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爲運氣好 踩雷後依然堅持投P2P

最近幾周,跟大家分享了幾個跟投粉絲裡面的一些投資故事。

不同的投友對於他們的投資策略都有自己的見解。

有的人認為雷潮中還敢加倉這種行為肯定是編出來的,有的人認為幸運躲過雷潮之後堅持薅羊毛的行為不應該出現在像跟投這樣正能量滿滿的地方。

不應該提倡這些刀尖舔血的操作。

當然了,還有更多的聲音,你不說,跟投君也能猜到。

“雷潮不睬雷?要麼就因為運氣,不然就是跟投出來忽悠人了。”

難道跟投粉絲裡面都是些投資大神,投過的就不睬雷了?

“我這次雷潮啊,也就中了兩個雷,還有一個已經穿透成36個月的債權了,我也懶得去看,就放在那裡吧,總的來說,運氣還是不錯的,踩了2.5個雷吧”

這是D君在訪問中跟跟投君說的第一句話。

一開始,跟投君有些愕然。從D君的口吻中,跟投君看不到太多的糾結難過。莫不是家裡有礦?

D君,網貸投資經驗3年,從2015年開始一路走來,見過e租寶,踩過雷。但是也是某知名平臺的忠實粉絲,從發展初期就一直在投,至今已經有大頭資金在該平臺裡,並且還會打算一直復投。

和大多數投友一樣,D君在初期也是一名羊毛黨,但是在發生了一些事情之後,D君慢慢發生了改變。

1三年網貸碩果

目前為止,D君3年裡陸續在P2P投了100萬左右,算上一些踩雷的損失但也有從羊毛頭或者是返利平臺獲得的收益。已經大概有18的收益。

也就是說,截止到今年為止,D君從P2P的紅利期走來,已經賺了18右的收益。

(跟投君缺的是對收益的想象力嗎?我缺的是那100萬呢!)

不過對於一名老司機而言,能夠賺取18萬左右的收益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坦白講,我算是半個羊毛黨,在認識到跟投之前,我最常瀏覽的就是網貸ZJ和網貸TY了,那時候還是2015年底左右吧,通過朋友的推薦,我就知道了這些渠道。那時候真的是熱鬧啊,幾乎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多新平臺會出現在這些網頁的返利活動裡面。”

“那個時候最誇張的時候能看到一些年化60%的短標,而且平臺真的是五花八門,當時已經有些閒錢了,對於新鮮事物比較好奇,於是就從那時候開始投著點來玩了”

跟大部分在紅利期上車P2P的投友一樣。D君也是在P2P快速增長,平臺大肆在外圍渠道放羊毛的時候接觸到P2P併成為投友的。

2無知無懼,獨吞苦果

而且跟很多人一樣,無知者無懼,D君剛開始接觸網貸的時候也是一名高收益的追求者,年化低於40%都覺得低。

“一開始呢,由於也不太懂,所以看到那個眼熟,那個比較高,就投個1,2萬進去試試水了,那時候收到幾百的返利之後,心情真是美滋滋啊,跟撿了錢一樣。”

“不過看到那些返利那麼高之後,還是慫的,所以前期也不敢投太多進去了。直到有一次一個60%年化的3月標直接雷掉了。”

“還是到期了2個月之後才發現的,那時候網站也打不開了,也沒有現在的所謂維權。只能苦笑一下吞下那2萬塊的損失了”

“不過就是這次之後,我就吸取教訓了,一些名字太山寨的,或者是太高返利的,我也不敢投了,自己也會慢慢去研究一下P2P到底是個怎麼樣的。”

作為新手,不踩雷的投資者,真的是實力跟運氣完美結合才能出現的情況。

很顯然,D君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在16年的那波雷潮裡不幸踩雷。不過也就是那時候開始,經一事長一智的D君開始認真地對待P2P投資。

