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的10周年,揭露傳統衛視綜藝如何夾縫求生!


《天天向上》的主持群體“天天兄弟”成員在10年裡歷經了多次更迭,目前的汪涵、錢楓、大張偉、王一博的四人主持陣容中只剩下汪涵和錢楓是“原裝”的。當節目組請回矢野浩二、田源、小五以及視頻連線的歐弟。作為老大哥的汪涵說出這句話時,鏡頭一轉,臺下的觀眾一個個哭成了淚人兒。

兩鬢都有些斑白的汪涵在節目裡回首當年,換來的是當期節目以全國網0.67的收視率、5.66的收視份額,勇奪全國網同時段收視第一。隨後“汪涵向歐弟說對不起”、“汪涵道歉”、“天天向上十週年”等話題也接連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雖然這招“情懷牌”確實管用,但一檔節目已經到了要講情懷的時候,也就是時候思考《天天向上》這類的傳統衛視綜藝節目是不是真的out了?

十年裡《天天向上》的節目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早期的畫風還真是一本正經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遊戲環節常常讓人以為換臺到了《開心辭典》的答題現場。比較有特色的是,每期節目中類似“小劇場”的中插短片,介紹中國傳統禮儀,結合了很多湖南方言梗倒也讓人印象深刻。


相比《快樂大本營》邀請嘉賓以明星為主,《天天向上》則主要以素人嘉賓為主。也據此做過很多反響不錯的專題策劃。例如“名校風雲系列”,每期邀請兩所大學的學生各自介紹學校的特色進行PK;“中國美女地理”,介紹中國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職業篇”介紹各行各業的從業者生活……

但好景不長,2013年《天天向上》原製片人張一蓓出走湖南衛視並帶走了大半幕後團隊。為了保住這檔節目,汪涵除了主持節目還挑起了節目製片人的重擔。再出發的《天天向上》不能說失敗,但肉眼可見的是,這檔節目的定位開始變得不那麼清晰了。

特別明顯的是,2013年湖南衛視著力搶佔真人秀綜藝市場開始,《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幾乎以一年一季的速度播出。這種明星開會的真人秀節目,參演嘉賓一般在5到10位左右,全部要上節目宣番也要一兩個月。《天天向上》和《快樂大本營》在這些真人秀的宣傳期內,分攤起了安排明星上節目的宣傳任務。


衛視不再重視以《天天向上》為代表的傳統衛視綜藝了嗎? 這一點或許可從播出時間的調整上品出些滋味。《天天向上》於2008年8月7日起每週五20:30在湖南衛視首播。而從2016年4月29日起,《天天向上》退出週五黃金檔,調整至每週五22:00播出。到了今年,更是直接調整到週日十點檔,4月22日起《天天向上》改為每週日22:00播出。

同時節目的話題度也非常重要。例如今年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雖說節目內容本身我們難以從表演專業上評判。但這檔節目對明星不留情面、點評辛辣,每一期都能把一兩位嘉賓變為網絡上的話題人物,確實在節目的傳播上取得了成功。不過對於一檔老牌節目來說這個方法未必適用,你能想象汪涵、何炅這樣的“老好人”形象主持人在節目上為難嘉賓嗎?

也有不少人提到《奇葩說》或許是在網綜時代的2.0版本《天天向上》。充分發揮了主持人自身的優勢,有閱歷,有觀點;來自各行各業的素人嘉賓,有個性,會表達;每期節目主題貫穿全集,尺度大但有深度。 《天天向上》這樣的傳統衛視綜藝沒救了嗎?《天天向上》首先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是做一檔週日版的《快樂大本營》?還是一檔含蓄版《奇葩說》?畢竟靠情懷留住觀眾不是長久之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