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慧: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領導者要做到明察

註譯:

眼睛責在明亮,耳朵責在靈敏,心靈貴在智慧。

對一個領導來說,耳聰、目明、心智是最起碼的要求。森林裡的猛獸需要爪牙之利來獲取食物,而人類則需要耳聰、目明、心智這三項利器來幫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開拓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鬼谷子智慧: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領導者要做到明察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在這三個方面上的差距,體現了生存競爭力的強弱。這一方面是遺傳因素,另一方面要靠後天的修煉。只要是個正常人,先天方面的區別都差不多,更大的差別主要體現就在後天修煉上。作為領導者,我們應該把自己修煉到一種什麼境界?

原文: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思慮者,則無不知。

譯文:君主如果用天下人的眼睛來看,就沒有什麼看不到的;如果用天下人的耳朵來聽,就沒有什麼聽不到的;如果用天下人的心智來考慮,就沒有什麼不明白的。

鬼谷子智慧: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領導者要做到明察

鬼谷子所說的“君王”,可以視作今日的領導。鬼谷子在這裡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要想提高明察能力,不能只從自己身上下功夫,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不能僅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處理事情而要用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心智,學會從各種管道收集信息,從各個角度去考察事物。只需這樣換一個角度,就能瞬間改變思維、突破自我,境界立刻提升!

韓非子說:“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從領導的角度來看,要想做到明察天下,就要懂得借用天下人的眼睛、耳朵和心智。這才是上君之舉,只用一己之力與智慧者是最簡單的領導。要知道,公司內部的員工及外界的各種人脈資源,都是你信息來源的渠道,並可以充分挖掘其價值的。

鬼谷子智慧: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領導者要做到明察

當年,親王嬴政因外地門客有間諜,準備下令驅逐,李斯知道後大膽上書進言:“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意思是,假使你之前的四個秦國明君都趕走門客不接納,疏遠不使用,秦國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強盛。親王嬴政因此幡然醒悟,不僅廢除逐客令,而且重用李斯,施行廣納天下賢才之策。

後來的劉邦更是用天下人才的高手,利用張良、韓信、蕭何、陳平等人的力與智,滅秦亡楚,最終結束亂世,一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