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水:風水地理三大名師:楊筠松、賴布衣、劉伯溫你可了解?

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後人也稱為“楊救貧”是唐代人,他可謂是風水巒頭形勢派的祖先。在楊筠松之前的三國時期的風水鼻祖大師郭璞,以河圖洛書推演為主的理氣派。到唐代後楊筠松推廣的巒頭形勢後,這時出現了風水兩派(形勢派與理氣派),在唐代時期風水還是以理氣派為主,只要不合理氣派的基本巒頭形勢再好也會被否認掉。

唐代時期楊筠松著有《撼龍經》、《疑龍經》、《三十六龍》、《葬法倒杖》。

學風水:風水地理三大名師:楊筠松、賴布衣、劉伯溫你可瞭解?

楊筠松

到宋代後,賴布衣【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自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得到了楊筠松巒頭形勢派的真帝,開始遊歷祖國大地,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搞強,留下了神話般的傳說,”風水大師“名聲不脛而走。賴布衣著有《青烏序》剛剛脫稿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後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還有傳說孫中山先生的祖墳也是賴布衣堪定的。後來賴布衣看破紅塵,遁隱山林,長與青山白雲為伴,不見其蹤,更有傳說賴布衣已得道昇仙。

學風水:風水地理三大名師:楊筠松、賴布衣、劉伯溫你可瞭解?

羅盤

到明朝時期,風水巒頭形勢派可謂一邊倒,可謂不合巒頭形勢的風水,理氣在好都會被否掉,特別以劉伯溫為代表【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

劉伯溫對風水的瞭解可謂是到了可用文字記載描述的時代,也把風水推到了頂盛時期。

學風水:風水地理三大名師:楊筠松、賴布衣、劉伯溫你可瞭解?

劉伯溫之墓

可能由於風水太明文化後,可能這就是風水上說的物極必反的意思吧,從明朝時期就開始出現有斷龍脈風水之說了。到清朝時期更是嚴重,慢慢的風水書就只能在少部分人那裡才能找得到了,也因此斷劉伯溫風水明文之後,也在無出現過真正的大風水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