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空留白馬嘯西風

射鵰英雄駕鶴去

有人曾問過金庸,“人的一生要如何度過?”老先生回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如今,在這個離別的十月,他真的離我們而去了。

2018年10月30日,新派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金庸 (1924.3.10-2018.10.30),原名查良鏞,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55年,30歲的查良鏞以“金庸”的筆名,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從此踏上了武俠小說的創作之旅,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武林泰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年輕時的金庸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外加一部《越女劍》。14部作品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注:《越女劍》是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

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人生苦短,歲月無情,誰的人生都抵不過歲月的無情。問起自己對武俠和金庸最初的記憶,總有零碎的片段閃現腦海間,憶起兒時經常在放學後就蹲在老式電視機前偷偷的看笑傲江湖,一到父母快要下班的時候,就趕緊的把電視機關掉,拿著風扇將電視機吹一吹散熱之後便拿起書本裝模作樣。記憶最深的莫過於鹿鼎記了,因為每到暑假的時候很多的影視臺都會重複播放這部劇,每次都是在看到韋小寶跟九個老婆打打鬧鬧的時候開懷大笑,還會模仿電視情節苦學金庸招式與小夥伴們打打鬧鬧,想學著劇中人物,煮酒論英雄,仗劍走天涯。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曾有過一個武俠夢。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金庸的作品所表現的深厚意蘊確非古龍、梁羽生所能及,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

2018年10月30日,他真的永遠退出了江湖,那個一直笑稱“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這次,是真的走了。

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未來。往後餘生,江湖無大俠。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你瞧這些白雲 聚了又散 散了又聚

人生離合 亦復如斯

《神鵰俠侶》讓我懂得了在相愛的人眼裡,彼此都沒有老去,只有長大。原來,愛是希望對方幸福的心。

《雪山飛狐》告訴我們,功名利祿,皆為浮雲。時尚最寶貴之物,乃是兩心相悅的真正情愛,決非價值連城的寶藏。

《倚天屠龍記》讓我們明白,喜歡就爭取,盡人事之後,我才願意聽天命。

《天龍八部》讓我們懂得了正邪並不是截然兩立,黑白也不是渾然分明。

關於死亡,金庸一開始也是教我們要學會豁達。

《射鵰英雄傳》裡寫:凡人有生必有死,生固欣然,死亦天命。

《天龍八部》裡寫:人生在世,去如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神鵰俠侶》裡寫: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斯人已逝,老爺子的作品仍然熠熠生輝,帶給一代又一代江湖兒女,生生不息的溫暖。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金庸|武俠少年郎,不枉夢一場

趁青春正好,願你與愛人長相廝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