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基於工程實例,從以下八個方面圖文解讀電氣安裝工藝控制標準:

一、盤、臺、開關櫃安裝

二、電纜橋架施工

三、電纜敷設及接線施工

四、架空線及設備跳線施工

五、電力變壓器安裝

六、電氣母線安裝

七、防火封堵施工

八、成品保護意識

一、盤、臺、開關櫃安裝工藝控制標準

1.1按設計圖紙並根據廠家資料、尺寸誤差要求製作盤底座。

1.2立盤的工藝標準應符合設備廠家要求。

盤櫃位置偏差校正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盤櫃基礎與地面標高差一致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1.2.1盤、臺底座連接接地地網、盤、臺接地採用接地箱單點接地。

盤櫃接地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1.2.2盤、臺立好盤後,必須包好防止盤內進灰塵,運行中燒壞卡件。

主控電子櫃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子設備配電櫃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6KV手車式開關櫃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汽水分析站人工取樣盤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二、電纜橋架施工工藝控制標準

2.1根據設計院圖紙、電纜敷設清冊及現場情況確定電纜橋架的路徑、位置、層數、規格。

電纜橋架安裝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2.2支吊架一般直接焊在預埋件上,無預埋鐵可用膨脹螺栓固定。在鋼結構上可直接焊接固定,安裝好後應對焊接部位補刷油漆。電纜支架應有明顯接地且接地良好。

支吊架焊在預埋件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支吊架用膨脹螺栓固定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支吊架在鋼結構直接焊接固定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2.3電纜支托架固定螺栓穿嚮應統一、橫平豎直,同一層的託臂在同一水平面,其高低差不超過±5mm。

電纜支架各層之間的距離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三、電纜敷設及接線施工工藝控制標準

3.1電纜預埋管埋設

3.1.1採購國標鍍鋅鋼管,壓制彎頭時採用專用液壓彎管機,保證電纜預埋管彎管質量。

3.1.2在電纜溝道模板安裝前完成電纜預埋管埋設施工,避免因電纜溝道鑿孔埋管影響土建施工質量。

電纜預埋管埋設施工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1.3電纜預埋管埋設除了按圖施工,還應考慮設備接線的實際位置,使電纜預埋管埋設一次到位,避免因埋管位置偏差影響電纜引上線的美觀。

整齊美觀的電纜預埋管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1.4電纜預埋管埋設高度應基本一致,垂直度偏差≤2mm;除了同一位置電纜預埋管要求成排佈置外,同一行和列的電纜預埋管埋設也要求成排佈置,整齊規範。可以通過連通管或水平尺保證管口高度一致,採用拉線方法保證電纜預埋管行和列成排埋設。

整齊美觀的電纜管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電纜敷設

3.2.1電纜敷設前進行電纜走向的總體策劃,電纜敷設應按設計路線,同一路徑的電纜統一敷設,最好能繪出走向斷面圖,即通過某一點有多少電纜通過。同一通道內的電纜應避免交叉。

電纜敷設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2根據規程規範高低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按由上而下配置。

3.2.3電纜敷設區域的溫度不應高於電纜的允許長期工作溫度。電纜與管道保溫層外表面平行敷設時其間距大於500 mm,交叉時應大於200 mm,無法達到時,應採取隔熱保護措施。

3.2.4電纜從電纜架引出採用開孔器開孔,安裝電纜管燒焊固定,用阻燃軟管接頭連接。不用軟管接頭,保護管端用熱塑管熱塑。

電纜從電纜架引出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5電纜敷設施工過程中先臨時綁紮,等同一路徑的電纜敷設完畢後再作統一整理固定使其整齊美觀,電纜牌不應夾在電纜中,應扎牢並排列在電纜外側。

電纜敷設整齊掛牌美觀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6電纜綁紮固定採用綁紮帶編織和夾件壓接(即加工專用的電纜成排熱鍍鋅固定夾和定購鉤型螺絲,用以固定電纜)相結合的方法,使電纜成排分層佈置,橫平豎直,整齊美觀。

