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瀾微電子:打破進口神話 讓「國產芯」走向世界

一顆小小的芯片,其中蘊含的技術含量鮮有人知。

長久以來,我國集成電路芯片一直高度依賴進口,中國企業苦於沒有機會能勝過進口企業。杭州有一家技術公司規模不大,卻成功打破了“進口神話”,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芯片。

短短7年時間,華瀾微電子已經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商業密碼定點單位、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等多項資質,業務覆蓋全球70%市場。2015年,華瀾微電子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十年磨一劍 開發國內第一顆硬盤控制芯片

據杭州華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付建雲介紹,華瀾微電子由5位聯合創始人一同創立,領頭人是駱建軍博士。

駱建軍博士曾在硅谷創業,參與創立和領導了多個美國硅谷的芯片公司,在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有二十多年的工程及管理經驗,擁有40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

早在2003年,駱建軍博士就敏銳察覺,一個新的產業更替即將開始,數碼存儲將全面取代膠捲產業,他毅然從美國硅谷回國創業,開發出了數碼存儲卡控制芯片,及時抓住了產業更替的機遇。

2011年,一個更大的產業更替機會再次來臨,眼見固態硬盤將逐步替代傳統機械硬盤,成為未來新型的存儲主流,華瀾微電子就在蕭山應運而生。

十年磨一劍,想做到真正的技術創新並不容易。2013年,駱建軍團隊自主設計的中國第一顆固態硬盤(SSD)控制芯片、第一顆嵌入式微硬盤eMMC控制芯片正式上線,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這項成果成功實現了我國在固態硬盤控制芯片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首次掌握了產業化製造計算機硬盤的核心技術,打破多年來的國際壟斷。

“當時我們推出這個產品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付建雲說,傳統機械硬盤的環境適應性很差,當某些設備在振動運轉或在具有加速度的運行環境中,因磁頭不能穩定定位,傳統機械硬盤會被鎖定,難以讀出系統數據,導致後臺系統無法搜索設備。而採用華瀾微電子研發的這顆芯片製造的固態硬盤,可實現全電子化存儲,在設備運轉過程中固態硬盤還可持續工作。

付建雲表示,固態硬盤控制器是一顆超大規模的片上系統(SOC)芯片,技術含量很高,全球擁有此項技術的公司寥寥無幾,華瀾微電子是國內唯一一家真正實現了存儲控制器芯片規模國產化的公司。

從芯片到雲存儲服務器

助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國產化”

在存儲控制器芯片領域取得突破後,為了實現電子信息大數據存儲產業“自主可控”,華瀾微電子正努力研發開拓新型加密雲存儲服務器技術。

付建雲說,目前華瀾微電子內部研發人員佔比70%以上,每年的研發成本高達幾千萬元。

在雲存儲服務器研發方面,華瀾微電子致力於磁盤陣列控制器核心芯片的研製,這顆芯片是搭建大型數據存儲設備的關鍵,可將成千上萬的電腦硬盤通過複雜技術組合成一個龐大的數據存儲設備。

“這項技術是大數據存儲的關鍵,全球市場都被美國兩家企業所壟斷。”付建雲表示,國內的大數據存儲設備企業,之前也需要向這兩家企業採購這種關鍵芯片,產業命脈掐在別人手裡。

如今,華瀾微電子已經成功開發出第一代產品,應用於自主開發的大型雲存儲服務器內,現正在緊張進行第二代的研製。

去年12月,華瀾微電子正式取得了中國運載火箭設計研究院核發的合格供應商資格,除了為中國運載火箭設計研究院提供芯片和集成電路技術解決方案外,華瀾微電子還為其提供數據雲存儲服務器,有效替代了依賴國外進口的被動局面。

付建雲透露,今年華瀾微電子已與美國一家大型公司合作,研發最新的雲存儲服務器業務,一旦成功,公司明年將迎來業務爆發期。

此外,華瀾微電子將在杭州蕭山建設一個超過20000平方米的數據存儲和信息安全產業基地。作為未來安全信息存儲國家級研發中心,該產業基地將以集成電路、數據存儲和信息安全為核心,打造浙江省信息存儲和數據安全的產業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