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能以「爲國分憂」之名,行「爲國添亂」之實

今日看了兩篇文章分別是《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和《政法大學教授:不僅要設生育基金 還要對丁克徵稅》。

第一篇文章為國分憂竟然提出了“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儘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

第二篇文章則表示:“不生孩子的人更應該交生育基金。過去中國採取計劃生育,向超生的家庭徵收社會撫養費,但是未來鼓勵生育,應該向丁克家庭徵收未來的社會撫養費,人老了之後光靠錢是沒用的,還是需要年輕人,別人家的孩子來照顧。這些丁克家庭老了之後沒有後代,是要佔用社會資源的,所以將來要對丁克家族進行徵稅”。

決不能以“為國分憂”之名,行“為國添亂”之實

這些“專家”真可以說帶給我們的年輕人一種“人在家中坐,或從天上來”的衝擊感。總體上看這些建議出發點都是為國分憂,畢竟我國人口增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一種新情況,而且社會老齡化問題突出。但絕不能以為國分憂之名,行為國添亂之實。老話講的好,書生誤國!

關於設立生育基金等切身關係到群眾自身利益的制度,決不能沒有調研,憑空意淫。專家只顧看到“2017年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比上一年減少了63萬,顯示全面二孩政策導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很可能已經過去。這一觀點從目前各地衛計委披露的人口出生情況中得到驗證:2018年上半年的新生兒人數同比下降了約15%-20%。”這個嚴峻的現實,並未指出其中的原因。

一個常識: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專家”指根據問題便提出一堆看似正確無比的方案和建議。

造成我國現階段人口問題的原因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不能一概而論。歷史原因由於我國早期人口增長過快導致人口壓力過大,不得不實施了計劃生育國策。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逐步放開生育。現實原因是年輕人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負擔過重,造成家庭債務水平和養孩成本的急劇上升。上海財大研究院剛剛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當前水平。

政策制定應該堅持大歷史觀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應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切不可飲鴆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