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加大“一湖两海”整治力度 流域内污染源全部纳入监控范围

11月6日,内蒙古召开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对2018年全区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发布。内蒙古加大了“一湖两海”治理力度,取得一定成效,流域内污染源全部纳入检测监控范围,目前岱海电厂已实现不从岱海取水、不向岱海排水。

内蒙古加大“一湖两海”整治力度 流域内污染源全部纳入监控范围

呼伦湖

“一湖两海”是我区境内水域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生态环境功能的重点湖泊,其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一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一湖两海”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自治区党委李纪恒书记刚来内蒙古时实地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呼伦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一湖两海”开展调研、督导,研究解决“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一湖两海”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逐一对标督察组整改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整改到位。自治区进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分管副主席先后赴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听取了相关盟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进一步做好“一湖两海”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自治区发改委建立了“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定期现场督导等工作机制,每季度组织相关盟市和厅局召开联席会议,每月对“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自治区环保厅重点围绕流域范围内污水处理厂、重点排污企业、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情况等对“一湖两海”所在盟市开展了专项督查。自治区水利厅结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河、湖长制工作,对“一湖两海”开展督导和督查。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自治区发改、环保、水利、住建等相关部门均建立了“一湖两海”重点项目进展调度机制,督促盟市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呼伦湖一期工程18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呼伦贝尔市已编制完成二期工程建设方案,正在按照自治区相关厅局意见修改完善。《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96个项目中已建成19个,在建25项,其他项目因涉及规划调整,暂未开工,后续根据整治工作需要,可能进行删减、合并、保留等。《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中关注度较高的2项工业节水工程中,岱海电厂1#、2#机组水冷改空冷项目正在进行风机安装,预计年底前完成技改,4台机组冷却水排口已全部关闭;岱海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已于8月24日全线贯通,处理后中水全部用于岱海电厂。目前,岱海电厂已实现不从岱海取水、不向岱海排水。

三是积极开展“一湖两海”治理规划中期评估及调整工作。针对今年6月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一湖两海”在治理规划编制、治理项目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呼伦贝尔、巴彦淖尔和乌兰察布三市积极开展“一湖两海”治理规划(方案)中期评估工作,对规划(方案)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为进一步做好“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三市结合规划(方案)实施效果及项目进展情况,采取“保留、优化、合并及新增”的方式对规划项目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整治目标,切实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在推进“一湖两海”治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通过不断完善“一湖两海”水质监测体系,基本实现将流域内所有污染源全部纳入监测监控范围,实时掌握湖泊水质动态变化,为下一步综合采取各项整治措施及突发情况应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二是切实加大“一湖两海”资金支持力度。2016年以来,内蒙古环保厅累计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68亿元,用于支持“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占三年下达专项资金总数的42.5%。积极指导呼伦贝尔、巴彦淖尔和乌兰察布市开展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申报工作,争取将更多“一湖两海”治理项目纳入储备库,获得更多专项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有86个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审核并入库(呼伦湖32个、乌梁素海41个、岱海13个),项目规划总投资51.05亿元。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同时,明确提出对“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鼓励盟市积极上报相关治理项目。三是着力强化“一湖两海”执法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尽快整改。四是强化“一湖两海”综合整治科技支撑。配合相关盟市政府委托中国环科院、环境规划院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开展“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治理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为进一步做好“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监测数据显示,经过近几年“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相继实施,重点湖泊水质均有所好转,富营养指数均已保持在轻度富营养水平,其中乌梁素海水质已由2012的劣V类稳定为V类,今年1-10月份水质已达IV类。呼伦湖、岱海水质虽仍为劣V类,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重点水质评价指标较2012年均有所下降。呼伦湖的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三项指标和岱海的岱海高锰酸盐指数由2012年的劣V类提高至V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