電纜綁紮固定採用綁紮帶編織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纜綁紮固定採用夾件壓接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7對於控制電纜間的電纜,按上述要求外,在電纜引上線至控制盤底應整理成圓束,彎曲圓滑,彎曲半徑一致且符合規範要求,對於櫃盤下引上線較多的,可在電纜夾層間,增加垂直電纜橋架,使電纜引上線排列更整齊美觀。

控制電纜敷設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8搬運電纜時,不應使電纜鬆散,電纜盤應按電纜盤上箭頭所指示方向滾動。

3.2.9在下列地方應將電纜加以固定:

3.2.9.1垂直敷設或超過45°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上,橋架每隔2m處。

垂直敷設的電纜固定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9.2水平敷設的電纜,在電纜首末端、轉彎及電纜接頭的兩端處。

水平敷設電纜固定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2.10機械敷設電纜的速度≤15m/min,牽引強度不大於7kg/mm2,嚴防電纜受機械損傷。

3.3電纜接線

3.3.1電纜敷設後兩端製作電纜頭,用塑料帶纏緊,然後使用熱縮管熱縮,鎧裝電纜,其鋼帶要用包箍紮緊。

電纜頭製作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3.2屏蔽電纜、導線、補償導線的屏蔽層均應按設計或廠家要求接地。

3.3.3引入盤、櫃的電纜應排列整齊,編號清晰,並固定牢固。

屏蔽接地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纜固定採用分層方式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纜固定、電纜頭製作及電纜牌掛設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盤櫃內綁紮橫檔,兩層電纜頭之間 均勻、整齊、美觀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纜標識牌的製作及掛設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3.4控制電纜頭製作長短一致,鎧裝電纜在進入盤、櫃後,鋼帶接地。

電纜鋼帶接地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3.5控制電纜做頭後,電纜芯線拉直,排列整齊,綁紮距均勻,間距為100~120 mm,應按垂直或水平有規律地配置,備用芯長度應留有適當餘量,二次接線線芯彎曲弧度一致,接線膠頭長短一致。多股線芯壓線鼻子,線頭露出鼻子0.6~1 mm。

電纜芯線拉直,排列整齊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3.6挑選接線工藝好的接線工負責工程的接線施工,施工前對接線工進行區域分工和技術交底,使接線施工在工藝風格上一致。特別注意控制樓盤櫃內的電纜接線工藝,安排技術一流的接線工負責該部分接線工作。

3.3.7電纜線芯連接牢固,並預留有足夠備用長度,線芯彎曲弧度整齊一直,電纜備用芯統一預留至端子最高處。電纜芯引上部分成排佈置,綁紮帶整齊均勻。

線芯彎曲弧度整齊一致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3.8電纜線芯膠套頭編號用電纜膠頭專用打印機打製,長度和套入方向一致。

電纜膠頭專用打印機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纜膠頭安裝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3.3.9電纜牌打印要用專用打印機。

電纜牌專用打印機

3.3.10電纜接地線統一引接,編織成辮子狀,壓接接線鼻子連接在接地銅條上。

電纜接地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盤櫃內同一走向電纜線芯應綁紮成一圓把,經綁紮後的線束及分線束應做到橫平、豎直、走向合理,整齊、美觀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熱縮套管顏色應統一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四、架空線及設備跳線施工工藝控制標準

4.1架空線及設備跳線架設施工中首先要做好放樣測量工作,同一檔或同一列的架空線或設備跳線同時統一放樣,設備跳線放樣採用“本線模擬法”。由同一有經驗的架線工採用馳度板觀測法測弧垂是否統一併在設計範圍內,同時要考慮季節和溫度因素。三相鋼芯線拉好後統一觀測。

三相母線的馳度整齊劃一規範美觀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4.2同一檔或同一列的架空線及設備跳線所用的導線應儘量同時統一下料或在同一環境溫度下下料,下料時還應考慮到金具的尺寸及金具壓接後尺寸的變化。

4.3導線壓接由同一組有壓接經驗並持證的壓接工施壓,在正式壓接前按規程做好壓接試件,在試件通過拉力試驗合格後才可以實施正式壓接施工。在壓接試件過程中還要記錄好導線壓接後金具和導線尺寸的微小變化情況,並在下料時考慮這些尺寸變化。另外,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同一壓接機具和保持同一種壓接方法。

