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魯」字時,在「魚」下面寫的是日(ri)還是曰(yue)?

深擁不及久伴i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魯”字的下半部分,從造字法來說,下半部分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器皿之形。


說來話長——

“魯”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從魚,魚下從口,“口”象器形。整個字形象魚在器皿之中。見下圖:


魯字本義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魚味美;二是指魚兒擺尾,引申為任性之意。因而後來有了粗魯(粗野任性)、魯莽(任性草率)等詞。並且凡從魯之字皆有上列之本義或引申義。如櫓(使用時左右擺動,像魚兒遊動時的擺尾)、擼(左右打耳光,手臂像魚尾擺動)。

在《周 · 泰公鎛甲》中,也有上面這種寫法,

在表示器皿的扁形“口”中間加一橫,表示器皿中有水。但不是現代“日”字,因為古代的象形日字是近似圓形的,中間一點或一短橫(見下圖),因此“魯”字下半部分與“日”字沒有一毛錢關係。

漢字演變到金文的時候,基本上保持了這兩種字形,如下圖:


不過,漢字演變成小篆以後,卻變成了“魚下從白”的寫法,後代學者認為這種寫法缺乏有力依據,見下圖。為什麼會寫成“白”字?小編認為是當時小篆體的一種筆畫裝飾,如下圖的魚字中間的橫畫同樣採用了這種裝飾效果。

這種“魚下從白”的寫法,甚至在唐代顏真卿的很多楷書中(如《顏家廟碑》《自書告身帖》)還保留了相關痕跡,請看下圖(唐 · 顏真卿 · 自書告身帖):


漢字演變到隸書、楷書之後,迴歸到“魚字下面,表示器皿的扁形“口”中間加一橫”的寫法,

但下半部分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器皿之形,如下圖:


至於現代楷書和印刷體,把“魯”字下面寫成“日”字,只是為了漢字的書寫和印刷方便,便於交流傳播,實際上與“魯”字本身的造字法已經相去甚遠了!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現在告訴題主正確答案:手寫“魯”字時,在部首“魚”的下面寫日而不是寫曰。

(上圖中的楷書“魯”字,部首魚的下面都是寫的日而不是寫的曰)

魯的繁體字是 “魯”。如果把“魚”的下面寫曰,就錯了。部首魚的下面寫日是正確的。

上圖中的行書“魯”字,部首魚的下面寫的都是日而不是曰。

上圖中的篆書“魯”字,部首魚的下面寫的也是日,而不是曰。

上圖中的隸書“魯”字,部首魚的下面也是日字的學法而不是曰字的寫法。隸書中的把日字寫成寬扁形,這是根據隸書的書寫法則而定,在書寫時,不能把隸書中的寬扁形“日”誤認為是“曰”。

關於“魯”字,在手寫時,一定要參照法帖上的寫法,萬不可把部首“魚”下面的“日”寫成“曰”。

以上為正確的觀點,請題主和各位網友照此寫“魯”。

感謝各位朋友的閱讀!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和支持!


中州耕牛堂主


魯,烹小鮮,比喻治國,遂為侯國之名。魯族源出東夷,東夷祖出自諸城。諸城陶文火或從火者加日以會意。古法,烤魚為美(好吃),烹(加佐料)則盡美矣。故以尊古為禮,於是有孔子出焉。齊則奇詭,姜子牙集大成,管仲出其右,勝於魯,春秋始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