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2017年《第一財經週刊》公佈中國城市分級全榜單,其中顯示,太原市為二線城市。而此次的城市分級劃分評價體系有五大指標——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二線城市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在此前提下,城市樞紐(多以城市交通樞紐為主)的通達度越高,商業資源的集聚程度越高,而商業活躍度相對強,對大公司、大品牌和優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城市人活躍度和城市人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就會隨之提高或增加,而其未來的可塑性便越強。

太原作為“煤都”山西省的省會城市,儘管是曾經歷史上發展比較靠前且佔據一定地位的城市,但後受制於地形及政策的因素(一、三面環山,發展擴大不易;二、位於華北中部地區,未臨海臨邊,不易發展海外市場;三、長期以農業發展為主,經濟發展多樣化受限;四、長期挖煤造成空氣汙染較重,地下資源稀缺,農業產值下降等影響;五、國家政策及山西自身政策的滯後性等),造成太原發展相對於別的城市是相對具有遲緩性的。

但儘管太原甚至山西的發展是遲緩的,但近年來太原的發展之迅猛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其直接呈現在“太原榮升為二線城市”這樣一個結果上。

接下來,我們就以此次城市分級劃分評價體系的五大指標——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來具體分析一下太原榮升為全國二線城市的充分理由。

城市樞紐性:一個城市的樞紐發展最大程度應該是體現在城市交通樞紐上的。近年來,太原交通樞紐分別從新建地鐵、完善快速路的建設、交通路網的升級打造等方面推動太原城市交通樞紐的健全。

在地鐵方面的建設:2007年太原市城鄉規劃局啟動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工作,並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方案。在目前的方案中,共由8條地鐵交通線構成。

其中,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是最先於2016年開始建設,預計2020年底投入試運營或運營階段。2017年10月7日,太原市政府發佈消息,太原地鐵3號線、1號線一期、2號線二期工程勘察分別已於10月1日、3日、15日啟動,為正式開建作前期準備。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交通路網的升級改造:太原中環快速路的建設成為太原市區首條環形快速路。中環路的通車意味著太原建設東西山城,紓解北部老城,促進南部新城,提升中心古城有了堅實的道路通達基礎。覆蓋了太原的核心城區,大大緩解了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其預留城市發展道路駁接通道,同時大力提升了與外環路即現在的環城高速通達性,拓展了城市框架,釋放城市發展新活力。

西中環建設將南延至姚村,將成為連接晉陽湖、晉祠公園、蒙山景區等的快速化道路;南中環街主線將向西延伸,與太原繞城高速西環段直接連通;東中環北延工程丈子頭連接線(臥虎山公路至丈子頭連接線收費站附近)、北中環與東中環交叉口往北路段(北中環與東中環交叉口至丈子頭連接線)也已開始進行道路改造施工。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太原除此中環線的延伸升級外,各大路網的建設改造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其中,東峰路的建成通車,為東山片區新增了一條南北通向的主要幹道。同時定義為快速路的東山大道的規劃建設,將共同完善了東山片區路網體系,在拓展城市東部空間、完善東山片區路網體系,促進東山城中村改造起到重要意義。

而太原南城也緊跟路網建設腳步。龍城大街規劃建設龍城北街和龍城南街。待建成通車後,不僅緩解太原主城區和經濟區、機場、南站以及晉中市的快速銜接作用,將成為龍城新區板塊重要的東西向交通路網,帶動龍城新區經濟發展。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同時,2017年6月,太原市曝出長風商務區將建APM軌道交通的消息,這標誌著,長風板塊進入輕軌時代。如規劃圖顯示,APM線位置為長風西街長風商務區至西山城建森林公園,全長約3.5公里。這條高架軌道交通或成為長風西板塊的一條觀光線,與地鐵3、4號線相接。這種軌道交通一般僅在大城市中的核心位置才能見到,此番太原APM軌道交通的曝光,也再次印證了太原向全國二線城市邁進做出的努力。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商業資源集聚度:在消費領域,商業品牌選擇城市和具體的店址時,都會在針對城市當下消費力和未來潛力展開充分研究後作出理性決定,成為判斷城市商業能力的指標。

太原的商圈大體有朝陽商圈、下元商圈、柳巷商圈、長風街商圈、親賢商圈、晉陽街商圈等。長風第六館、北美新天地、萬達廣場、榆次天美杉杉奧特萊斯等大型購物廣場以及由地產商建造的海唐廣場、遠大購物廣場、中車國際廣場等等,逐漸完善以太原為中心,輻射榆次、清徐等地的大型都市圈。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城市人活躍度:城市人是構成城市活力的主體。他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消費、思考、出行和娛樂等行為,交替點亮城市的各個角落。

