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研如何選擇專業方向:報考專業方向解讀

這幾天一直在給考生解答報考方面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被各種形式提問:老師,你說高等教育學和比較教育學哪一個好?老師,聽說課程教學論以後是去中小學的,是嗎?老師,學前教育學是不是隻能去幼兒園呀?……其實,彙總一下就是在問:老師,教育學考研的各個專業方向有什麼區別?教育學各個專業的研究生未來的就業有多大區別?


教育考研如何選擇專業方向:報考專業方向解讀



✦✦✦

第一、研究生報考,

院校比具體專業方向重要!


我一般都在告訴我的學員,在考慮教育學報考的時候,首先確定地域、然後確定學校、最後考慮這個學校的哪一個專業方向。為什麼這麼說呢?排除繼續攻讀教育學博士的同學,一般教育學考研的同學是為了研究生之後的就業,那麼,在就業的時候,你碩士畢業的院校對你工作的影響要遠遠大於你的碩士具體學習專業。例如,A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史專業畢業,B為河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畢業,當年恰好北京郵電大學招收輔導員、教務工作人員或者其他行政人員,那麼,在應聘的時候,A會因為自己的碩士畢業院校而直接將B同學秒殺(除非B同學可以拼爹!)

✦✦✦

第二、傳統專業與熱門專業

以及普通專業的權衡。


我們一般將教育學原理、教育史、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列為教育學傳統專業方向;將學前教育學、特殊教育學和教育經濟與管理學列為近年來熱門專業;將職業教育、遠程教育、教師教育、教育技術學等稱為普通專業。那麼,考生在報考的時候一定會陷入這些專業選擇的困惑。

其實,針對每一所院校,它的優勢專業、傳統專業和普通專業都是各不同的,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學們可以將自己的情況和目標專業有機結合起來,然後諮詢涵毅教育的老師。

整體來看,熱門專業競爭是很激烈的,但是,生源波動比較大,因為大家公認為熱門,所以,在報考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窩蜂擁而上或者避而遠之的兩種極端;傳統專業普通生源比較穩定,一般報考這類專業的考生,對自己的實際情況也比較瞭解;普通專業的錄取分數一般不會特別高(排除某一年大家蜂擁而至的情況),所以,可以供跨專業的考生選擇。

✦✦✦

第三、教育學考研專業解析。


很多考生都在選擇專業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其實,我一直主張大家在確定院校之後,選擇自己相對比較感興趣的專業!為什麼?

其實,專業的選擇主要和兩個方面有關係,一個是你未來的複試分數線問題;一個是你未來的讀研之路問題。諸如學前教育、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經濟管理這類專業,一般複試分數線比較高。如果大家瞭解自己的複習程度和努力程度,那麼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將會成為你未來拼搏的動力;另外,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也使你未來的三年讀研生活更加美好。

那麼,教育學這些專業究竟有多大區別?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教育學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我們一般研一和研二上半年要修學分,學分由學位公共課(政治、外語、體育選修這類)、學位基礎課(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專題、科研方法專題等)、學位專業課(自己所報考的專業的兩到三門課程)。因此,所有教育學類的研究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除了幾門學位專業課之外,其他的課程各個專業內容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大家在知識領域,差別不是非常非常明顯的!有的教育學原理的學生對於教育史知識的瞭解比真正的教育史專業的考生都好,就是這個道理!

教育學各個專業的研究生區別體現在,你將如何度過這三年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群體活動都是以專業為中心的,比如說課程與教學論的同學,他們的上課、宿舍、科研課題基本都是在一起的,那麼,他們對於就業的瞭解自然也是和這些密切相關的,因為他們之前的師兄師姐很多從事的是一線中小學教學,所以,他們在就業的時候一定會優先考慮一線中小學教學;比如說高等教育學,他們的研究課題基本都在高校理論、高校管理、高校行政方面,加之之前畢業的學姐師兄很多是在高校從事行政工作的,所以,在這個專業畢業的同學就業的時候首先就會選擇高校行政……以此類推……

教育學原理專業畢業的同學,未必就都考博士了;

課程與教學論的同學未必就真的都去中小學了;

學前教育學畢業的同學也未必就真的去幼兒園了;

教育經濟與管理的同學畢業後未必就真的從事教育管理或者教育產業工作;

這些專業只是你未來要學習和研究的一個方向,和就業之間沒有非常必然的聯繫。正如我們當年一個教育史的女孩子畢業了順利去了中國移動總部從事HR工作;一個職業教育的同學畢業後考了教育部的國家公務員;一個教育學原理的同學考了教育史的博士;一個課程的同學去了北大團委;一個教育學原理的同學去了中國農業大學做輔導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