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占據漢中取天下,數百年後劉備效仿祖宗,爲何結果截然不同?

用戶65940905


因為時代不同,形勢有根本性的區別。簡單的說,劉邦東出時的關中,不是鐵板一塊,而是被分做“三秦”,政體上也是三個諸侯王。所以,一旦搞定諸侯王,包括郡國內的土地,人民都搞定了。劉備時代的關中,是東漢末年的關中,郡縣制早已經成熟,關中十郡,即使拿下長安,其他關中九郡也未必就歸屬蜀漢,所以要迅速平定關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項羽分封,把關中一分為三。章邯,司馬欣,董翳被封為三秦的諸侯王。紅圈畫得不好,僅為參考)

劉邦能奪取天下,其實和關中之地是密不可分的,當時的關中是有利於劉邦,不利於章邯和項羽。為什麼這麼說呢?章邯雖然是當年秦軍的“戰神”,但是因為趙高亂政,章邯不得不投降項羽,結果一同投降的二十萬秦軍被坑殺了,章邯,司馬欣等主要將領卻被封為王,秦國的老百姓怎麼能不恨呢?項羽也是,坑殺秦軍,火燒阿房宮,也是激起百姓的怨恨。劉邦正好相反,入關之後,退出咸陽,約法三章,已經取得了老百姓的好感。所以,劉邦的優勢再加上韓信的加成,從東出拿下關中,到三秦平定,不過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從此,關中成了漢軍穩固的後勤基地,項羽的都城彭城卻不斷被侵擾,優劣一目瞭然。

(雍州關中之地)

劉備時代的關中,卻大不一樣,由於郡縣制的深入,關中政體的意義上是鐵板一塊,而且劉備的敵人不是心灰意冷的章邯,而是處於實力上升時期的曹魏。這還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曹魏一貫使用的策略,讓蜀漢在人口數量一直處於絕對劣勢。早在劉備入蜀之初時,張郃就已經殺入巴郡,逼得張魯投降,巴郡又是張魯“五斗米道”深入影響的區域,於是張郃利用張魯遷走了許多巴西郡人口。隨後,劉備攻下漢中,曹魏又遷走漢中的人口,這些已經對蜀漢造成不利的局面。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於馬謖失誤,諸葛亮只能選擇退兵,不過遷走了曹魏西縣的千餘口人家。可見,蜀漢和曹魏在關中的較量,不但是奪取土地,也是奪取人口的較量。


(董卓死後,關中特別是長安一帶一直是軍閥混戰的主戰場之一,從李榷,郭祀,馬騰,韓遂直到曹操打敗馬超。此後關中又作為曹魏和蜀漢爭鬥的前線戰場。)

由於亂世軍閥並起,互相攻伐,造成人口銳減,所以人口是衡量實力的重要因素。劉備時的關中,更是如此。關中,長安一帶從董卓開始,混戰不斷,直到曹魏討伐馬超前,基本都在軍閥手裡,是以關中的生產和人口都受到重大的打擊,蜀漢集團裡的東州士人就有一大部分就是來自關中的三輔地區,為了躲避戰亂和飢餓。另外,鍾繇被任命為司隸校尉後,又把一部分關中居民遷入洛陽,這更是讓關中形成一個戰略緩衝帶,即使蜀漢拿下關中或者關中一部分,價值上已經降低了很多了。

因此,劉備時代的關中和劉邦時代的關中是有著根本性區別的,而且劉邦時代的關中,也不是作為主戰場,對生產和人口的破壞有限。劉備的時代的關中,因為蜀漢發展太晚,不得天時,導致在人口和政體上受制於強大的曹魏,再加上夷陵之戰後,更是受到打擊,要拿下關中,更是困難了。


大飛熊ヽ騎士


劉邦以巴蜀距關中從而統一天下;

但為何劉備佔據巴蜀卻無法佔據關中呢?