城市人的活躍度和城市樞紐的便捷度、商業資源的集聚度是呈現相輔相成的關係。城市樞紐的便捷、商業資源的集聚度引來更多城市人的聚集,而城市人的聚集又帶動城市樞紐、商業資源的集聚和發展。

太原榮升為二線城市,勢必將吸引更多的外來人員。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了太原外來人口每年以約10%的速度遞增。太原外來人口日漸增多的原因可以簡單歸於:一、太原屬於二線城市,壓力相對於一線城市而言比較小;二、太原發展有目共睹,未來發展潛力大。

很簡答的舉兩個今年來比較客觀的太原城市人活躍度提高的示例。一、2017年太原國際馬拉松,三萬跑友齊聚太原,跑響太原城市的發展,進一步全方位、多視角的展現出太原城市建設新形象和城市優美風光。二、2019年青運會將在太原舉行,這更是太原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的重要事件。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生活方式多樣性:·衡量城市的魅力,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它們能為城市人提供多少生活方式上的選擇和可能性。而對城市人來說,它意味著在職業發展空間以外、另一種更為綿密而持久的吸引力。

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在這裡多以餐飲多樣性、文娛消費、旅遊意願、運動積極性、消費多樣性等方面來體現。而這些大多以城市商業的發展為依託。

在這裡,重點來說一下旅遊意願這一點。城市人有自我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而城市的建設則是為城市人自由選擇城市方式提供的前提條件。

現在人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留下來去旅遊的時間少之又少。而如何在生活工作之餘很好的完成自己身心休憩娛樂的需求,那麼短途的旅遊就顯得很是重要。而太原今年全面禁煤,完成“煤改氣”工程等,近年來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成就很是卓越。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其中,作為太原市的一顆明珠,在二青會即將到來之際,晉陽湖的工程建設進度逐步加快,相關規劃公示層出不窮。近日,為推動晉陽湖西岸公園建設,需對JY-02片區局部(晉陽湖公園)地塊控規進行修編。修編範圍:東起環湖東路,南至南環高速,西起舊晉祠路,北至環湖北路。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3.72平方公里。晉陽湖公園將作為2019年青運會的城市會客廳,為全國展示太原的全面向上發展。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未來可塑性:當一個城市的交通樞紐越發通達便利,商圈集聚度越集中,城市人活躍度越高,生活方式越發多樣化,那麼這個城市的未來發展潛力是毋庸置疑的。宗其發展程度,太原未來的可塑性很高。日後的太原發展,必將從新升的二線城市努力躋身於新一線城市。

太原所有的規劃建設,無論從交通樞紐上,還是商圈集聚上,或者生態建設上等,都是太原向上發展的印證,也是太原躋身於二線城市的憑證。那麼,太原房價的未來走勢又是如何?

我想,太原躋身二線城市不斷髮展最直接的體現可以說是地產大鱷的入駐。恆大地產、保利地產、碧桂園、富力地產、陽光城集團、首開地產、綠地控股等等湧入太原市場拿地置業,帶動了太原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各種剛需房、品牌房、精裝房、別墅區、特色房等進一步推動了太原房源的多樣化發展,也最直接的將太原房產市場的價位向上拔高。

“太原躋身全國二線城市”,有什麼理直氣壯的理由嗎?

一目瞭然的,甚至在我們潛意識裡認知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一線城市的房價都是比較高的。而如果太原想要保持二線城市甚至為躋身於一線城市而不斷髮展的話,那麼最直接的呈現就是房價的日益上漲。

因而,如果說太原地產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小編覺得,可以從太原地產市場的供求兩方面來看:

需求方面:太原外來人口的增多,勢必會形成一部分長期入住者且發展成為購房者。因而太原城市人對房屋的需求或將維持或者增加,降低幅度不大。

供應方面:

1、城中村將不斷拆遷,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

2、地產大鱷不斷拿地置業,房源多樣化將進一步發展;

3、不斷湧入太原市場的地產商越來越多,或將形成小幅度競爭;

4、從萬科簽約清徐城中村拆遷項目來看,地產品牌商將逐步形成以太原為中心,周邊市縣為輔的地產圈;

5、房價在政府的宏觀調控及房產市場的發展下,將大體呈現穩中向上的發展走勢。

6. 永遠不要等房價降下來再買房,這種小概率事件的發生畢竟是小數,甚至為零概率。

太原城市全方位的迅猛向上發展,提高的不僅是太原文化經濟的蓬勃,城市綜合實力的向上,更是對我們這些太原城市人自身發展的考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