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十大易錯知識點必看!

考研政治複習內容繁雜,馬原部分還不容易記憶和理解,這讓18年考研的同學焦頭爛額。考研君在此提醒大家在全面複習考研政治的過程中,有一些易錯的知識點是需要大家周知的,下面這些馬原的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複習中要注意!

馬原十大易錯知識點必看!

1.規律與規則不能混同,規律是事物固有的、客觀的;而規則是人為制定的、主觀的。當然,合理的規則必須要反映客觀規律的要求。

2.規律的重複,是本質性、必然性內容的重複,不是具體事件的重複,因為事物的發展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

3.假象和錯覺不是一回事情,假象是事物的一種現象,是客觀的;錯覺是錯誤的感覺,是主觀的。當然,如果為假象所迷惑就會產生錯覺。

4.現象和本質都是客觀的,兩者之間不是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而是體現與被體現的關係,即現象不是反映而是體現本質。

5.唯物辯證法和詭辯論具有本質區別。

第一,前者既承認區別又承認聯繫(既講非此即彼、又講亦此亦彼)。後者不承認區別只承認聯繫(不講非此即彼、只講亦此亦彼)。

第二,前者既承認運動又承認靜止(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後者只承認運動不承認靜止(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第三,前者既堅持兩點又分清主次,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後者雖然堅持兩點但不分主次,屬於均衡論。

6.部分質變歸根到底是量變,不是質變。

質變有爆發式飛躍和非爆發式飛躍兩種基本形式。量變有數量變化與結構變化兩種基本形式。

7.不能把矛盾的同一理解成等同,同一是矛盾雙方的同一,是以差異為前提的;也不能把鬥爭混同於鬥爭的具體形式,如錯誤地認為鬥爭即對抗。

8.矛盾鬥爭性的無條件性,不是講矛盾雙方的鬥爭不需要條件,不受任何條件約束,而是指矛盾雙方的鬥爭在任何條件下都存在,但鬥爭的具體形式受不同條件的制約。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不同於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因為普遍存在於特殊之中,沒有超出特殊;整體由部分構成,但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已經超出部分。

10.“事物既然是永恆發展的,就不存在靜止或者倒退”,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事物的發展只是運動變化的一種狀態。相對靜止或者倒退也是運動變化的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