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想打造自動駕駛晶片帝國

“尋找下一個改變世界的突破點”,這句話並非廣告語,芯片

巨頭英特爾一直在努力著。49年風雨歷程,英特爾才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同時也是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產品的領先製造商。在英特爾萬餘件產品中,有幾個重要的里程碑產品,這些產品影響了全球整個IT產業的發展,成就了無數IT界精英。但是最近,這家被國際公認的老牌芯片巨頭,卻出人意料的執行破釜沉舟的轉型計劃。

猶記得,近日不久,英特爾才發佈新一代滿足遊戲玩家需求的酷睿處理器芯片,發佈之後,這位曾經的PC端芯片巨頭突然宣佈,在未來,英特爾的重心將放在自動駕駛芯片上,並表示花費超2200億元,這項舉措,表明英特爾決定通過併購填補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空白。

英特爾全面打造自動駕駛芯片帝國

汽車產業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汽車將成為下一個智能平臺,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和智能手機相比,汽車未來所需的芯片數量更多,難度更大,功能更繁多,涉及到的商業生態也更復雜。毫無疑問,汽車產業未來將會是全球半導體巨頭們角逐的焦點。

按照英特爾的規劃,其2020年量產的自動駕駛芯片EyeQ5系列的製程是7納米。但是隨著半導體制程工藝逼近極限,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英特爾的10納米芯片將在2019年實現量產,與此同時,自動駕駛芯片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據預測,到2020年,一輛汽車將使用1000顆芯片。巨大的需求讓車用芯片成為新戰場,除了英特爾之外,高通、英偉達、恩智浦、德州儀器、ARM等芯片巨頭也都虎視眈眈。

英特爾正式進入自動駕駛芯片領域的時間並不算太晚,早在2016年,英特爾就開始收購自動駕駛相關的公司。

2016年,英特爾相繼收購了計算機視覺公司Itseez、人工智能初創企業Nirvana Systems、計算機視覺處理芯片公司Movidius,此外,在2016年10月,英特爾和東軟還聯合研發出了SDC平臺解決方案——C-AIfus,這個解決方案融合了虛擬化技術,採用大尺寸高分辨率的觸摸屏,可通過車內外的互聯互通技術與其他多個平臺無縫鏈接。

英特爾想打造自動駕駛芯片帝國

全球IC採購網:www.qic.com.cn

11月底,英特爾將汽車團隊從物聯網團隊中剝離,成立ADG,由此前執掌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的老將Doug Davis擔任主管。成立ADG沒多久,英特爾就在2017年1月,英特爾收購了高精度地圖公司Here 15%的股份,並於CES上推出了“Intel Go”平臺,該平臺包括兩種版本的自動駕駛車內開發平臺、智能駕駛5G車載通信平臺和智能駕駛軟件開發工具包。

Intel Go中使用的凌動系列處理器能夠支持虛擬化、並無縫支持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數字儀表以及車載導航儀等多個高清屏幕的使用和互動,而定位於服務器市場的至強處理器,能夠支持較大的併發連接數和數據吞吐量,從端到雲。而應用於英特爾SDC的Apollo Lake平臺,有出色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支持多個獨立高清顯示屏,連接汽車上的其它傳感器和攝像頭後,原來用於車載信息娛樂或數字儀表的相同模塊也可以用於ADAS中。

這些都表明,近幾年在移動智能時代表現不佳的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押注。查找芯片就到全球IC採購網:www.qic.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