奧巴馬和民主黨參議院拒絕了共和黨這個要求,因為看透了同樣的虛偽把戲:小布什的八年裡共和黨給富有階層減稅,將克林頓留下的盈餘反轉為赤字,留下更巨大的國債,現在卻又說控制聯邦赤字和國債非常重要,要以取消經費的方式推翻Obamacare。反覆談判未果,聯邦政府於是在2013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7日被迫停擺。根據標普估算,這次停擺使得美國總體經濟損失了240億美元。而且CBS和《紐約時報》在停擺之前的民意調查顯示,80%的公眾不贊成以聯邦政府停擺為要挾。CNN在聯邦政府恢復之後的民意調查顯示,同樣80%的公眾認為政府停擺對國家不利,50%責怪共和黨,33%責怪奧巴馬。(8,9)

在1995-1996之前,先後發生五次聯邦政府停擺,都在半天到兩天之內解決,是非實質性的。到目前為止,都是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以消減財政赤字名義強迫民主黨的總統內閣大幅度消減與普通民眾密切相關的聯邦社會計劃(social programs),否則就迫使聯邦政府停擺。

二戰之後,從艾森豪威爾到小布什,六位共和黨總統一共36年主政之中,其中24年民主黨控制了國會兩院,另外4年民主黨控制眾議院,但是民主黨從來沒有以停擺聯邦政府來要挾共和黨總統接受單方面的聯邦預算要求。(10)

類似的事例越來越多,例如奧巴馬2012年競選連任獲勝之後,推動一個類似里根的1986年移民改革法案。參議院的八位參議員(四位民主黨,四位共和黨)一起協商起草了全面的移民改革議案(S744),於2013年6月27日參議院表決以68贊成32反對而順利通過。但是到了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被共和黨的議長John Boehner一直壓著,根本就不安排聽證辯論和投票表決, 因為他知道拿出來表決就會獲得兩黨支持通過,奧巴馬就會簽署成為法律。政治權術取代了妥協合作。

為什麼有這樣的區別?這恐怕與兩黨對政府的定位有關。政府到底是林肯所說的全體民眾“民治,民享和為民”服務機構,還是利益集團之間你死我活的政治角鬥場?

事實為據,誠信為本

歷史上許多總統,包括從里根到奧巴馬,都曾經說過不實言論。但是,這些總統說謊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而且在被新聞媒體曝光證明是不真實的之後,就不會再去重複,還會承認錯誤並公開道歉。最著名的莫過於克林頓最終不得不通過現場實播向全國公眾道歉,向他的家人道歉。(11)


但是自從2016大選以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謊言時代。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最新統計,從上任到2018年10月30日,在649天內川普發佈不實言論已經超過6420次,平均每天差不多10次。眾所周知,共和黨從一開始就反對奧巴馬的全民醫療保險改革,在Obamacare通過之後共和黨在國會至少70次投票廢除Obamacare,在2017年後共和黨同時掌握白宮和國會兩院,卻依然不能得逞(眾議院投票通過廢除,但是在參議院失敗)。而且共和黨還在20個州向聯邦法院起訴Obamacare違憲,要求廢除。Obamacare的核心內容是(1)每個人都要有醫療保險;(2)低收入家庭和個人可以獲得政府補貼來購買醫療保險;(3)對於有現存健康問題的個人,保險公司不可以拒絕或者收取高昂的保險費。最近川普和共和黨看到Obamacare的支持率越來越高,FoxNews在2018年10月18日公佈的民意調查顯示有53%的支持率,於是就開始在各種各樣的場合說共和黨保證每個人獲得醫療保險,無論有沒有現存健康狀況。這是最新的大謊言。(12,13,14)

更重要的是,其他總統乃至公職官員面對新聞媒體的揭露曝光的時候,都不會反而攻擊新聞媒體是“假新聞”。因為他們都懂得這是違背美國建國理念和民主憲政原則的。

歸根到底,事實為據,誠信為本,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政黨,每一屆政府都應該堅持的底線嗎?小布什的時候的確許多人是收到幾百美元的退稅支票,但如前文所述,最富有的1%家庭在2004-2012年之間平均每年獲得的減稅福利是57萬美元,而且後來的金融危機導致經濟崩潰的代價,最後還是要由我們普通大眾來承擔。當良知底線被收買的時候,必有後患,只是遲早而已。

以史為鑑,投下您寶貴的一票

至此,我們在本系列通過大數據詳細比較兩黨主政的經濟實績,分析了經濟實績鮮明對比的根本原因,回顧了兩黨的歷史起源,演變與轉換,以及各自的競選手段和執政方式。

根據事實和數據可以觀察到多次的歷史循環,從胡佛到里根-老布什,再到小布什,共和黨主政的結果如何?由上至下給最富有階層減稅的經濟政策,通俗而言就是打雞血嗑藥丸而帶來的短期亢奮,但是導致劇升的聯邦赤字和膨脹的國債規模,正如老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誰來還?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和我們的下一代?川普的經濟執政其實是從今年也就是2018年,他的第一個財政年度才開始,要蓋棺定論至少要在三年之後,但是如前文分析,他第一年就出現了聯邦赤字和國債的急劇上升,又一個歷史輪迴的開始,前景堪憂。

然後比較民主黨的羅斯福,克林頓,奧巴馬如何收拾殘局,通過由下至上的政策讓絕大部分普通民眾增加收入,獲得基本的年老退休和醫療保險,從而促進消費,重振經濟,而且降低聯邦赤字,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共享的經濟繁榮。

中期選舉即將到來。不同的州,不同的選區,會選舉州和市鎮級別的民意代表,我們自然應該以本地區的議題來考慮如何選擇。本系列關注的是聯邦參議員和聯邦眾議員的選舉,希望通過回顧歷史事實,讓各位讀者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然後作出自己的選擇。例如,在全國聯邦一級,筆者本人最關心的議題是(1)有效的槍支管制;(2)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和(3)財政赤字和國債。因為這三個議題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和子孫後代的生命安全、生活環境和長期福祉。

尊敬的讀者,美國是一個獨特而偉大的國家,因為她不屬於某一個種族,不屬於某一個宗教,更不屬於某一個家族或個人;而且因為她建立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理念之上——人人生而平等,因為她是一個“民治,民享和為民”的民主憲政共和國。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沒有比投票更神聖的權利。

(撰文:海闊天空,編輯:“美國華人”編輯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