金具與導線連接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4.4設備跳線要避免生硬彎曲,彎曲部位要滑順,跳接導線特別是T接導線沒有明顯受力過大現象,呈懸鏈狀,自然順暢。

跳接導線特呈懸鏈狀,彎曲部位滑順自然順暢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4.5架空線不得有扭結、松股、斷股及其它明顯的損傷或嚴重腐蝕等現象,金具表面無裂紋、傷痕、砂眼、鏽蝕、滑扣等缺陷,鍍鋅層完好無脫落,同一檔母線馳度及引下線垂直度一致。

4.6在施工場地上鋪上一層彩條布以保護導線不受損傷及保持導線的潔淨。

架空線安裝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五、電力變壓器安裝工藝控制標準

5.1基礎軌道水平誤差<3mm,中心偏差<5mm,每點墊鐵≤3塊,焊接牢固,軌道兩點接地。

5.2變壓器本體橫向中心偏差≤20 mm,滾輪轉動靈活,滾輪制動器裝配牢固。

基礎軌道水平誤差滾輪轉動靈活,滾輪制動器裝配牢固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鐘罩外殼與油箱下部接地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5.3變壓器鐘罩外殼與油箱下部接地不少於2點。

5.4變壓器本體接地取主地網不同地點進行兩點接地。

5.5鐵芯、線圈完好,絕緣墊塊密實無鬆動,油路無阻塞,絕緣層包纏均勻緊固,壓釘緊固良好,防松螺母鎖緊。

線圈完好,絕緣墊塊密實無鬆動,絕緣層包纏均勻緊固,壓釘緊固良好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5.6分接開關引線正確牢固,接點清潔有彈性,塞尺塞不進(0.05×10mm),切換裝置位置指示正確,轉軸操作均勻靈活。

5.7有載調壓裝置一定要嚴格按照廠家說明書執行。

5.8器身箱底無汙垢雜物,鐘罩防磁隔板緊固,法蘭對接平正,螺栓緊力均勻一致。

5.9套管外觀無傷痕、裂紋、掉瓷、油位在油麵線上,無滲漏。均壓罩內無積水塵土,連接緊固。

5.10套管安裝密封膠圈壓縮均勻一致,無滲漏,油位指示正常,油鏡方向正確。

5.11氣體繼電器安裝箭頭標誌指向油枕側,縱橫軸水平,繼電器內校驗固定繩拆除,使其動作靈活、可靠。

5.12儲油櫃外觀無傷痕、清潔,波紋管完好。

5.13升高座,連接油管,散熱器等各連接口,連接螺栓緊固受力均勻。

5.14冷卻風扇電機,潛油泵電機絕緣檢查轉動靈活,旋轉方向正確。

冷卻風扇電機,潛油泵電機絕緣檢查轉動靈活,旋轉方向正確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5.15器身檢查,必須先做好油試驗,合格後方可進行吊芯檢查,當空氣相對溼度小於75%時,器身暴露在空氣中時間不得超過16小時。

5.16氣體繼電器、溫度計檢驗合格後方可安裝。

5.17低壓側軟銅片相間及地距離符合規範。引線連接牢固,採用非磁性螺栓。

5.18變壓器抽真空查漏及保壓檢查,可根據廠家要求進行,做好記錄。

5.19變壓器高壓引線與套管連接螺栓緊固,引線銅棒連接前要塗電力複合脂,保證接觸良好。

5.20變壓器整體注油48小時靜止後方可抽取油樣送檢驗合格。

六、電氣母線安裝工藝控制標準

6.1母線固定金具與支柱絕緣子間的固定平整牢固,不應使其支持的母線受到額外應力。

6.2當母線平置時,母線支持夾板的上部壓板應與母線保持1~1.5mm的間隙,當母線立置時,上部壓板與母線保持1.5~2mm的間隙。

6.3多片矩形母線間,應保持不小於母線厚度的間隙;相鄰的間隔墊邊緣間距大於5mm。

封閉母線縱向間隙調整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6.4母線接觸面必須無水乙醇或工業酒精清洗乾淨,並塗以電力複合脂。

