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峻縣:江河鎮在奔跑中化繭成蝶

青海新聞網訊

1

“幾年前,我們村上住的都是土坯房,土路走了大半輩子,牲畜動不動就被野獸叼走。”如今的天峻縣江河鎮莫合拉村和賽爾創村不僅水泥路隨處可見,村民還住上了磚瓦平房,牲畜也有了自己的幸福窩,鄉親們再也不用擔心牲畜的安全了。從貧困村蛻變成家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高原美麗鄉村,畫出了一幅壯麗的“秀美江河”圖。

“自全州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江河鎮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來抓,嚴格落實‘1+10+8+3’政策體系,實行鄉鎮幹部包村制,實現了73戶18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2017年年底,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9200元,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江河鎮黨委書記董佔元說起這些滿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黨建如何帶動脫貧,怎麼讓大夥兒脫貧?”這是沒脫貧前擺在江河鎮黨委面前的難題,作為“大家長”,董佔元率黨委成立了“家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對致貧原因和發展出路深入調研,立誓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我們發現,一些貧困戶之所以貧困,主觀上存在很多問題。”自身發展能力不足、文化水平較低、缺少技術等嚴重製約了江河鎮的發展,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脫貧摘帽就是一句空話。江河鎮黨委副書記尕瑪扎西對記者說:“找準了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我們因地制宜制定了《黨員承諾“家長制”工作實施方案》,以村為單位劃分8個工作小組,研究和解決建檔立卡戶實際困難問題。全鎮148名黨員與鎮黨委簽訂《黨員與建檔立卡戶承諾書》,著力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先鋒模範作用。”縣交通局公路運輸管理所王長洪積極協調幫助貧困戶卓瑪家解決了40平方米的扶貧住房,送去慰問金、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合計3000餘元。“很感謝王長洪對我的幫助,都不知道說些什麼感謝的話才好。”卓瑪用不怎麼流利的漢語感激地說。除此之外,江河鎮黨委還積極發揮4357萬元金融扶貧貸款撬動作用,持續改善牧區基礎設施。目前5家縣直相關單位黨組織與各村社黨支部確定結對幫扶關係,實現各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結對幫扶全覆蓋,不斷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對貧困戶生產生活困難給予了極大幫助。

2

51歲的索南加一家老小世代居住在結勝村,他見證了村子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前沒事大家就坐在自家的門墩上聊家長裡短,曬太陽,一天沒啥事幹,身體還得不到鍛鍊,如今健身器材有了,空氣也好了,身子骨兒也比以前好太多。”江河鎮結合州委書記黨建項目、整合扶貧項目資金,為各村新建了村級陣地綜合辦公服務場所,還配套實施了健身器材、周邊環境整治和亮化等項目。2017年,江河鎮利用下達的精準扶貧資金4357.9萬元,實施城鎮改造升級和各牧業社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畜棚224座、房屋175套、建設水井10000米,城鎮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投資380.7萬元用於城鎮美化、綠化、亮化,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項目扶持。

“要是這條路能硬化就好了。”這是莫合拉村黨支部書記達日排以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幾年來,這條27公里的土路成為村民的一塊“心病”,大夥兒做夢都想著硬化。無奈缺少資金,土路仍然是土路。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江河鎮修建通村道路266.5公里,村村通覆蓋率達到100%。董佔元介紹,“我們不僅針對道路建設,我們還加大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現了牧區安全飲水全覆蓋,現在貧困戶也用上了太陽能,2016年還投資860萬元,用於索德村冬季草場電網改造項目,解決33戶105人用電問題。”

在產業發展促增收方面,江河鎮賽爾創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小紅最有發言權,“我養了300多隻羊,帶動貧困戶養了20多隻,還給他們提供幼崽、飼料、銷路,是黨員就要帶好頭嘛。”今年江河鎮依託生產發展實現了脫貧摘帽。2016年將符合條件享受資產收益的貧困戶12戶30人的資金19.2萬元整合使用到縣精準扶貧產業基地,每年產生8%的效益。通過產業資金壯大村集體經濟,共落實產業發展項目資金330.5萬元,目前項目已全部實施完成。茶果爾村利用產業發展資金21.75萬元購買母犏牛43頭,承包給合作社,每年產生20%的收益全部歸村集體所有,今年起村集體經濟年固定收益4.35萬元。

利用政策兜底實現脫貧。將73戶18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範疇,覆蓋率100%。依託生態補償實現脫貧。牧戶每年每人享受國家草場補助獎勵金5340元。舟東村80歲的低保戶也新措家裡只有她和年幼的外孫女,沒有勞動力,生活非常困難。由於每年享受國家草場補助獎勵金10680元,通過生態補償增加收入,生活得到了很大保障。落實醫療、養老救助政策實現脫貧。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免六減、四優先、十覆蓋”醫療救助措施,將建檔立卡180名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保範疇,全部實現參保。通過技能培訓實現脫貧。通過“雨露計劃”,使貧困戶學會一技之長,為自主創業打下堅實基礎。發展教育實現脫貧。積極落實教育優惠政策,15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靈活就業創業實現脫貧。現有草原和森林管護員、公益性崗位共計106人,發放工資平均每人每月1200元以上。

如今,江源鎮化繭成蝶,鎮容鎮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戶信心百倍、仰首闊步朝著致富的目標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