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要盛讚中國開放惠及全球:「中國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外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11月5日稱讚中國架設了“通向未來的橋樑”,有助於在保護主義和貿易戰充斥國際議程的當前形勢下,促進經貿合作。

據埃菲社11月5日報道,拉加德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了上述言論。她指出,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拉加德強調,40年前,中國通過改革開放架設了通向世界的橋樑,目前正在通過“結構性改革”架設通向繁榮的橋樑。中國的改革尋求從基於出口的經濟模式向基於國內消費的模式轉變。

拉加德再次呼籲“努力緩解當前的貿易爭端”,以便“修復而不是破壞我們的經濟體系”。她指的是美中之間的貿易戰。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也發表了類似言論。他稱讚中國的經濟開放道:“這給所有人上了一課。貿易有助於在世界各地創造就業機會。通過發展貿易,我們可以做到包容性和經濟增長兩者兼得。”

另據俄新社11月5日報道,IMF總裁拉加德11月5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說,中國的經濟改革不只改變了本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改變了整個全球經濟。

她指出:“40年前,中國開放經濟、促成改革的大幕拉開,著手架設通向世界的橋樑,改革改變了國內外數以億計民眾的生活與境況。中國通過貿易、艱辛勞作、向他人取經,不只實現了自身的轉型,也改變了全球經濟。”

在她看來,中國正通過從投資和出口型增長向以消費為驅動力的增長轉變,以此搭建通向繁榮的橋樑。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則呼籲找到新增長點,形成互利合作的開放空間。出席進博會開幕式的梅德韋傑夫稱,貿易的基礎應當是自由競爭以及商品、工作與服務自由流通原則。他表示:“我國和中國遵循的正是這種立場。我們對中國同仁以長期夥伴關係和建立對所有參與者有利的貿易關係為目的表示歡迎。”

梅德韋傑夫指出,近年來中國“不但是世界工業品工廠,而且成為龐大的成品消費市場,投身其中對任何國家、任何跨國公司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此外據塔斯社11月5日報道,世界銀行行長金墉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個別國家的保護主義措施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金墉說:“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因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採取同樣舉措。在投資者信心動搖和投資縮減的情況下,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會感受到負面影響。”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開幕。這項盛事有望成為中國年度大事之一,北京高度重視這項意在彰顯中國願意繼續推進對外開放政策的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