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管理者常會感到「內疚」,也會做讓別人「內疚」的事

有一種管理潛能叫內疚

美國的弗朗西斯·弗林教授曾對當地公司約150員工進行心理測試,測試內容只要是針對員工日產工作中感到內疚的傾向。結果發現,容易感到內疚的人會更加努力工作,也更加具有領導的才能。測試的出的結論是,容易內疚的人,更具備當領導的潛質。

這種內疚感源自於一種責任心。優秀的員工對待工作的責任心更強,也更有承擔意識。一個員工因為犯了一個錯誤,導致團隊諸多努力付諸東流,強烈的責任心會讓他感到很內疚,之後便會深刻記住教訓,避免犯錯。反之,如果這個員工感覺沒多大所謂,以後還會在犯。

優秀的管理者常會感到“內疚”,也會做讓別人“內疚”的事

不僅如此,常有內疚感的管理者也會更加忠於組織。比如在裁掉一些不合崗位的員工時,優秀的管理者表現的出來的心理變化,先是對裁掉的該員工感到內疚,這種內疚感會讓他在裁員的時候更加慎重,也讓這樣的管理者平時更加關心員工。但是,必要的時候他也會狠心裁掉員工,因為面對組織,他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砍掉一棵樹自然讓他心裡難受,但是面對整片森林,他又不得不這樣做。也就是這樣的內疚感,讓這樣的人即能關心細節,又能顧全大局。

有一種管理才能叫讓人感到內疚

如果說,責任心能引發內疚感,那如果反過來呢?是不是可以用引起別人內疚感的方式,激發別人的責任感。

優秀的管理者常會感到“內疚”,也會做讓別人“內疚”的事

奧巴馬卸任之後,在一次採訪中透露自己的管理秘技。有一次安全事故之後,他召集了各個相關部門開會。疾聲厲色的指責工作疏忽問題,但是又沒有針對任何一個部門,把事情的嚴重性描述的如同迫在眉睫,但是又沒讓任何一個部門負責。跟著話鋒一轉,他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用懊悔與愧疚的語氣自責,然後就不說話了,也不讓大家走。沒過多久,就有部門負責人主動出來認錯,其他部門的人也相繼出來認錯並主動承諾協助工作。

優秀的管理者常會感到“內疚”,也會做讓別人“內疚”的事

這種方式是奧巴馬小時候家長教育他的方式,那就是,引發人的內疚感,比如孩子犯錯的時候他會難過的對孩子說,‘孩子,我對你失望,我對你的期望其實高得多’。

你的上司是不是也對你用過這一招呢,那時候你內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