3重新出發,改變策略

“一開始肯定就是看著網站上的文章了,然後看到一些有投資想法的平臺就會先自己去平臺官網看看投資的標什麼的,至少弄清楚是個搞什麼的平臺,我投的錢都是借給怎樣的機構或者是產業,這個還是要弄清楚”

“同時我也不像一開始那樣,看到哪個順眼,動動手指頭就上車,結果到後面都投了接近十五個平臺。管理起來累人啊”

“我就選了一些返利力度屬於正常的,而且平臺業務也算是比較正常的平臺來進行投資。車貸是我那時候覺得比較靠譜的業務,畢竟啥都是虛的,有個車在那裡,就算不還錢,還能把你車拖了,賣了之後總能把錢還上,對吧?”

車貸,在郭嘉沒有掃H除惡,大力打擊催收之前,對於大部分平臺和投資人來說真的是一塊香餑餑。

平臺只要做好貸後催收基本就能解決壞賬的問題,而對於投資人而言,那時候很多車貸都會在第三方返利放出大量的羊毛。

平臺賺錢,投資人賺錢,拖的是借款人的車,雙贏的局面。

“那時候微貸網的收益還不錯,加上體驗也挺好,於是我就開始不斷復投了,畢竟老是盯著那麼多平臺也累啊。”

“幸運的是,這家平臺也算是不負我的信任,後面越做越大了,收益肯定不如以前了,不過我那時候也是選擇了一些中長標,在利率高的時候就鎖定收益了,所以其實影響還好。最近好像還聽說要上市還是啥的。”

不得不說,投之家的事件雖然帶來一段第三方的至暗時刻。但是依然有不少平臺憑藉第三方讓自己的業務得到開展從而成長為現在的優質平臺甚至是頭部平臺。

這一點來看,D君確實是運氣不錯。

4雷潮啟示,進中有穩

“徹底影響我的還是e租寶的事情吧,那時候新聞鋪天蓋地的報道,讓我真實認識到了這個行業的風險,現在想想還是有點後怕的。”

“不過那時候其實已經賺了一些收益,於是我轉換了一下策略,對於一些新增的平臺,我基本都是用收益去擼了。”

“基本上就是一個平臺1,2萬,擼個羊毛能夠安全下車就行了,也不貪心,收益到手了,就把80%復投進去,剩下的20%,就作為我的本金放在微貸網和其他幾個我覺得比較穩的平臺了”

“也就是這樣慢慢滾起來,加上我也會趁著一些重倉平臺有活動的時候復投一些進去,所以這本金也是慢慢高起來了。”

“雖然有一定風險,但是能薅的羊毛,我還是會適度薅的啦,看到那些4,50的年化,心癢難耐啊。就從收益裡面投,真的雷了,也不心疼,本金和大頭資金安全就行了。”

作為一名從高收益時代走來的投資者,能夠完全控制住貪慾顯然不太現實。

但是像D君這樣能夠貪婪中帶點理智,或許這就是他三年賺得收益甚至現在依然在投的原因吧?

5雷潮後的反思

“但是雷潮的影響還是很挺大的啊,其中一個還是我之前看著是車貸,而且返利也高的平臺才去嘗試的。哎,沒想到啊,一下子就要穿透了36個月的債權了。說是為了合規,我也不抱太大希望了。”

“另外兩個平臺總共雷了2萬吧,坦白講。如果那些小平臺再出問題,雖然傷不到肉,但是還是心疼的啊。”

“不過現在看來已經平息了,只要保持這個狀態,今年總體來說還是賺的呢,運氣還不錯!”

D君在訪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運氣好,躲過了慘重的損失。不過在跟投君看來這仍然是一次清楚風險,進行分散投資從而賺取收益的案例。

當然了,像D君這種用收益繼續投的不是少數,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控制住每次看到高收益的那種貪慾呢?

用收益復投,看似簡單,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可以不斷從失敗中成長呢?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這個幸運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