6.5母線連接貫穿螺栓應由下往上穿,從前往後穿,螺母置於維護側,便於檢查,螺栓長度露出螺母2~5扣。

6.6螺栓兩外側均應有平墊圈,相鄰螺栓墊圈間應有3 mm以上的淨距,螺母側應裝彈簧墊圈或鎖緊螺母。

6.7母線的接觸面應連接緊密,連接螺栓用力矩扳手緊固,緊固力矩值應符合規定值。

6.8鋁合金管形母線安裝在滑動式支持器上時,支持器的軸座與管母線之間應有1~2mm的間隙。

6.9母線對接焊口距母線支持器夾板邊緣距離不小於50mm。

6.10實施管母焊接人員必須具有相關資質證書,正式焊接前先按規定焊接試件,經試驗合格後方能正式施焊。嚴格按相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進行焊接施工。

6.11母線對接焊縫的工部應2~4 mm的加強高度焊縫呈圓弧形,不應有毛刺,凹凸不平處,用銼刀銼平滑。

6.12管形母形採取多點吊裝,同相管段軸線應處於一個垂 直面上,三相母線管段軸線互相平行。

封閉母線焊接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封閉母線吊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6.13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及與設計院商定,下列設備安裝必須引兩條地線,而且取點不能在同一點:1、避雷器;2、電流互感器;3、變壓器中性點。

封閉母線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封閉母線整體油漆和相色標記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七、防火封堵施工工藝控制標準

7.1電纜防火密實,以達到可靠防火的目的。

7.2防火封堵外觀美觀,防火板和防火泥成規則 的幾何形狀,整齊一致。

防火包安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防火封堵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7.3電纜管管口用防火泥封堵後再用熱縮套管封口,熱縮套管與電纜管口和電纜搭接,套管的顏色、長度、搭接位置統一。

7.4防火隔板安裝前應檢查隔板外觀質量情況,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防火隔板的安裝必須牢固可靠、保持平整,縫隙處必須用有機堵料封堵嚴密;固定防火隔板的附件需達相應耐火等級要求。

7.5有機防火堵料施工時將有機防火堵料密實嵌於需封堵的孔隙中;所有穿層周圍必須包裹一層有機堵料,(不得小於20mm)並均勻密實;與其它防火材料配合封堵時,有機防火堵料應高於隔板20mm,呈幾何形狀;電纜預留孔和電纜保護管兩端口應用有機防火堵料封堵嚴密,堵料嵌入管口的深度不少於50mm。

7.6無機防火堵料施工前應整理電纜,根據需封堵孔洞的大小,嚴格按產品說明的要求進行施工。當孔洞面積大於0.1平方米,且可能行人的地方應採取加固措施;構築防火牆時,防火牆的厚度不小於250mm;防火牆應設置在電纜支(託)架處,構築牢固。

用隔板與有機防火堵料配合封堵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防火牆安裝工藝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7.7室外電纜溝的防火牆如設電纜預留孔時,應用有機堵料封堵嚴密,底部設排水孔洞;防火包施工前將電纜作必要的整理,檢查防火包有無破損,不得使用破損的防火包;在電纜周圍宜裹一層有機防火堵料,將防火包平整地嵌入電纜空隙中,防火包應交叉堆砌;當用防火包構築防火牆時,防火牆底部用磚砌築支墩,並留排水孔,應採取固定措施以防止防火牆坍塌。

7.8自粘性防火帶施工,施工前作電纜整理,按產品說明書要求進行施工,允許多根小截面控制電纜束纏繞自粘性防火包帶,兩端縫隙用有機防火堵料封堵嚴實。

7.9防火塗料施工前清除電纜表面的灰塵、油汙。塗刷前,將塗料攪拌均勻,若塗料太稠時應根據塗料產品加相應的稀釋劑稀釋;水平敷設的電纜,宜沿著電纜的走向均勻塗刷,垂直敷設電纜,宜自上而下塗刷,塗刷次數及厚度符合產品的要求,每次塗刷的間隔時間不得少於規定時間;遇電纜密集或成束敷設時,應逐根塗刷,不得漏塗;電纜穿越牆、洞、樓板兩端塗刷塗料,塗料的長度距建築物的距離不得小於1m,塗刷要整齊。

