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黃土高原:從「地坑院」到「四合院」

慶陽隴東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東部,北面和寧夏接壤,南面和陝西相鄰。這裡有地球上最厚的黃土層,深度達幾千米。據當地百姓講,這裡的黃土層形成是幾千年來河床的泥沙以及內蒙的沙塵長期刮過遺留下來,所以當地人戲稱這裡是“被風吹來的城市”。

慶陽隴東地區歷史悠久、氣候溫和,古稱北豳,習稱隴東,這裡是中華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周道之興自此始”。周族歷經從不窋到鞠陶、公劉三代,發展了農業生產,創造了周的燦爛文化。“陶復陶穴以為居”講得也是他們的功績,同時這也為他們提供了生存保障。原始人所住的地穴皆是自然而成,沒有陽光,陰暗潮溼,又時常有野獸的危害,生存沒有保障。在不窋執政時,鞠陶負責挖窯洞,古代窯與陶相同,所謂“陶復陶穴”就是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而挖的兩種形式的窯洞。有了窯洞這個農耕家園,人們不再苦於野獸襲擊,安全有了保障,便開始安居生活,農業才因此得到大力發展。

悠久的窯洞居所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洗禮,親歷朝代更迭變遷,護佑著黃土地上的勤勞人們。直到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慶陽鄉村居民仍有九成居住窯洞。但是隴東的窯洞又區別於全國其他地區的窯洞,俗稱“地坑院”。

“地坑院”顧名思義就是依靠平原獨有的特點,在平坦的黃土地上先挖一個正方形的大坑,深大約8—10米。長寬大約15-20米,從地面挖一條通往地坑的通道,稱為“巷道”。接下來就是在這個大坑裡面進行和陝北地區一樣的窯洞開挖,東南西北都有好幾個窯洞,分別用來住人、儲存糧食、雜物等。最主要的是院子中央要有一個收集雨水的水窖。因為當地乾旱少雨,所以水窖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畜飲水等諸多問題。

“地坑院”由於有冬暖夏涼、透氣性好的特點,深受隴東人民喜愛。四十年前的隴東大地,很容易找到這樣的特色建築,在當時落後的自然條件下,“地坑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並被全世界建築界公認為有高度文化內涵的人類生態居所。


隴東黃土高原:從“地坑院”到“四合院”


▲九十年代流行的磚混結構的“樓子”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隴東民居有了大的變遷,近半人告別了“地坑院”,遷居到田間地頭上的“四合院”,也就是被當地百姓稱為瓦房或者箍窯。這些建築有一個統一特點就是四面牆壁很厚,全部用土坯建造,屋頂用藍色小瓦,相當於現代磚房的雛形。由於黃土高原冬天氣候寒冷,厚厚的牆壁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又可以隔熱,實在是一舉兩得。小小的改變處處彰顯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到了現在,政府提倡的“新農村”集聚式住宅處處可見,慶陽鄉村民居形式上有了更大的變化。整齊化一的民居,全部是鋼筋水泥建造,紅色的屋頂,雪白的牆壁,門口還有花園,牆壁上“美麗鄉村”幾個大字彷彿在訴說鄉村的美好,更訴說著現代農村與城市的差距在逐漸縮小。夕煙西下,一家人坐在樹下乘涼,孫子依靠在爺爺身旁……多好的人間圖景,幸福生活就在身邊。


隴東黃土高原:從“地坑院”到“四合院”


▲本園美術館

2016年初,慶陽隴東黃土地上一處廢棄的地坑院舊莊基上新建了一處名叫“本園”的院子。本院子的主人名叫李本池,祖上四代人居住過本窯洞地坑院,李本池19歲前也居住於此,之後20餘年生活工作在深圳,目前為深圳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負責人,也是深圳大學建規學院和隴東學院客座教授。


隴東黃土高原:從“地坑院”到“四合院”


▲成排的新農村改造工程

李教授和改革開放是同齡人,他的生活和人生軌跡見證了改革開放帶來祖國大地的南北鉅變,對故土慶陽的鄉村變化更是深有體會。近年來李教授常回老家探望親人以及濃郁鄉愁的故土,當年居住過的“地坑院”眼看著變為村子裡的垃圾坑,教授心裡五味雜陳,終於在2016年初,他將廢棄崩塌的故居地坑院填平修建名為“本園”的四合院落,但此院與近四十年間隴東大地上的院落形式和材料使用完全不同。“本園”回收當地老建築廢棄拆除後的舊磚瓦,石條瓦罐等,將隴東傳統箍窯技藝與窯洞形式與現代採光通風及城鄉人們的審美適用要求相融合創新,形成了文化內涵十足、迴歸生態本真的風格,園子建成後吸引了當地及外地的遊子們前來觀賞體驗,這裡也成為了慶陽隴東人尋找鄉愁和精神寄託的地方。“本園”從此成了慶陽本地的“網紅”和文化新名片。

李本池目前正在設計準備開發“本園”附近十幾處廢棄的窯洞群落,他將用現代科技、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對故土的深厚情懷,創新復甦隴原大地上具有千年歷史的窯洞居所,為慶陽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添磚加瓦。

快要離開慶陽時,回頭看見一個欣欣向榮的慶陽正在緊張的建設,到處可見的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擁擠的人流、車流穿梭不息……絲毫不遜色於大都市的繁華。這一切既彰顯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又映照了勞動人民改天換地的美好前景。

來源;西峰區什社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