劉邦和劉邦在性格上有很多類似,很對網友都將劉備看做是最像劉邦的人。

但劉邦和劉邦佔據巴蜀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1,道義性。劉邦佔據巴蜀,是排斥性分配。劉邦以最先進入關中,並接受秦國投降,在道義上來說,他說是最有資格在關中封王,哪怕不能完全佔有關中。巴蜀對劉邦來說,不是封賞,而是懲罰。

劉備佔據巴蜀,是不具有道義性的。漢中是從張魯手中武力奪取的,蜀地是劉邦背叛劉璋而奪取的。

因此,佔據巴蜀,劉邦是佔有道義優勢,而劉備並沒有。


2,國君治理穩定性。

劉邦做漢王有5年時間,稱帝后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殺功臣,消滅異姓王,和匈奴議和等一系列消除內外動亂因素,穩定西漢政權的事情。劉邦給自己的兒子們留下了一個穩定而和平的國內外環境。

劉備霸佔了巴蜀後,又因為關羽和荊州,不息為了私仇而影響了蜀漢和東吳的聯盟關係,最後甚至病死。

如果劉備和諸葛亮共同治理巴蜀十幾年,蜀漢的歷史不會這麼發展。即便蜀漢不能奪取關中,曹魏想要奪取巴蜀沒有這麼輕鬆。

劉備因為私仇而損壞了蜀漢的長遠利益,這是他不能和劉邦相比較的地方。

劉邦為兒子們搞好了一切,而劉備留給兒子的是主弱臣強的局面,劉禪不得不依賴諸葛亮。劉備殺劉封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讓劉禪想找個信得過的人抗衡諸葛亮都不行。

劉邦為兒子開了個好頭,劉備為兒子留下一地雞毛。


3,關中和天下形勢。

劉邦時,關中分為三國,天下分為一帝一伯十八個諸侯。除了項羽佔有極大優勢之外,包括劉邦在內的各諸侯實力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沒有大差異。

因此,劉邦以暗度陳倉的方式突襲關中,但由於關中三國不團結,被劉邦以先弱後強的辦法擊敗,從而佔據關中。

劉備佔據巴蜀後,關中也被曹操佔據,曹操實現了北方的基本統一。劉邦時的十八諸侯,變成了兩大強手。曹魏隨時可以支援關中,這就讓劉備不能如同劉邦一樣輕鬆佔領關中。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攻佔隴西進而攻打關中,是需要關羽在荊州北上攻打洛陽,切斷曹魏對關中的支援。這才是隆中對的核心。

但因為關羽的自大,導致蜀漢失去荊州,讓隆中對執行非常困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劉備這個核心人物。


4,性格和價值觀不同。

劉邦是一個有原則(講信義)但非常靈活的人。但劉備就是一個死板不變通的人。

劉邦雖然是和劉邦一樣講信義的類型,但劉邦隨時調整手段,劉備就死死堅守原則不放鬆。如三讓徐州,不聽諸葛亮直接奪取荊州荊州,不聽龐統直接奪取益州建議等,說說明劉備的死板。換作是劉邦,徐州不可能讓,荊州,益州肯定是直接奪取。劉邦不會像劉備那樣揹負著仁義這個面具生活。

劉備最古板的地方在於:劉備起兵為關羽復仇後,孫吳提出歸還荊州並議和的提議,但被劉備拒絕了。

現在來看劉邦:彭城之戰戰敗後,劉邦就決定放棄山東土地,尋找在山東的盟友;面對項羽要殺自己父親的劉邦表現;劉邦赦免曾經擊敗自己的季布;劉邦對於張良陳平等謀士建議經常聽從等。


總結:為什麼劉邦能夠以巴蜀統一天下而劉備失敗,大致來說主要是四大原因:道義性,國君治理穩定,天下形勢,性格價值觀等。



請多多關注支持!


歷史哨聲


因為曹操不是項羽。東吳也已歷三代根基深厚,不象劉項時,項羽分封,各諸候國力量分散,只有項羽力量才是劉邦的對手,項羽自廢武功,連范增都不能用。而劉邦有張良陳平蕭何韓信,項羽所靠的就三千子弟兵和他的武勇

。劉秀在西漢末年仍然代表著漢室,彼時人心思漢,加上他哥打的基礎和自己的隱忍,更始帝被害更是送給劉秀天大的機會,名正言順,獲得了地主勢力的擁護,赤眉被很輕鬆就被打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