7.10控制櫃(屏)封堵必須採用10mm以上防火板鋪設底部或用無機堵料在有機堵料周圍澆製;防火板必須鋪設平整,用有機堵料堵滿空隙縫口;防火板縫口及電纜周圍用有機堵料密實封堵,做線腳;線腳尺寸厚度不得小於10mm、寬度不得小於20mm,電纜周圍有機堵料的邊沿距電纜的距離不小於40mm;採用防火板封堵時,孔洞內應用有機堵料包塞電纜周圍,並用防火包塞滿孔洞,鋪設平整。

7.11電纜溝防火牆必須採用鍍鋅或防鏽塗刷過的角鋼做支架;兩面宜採用10mm以上厚度防火板封隔,溝底部用磚塊砌作,留排水洞,上部加蓋防火板;溝底和電纜周圍採用有機堵料封堵密實,其它部位宜用防火包封堵;防火牆頂部用有機堵料塞平整,並加蓋防火蓋板;防火板兩面電纜部位和中縫間,用有機堵料做線口封堵。

7.12電纜豎井必須按防火標準規範施工;電纜豎井一般採用角鋼托架,用20mm以上耐火板託底封堵;底面部孔隙口及電纜周圍必須採用有機堵料密實封堵;按產品說明書要求配製的無機堵料澆製的厚度不得小於200mm,面層要平整,有機封堵做線腳。

7.13開關箱、控制屏(櫃)及開關箱進線孔洞,根據洞口大小,要用有機堵料或用防火包封堵;電纜周圍必須有機堵料包塞密實,電纜根部用有機堵料包塞電纜周圍。

無機防火塗料塗刷均勻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八、成品保護意識

8.1各種設備安裝完成以後,必須考慮好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保護措施,掛上警告牌,防止損壞。

8.2各施工班組監護各自設備,加強巡視,發現受損及時整改。

8.3盤、臺立好後,必須做好防塵措施,包好防止灰塵進入盤內,運行中有可能燒壞卡件。

及時採用彩條布包扎和蓋板保護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沒有遮擋燒壞電纜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設置圍攔和掛牌保護盤櫃設備

電氣安裝施工工藝實例解析(轉載)


成品保護內容成品保護方式:

1、配電盤外罩彩條布或者帆布,懸掛警示牌,配電室裝門上鎖。2、GIS高壓設備GIS配電間設專人守護,出入人員辦理准入證,戶外瓷套管用彩條布罩上,在設備上工作前由技術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設備保護交底。3、地腳螺栓用鋼管罩住保護4、電纜電纜溝內敷設後的電纜有條件的要及對蓋上蓋板,對於道路,管溝等交叉處必須蓋上蓋板。在橋上敷設的電纜上部樓板有孔洞處要蓋上橋架蓋板並用木板進行隔離,敷設後不能及時運走的電纜要將電纜密封,並存放在無積水的乾燥處。5、控制盤(臺、箱、櫃)罩彩條布、外懸掛警示牌。6、電纜與熱控保護相同。7、電纜管電纜管敷設後管口要封堵。8、電纜橋架設置保護圍欄,縣掛警示牌,對上部有孔洞處用木板隔離。9、電纜橋架與熱控保護相同。10、發電機內部在端蓋封閉之前無人工作時應用彩條布或其它材料密封,防止異物進入。11封閉母線懸掛警示牌。12、高廠變、啟備變外圍區域設置鐵圍欄懸掛警示牌,套管用彩條布罩上。13、管排口塑料封堵蓋或封口紙封堵。14、就地配電箱外罩彩條布,懸掛警示牌。15、埋地管道的防腐層、塑料埋管在管道安裝過程中應在易破損部位採用軟布包扎等保護措施,在管道安裝後不得有硬物接觸以防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