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這次「退羣」玩大了!

首發自:科技日報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1987年簽訂的《中導條約》,理由是俄方違反了條約規定。報道稱,美國認為俄羅斯研發及部署的9M729型陸基巡航導彈,違反了《中導條約》的規定。


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這次“退群”玩大了!


美聯社截圖

對此,軍事研究員蘭順正第一時間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採訪。他指出,“美國如果真的退出《中導條約》顯然是一件足以影響歐洲地區乃至全球戰略安全局勢的大事,在其歐洲盟友頭頂懸起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中導條約》全稱《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是1987年美、蘇兩國簽署的一份旨在銷燬射程兩國介乎500至1000公里的短程導彈,以及射程介乎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導彈,包括搭載常規與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以及導彈的陸基發射器,雙方至今銷燬2692枚導彈。

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這次“退群”玩大了!


1987年,美國總統里根與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簽署《中導條約》

蘭順正介紹,“美國和蘇聯之所以簽署《中導條約》是多方角力的結果。當時美國研製並部署的‘潘興’-2中程地對地彈道導彈和陸基‘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比較遠,而且精確度很高,還可以攜帶核彈頭。關鍵是性價比高,部署在歐洲就可以對蘇聯構成實質性威脅。而蘇聯也有類似的導彈。”

“如果只有美蘇兩國對抗,那麼這種導彈根本構不成威脅,因為都打不到對方本土,但是美國在歐洲是有駐軍和兵力的,在歐洲部署這種導彈將可以直接打到莫斯科,對蘇聯構成極大威脅。而蘇聯的此類導彈則直接威脅歐洲國家。但美國卻不受這種導彈威脅,反而把歐洲盟友當成了‘人質’。在蘇聯和歐洲盟友的壓力下,美國和蘇聯簽署了《中導條約》,從而化解了這部分壓力。”他指出。

那麼,俄羅斯9M729型陸基巡航導彈真的違反了《中導條約》嗎?

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這次“退群”玩大了!


蘭順正表示,“9M729型導彈應該就是‘伊斯坎德爾’-K型導彈,它是‘伊斯坎德爾’的發射系統和射程最遠可達2500公里的‘俱樂部’巡航導彈結合起來的一種‘模稜兩可’的武器。其戰鬥部其實就是一枚巡航導彈。發射時將其‘扔到’足夠的高度後,巡航導彈開機進入作戰模式。因此在美國看來,這實質上就是陸基巡航導彈,而《中導條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部署陸基巡航導彈。”

“美國現在的空射型‘戰斧’、艦載型‘戰斧’,但就是沒有陸基‘戰斧’。俄羅斯也是,有空射型和海射型,就是沒有陸射型巡航導彈。但現在‘伊斯坎德爾’-K型看起來就是一款陸基巡航導彈。從美國角度來看,這確實違反了《中導條約》。但這件事其實可大可小,只要美國願意,它隨時可以拿這個來說事。”蘭順正說。

對此,俄方否認違反條約的限制,並反過來指控美國在東歐部署、應對伊朗威脅的導彈防禦系統,可改為發射攻擊俄羅斯的中程巡航導彈。

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這次“退群”玩大了!


蘭順正認為,“俄羅斯的指責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美國的陸基‘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已經部署在了歐洲,未來還有可能部署在日本。陸基‘宙斯盾’系統的發射單元可以兼容巡航導彈,既可以發‘標準’攔截彈,也可以發射攻擊型巡航導彈。在俄羅斯看來,這等於在‘家門口’安裝了幾個‘炮臺’,這顯然也是不能忍受的。”

“俄羅斯對《中導條約》一直不滿,畢竟美國軍艦全球遊弋,艦載版的巡航導彈就多次跑到俄羅斯的‘家門口’,實質構成的威脅是一樣的。因此,這些年多次威脅要退出《中導條約》,但這次美國邁出了近乎實質性的一步。”蘭順正表示,“所以,俄羅斯無疑也會做出一些應對。如果一旦美國退出,它必將加大研發和部署中程彈道導彈、陸基巡航導彈,對俄羅斯來說這個難度並不大,短時間內就會對美國的歐洲盟友構成實質性威脅,使之‘驚若寒蟬’。如果未來這種武器部署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也會對日本、韓國構成威脅。”

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這次“退群”玩大了!

盤點美國的“退群之路”

1.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82年,美國為維護其海洋霸權利益,拒不簽署它曾力推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至今。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4年,美國不滿其文化控制權逐步被髮展中國家削弱,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退出)

3.聯合國國際法庭

1985年,美國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訴其武裝干涉侵犯主權,宣佈退出聯合國國際法庭,拒不接受其強制執法權。

4.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1995年,美國宣稱由於“國內預算困難”,退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並拒交拖欠會費。

5.京都議定書

2001年,美國宣稱由於履行環保義務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至今。

6.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

2001年,美國在未能阻止討論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鎮壓行動之後,宣佈退出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

7.反彈道導彈條約

2001年,美國為強化其軍事優勢,正式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

8.國際刑事法院規約

2002年,美國認為對美國的軍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正式退出《國際刑事法院規約》。

9.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

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上任後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

10.巴黎協定

2017年6月2日,美國以巴黎氣候協議以美國就業為代價、不能支持那種會懲罰美國的協議為由,退出巴黎協定這一全球性的氣候協議。

1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年10月12日,美國認為該組織存在反以色列的偏向,並且該機構需要進行“根本性”改革,宣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2.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2018年5月9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日下午2點正式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

1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黑莉一同出席新聞發佈會,宣佈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14.《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中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相關議定書

2018年10月3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宣佈,終止與伊朗在1955年簽署的《友好、經濟關係和領事權利條約》,退出《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中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議定書,並將複查美國加入的所有可能將美國置於國際法院管轄之下的國際條約。

15.萬國郵政聯盟

美國白宮2018年10月17日宣佈,美國即日起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