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海鷗、沙灘、玩水的人群,這些都是人們對海最直觀的想象。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可能更想去海邊走一走。吹吹海風,感受一下海的廣闊。但即便是住在海邊深受海洋文化洗禮的人對海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我們本期短片中的藝術家杜小同,將用筆墨帶你去看一片不一樣的海。


“我一定得再到海上去,去往那孤獨的大海、寂寞的天;而我想要的只是一艘高高的船、一顆星星引著它向前,還有舵輪的反衝,海風的歌唱,白帆的振搖,還有海面上灰濛濛的霧和灰濛濛的破曉。”

選自約翰·梅菲爾德《戀海熱》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杜小同

1972年生於陝西富平。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居煙臺。

個展

2014年 “陶泳——杜小同作品觀摩展”,正觀美術館。

2015年 “尋常——杜小同作品展”,正觀美術館。

2018年 “天高雲淡——杜小同作品展”,廣東美術館;

“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部分群展

2013年 “學院新方陣——2013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提名展”,今日美術館。

2014年 “墨向·非常態”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江蘇省美術館。

2015年 “無聲詩”中國當代水墨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2016年 心源——柒舍歐盟使館展,歐盟使館。

2017年 “天池石壁跡——杜小同、徐鋼水墨作品展”,芥墨藝術館。


杜小同在中央美院畢業之後沒有選擇留在北京,而是去了一座相對邊緣的城市——煙臺。選擇煙臺是沒有明確目的的,他只想找一座和自己沒有任何關聯的城市。打破主流文化的束縛,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寧靜,在全然陌生的環境中更加清晰的面對自己。

“在不斷面對自我的時候,個人的東西才會成長起來。”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有風》水墨宣紙 553x114cm 2018


由於海的漫無邊際、變幻莫測,“海”這個題材在傳統中國畫裡非常少見。到了煙臺之後,杜小同將“海”帶進自己的畫面中,在海天之際進行一場寂寥的獨白。他對這個題材的迷戀和執著源於海給他的觸動。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浮生》水墨宣紙 228x548cm 2018

當杜小同坐在海邊的礁石上,看見遠處的漁船從天際慢慢行駛過來的一瞬間,他彷彿看到了自己。其實有時候,當人們說到此時此景感染了自己,往往是由於他們在“境“中看到了關聯,產生了聯想。而這種聯想多是由於自己的經歷與此景產生了相似的“場”,就像杜小同從當時的物象中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他忘掉了自己的外象,直面自己內心那個最真實的他。

我們喜歡看海,但看到的又不僅僅是海。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崆崆島》水墨宣紙 198x400cm 2016


海最迷人的地方是它在不斷的做出改變,即便是同一片海域,每時每刻都會有所不同,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它總會在某一時刻打動你。

夏天的海是熙攘的,人們在這裡嬉笑,享受大海帶給他們的快樂。人們怡然的站在景色裡,他們的形態、動作更像是超越物象而存在的精神載體。在場域更廣闊的海中,人物被安排的越來越小,他們甚至不見蹤跡,隱於海面。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無題5》水墨宣紙 199x197cm 2017


相比之下,杜小同更喜歡冬天大海的蕭瑟。海面上看不見任何生機。它安安靜靜地躺在那裡,海邊空無一人。寂寥到無論你做什麼它都不會給你回應。在空無一物的海面上,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虛無、孤寂和自身的渺小。

"一個人和世界的關係一定不是貼合的,就像人和畫面的距離。"


杜小同在筆墨之中自然的透露出對海的表達,在不斷的解構之後完成重建,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積累的過程。與其說畫畫是給別人看的,不如說是畫給自己的。筆墨不僅僅在其本身的濃淡乾溼,更在其對當代文化的思考,對自我內心的觀照。杜小同認為,畫面並不是全部,最終還是觀照自然,觀照人生,觀照整體的人生意義。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殼》水墨宣紙 183x143cm 2016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無聲處》水墨宣紙 245x248cm 2018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穴》水墨宣紙 62.5x125cm 2016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北島》水墨宣紙 35.5x50.5cm 2016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泉》水墨宣紙 132.2x63.5cm 2017



Y.C.J

Y.C.J 在做什麼?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譚平:“瞬間即永恆”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呂敬人:設計四十年,做人的道理都在做書裡了


杜小同:我在寂寥的海面上看見了自己


Y.C.J

以藝術視角探索未來世界

合作/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