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中,羋姝的爲人在前中期爲何差距很大?

趙機智就是我啊


《羋月傳》中,羋姝這個人物前後期的反差是非常之大的。

前期的羋姝知書達理、溫柔可人、乖巧懂事,對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羋月更是白班呵護照拂,哪怕其母威後再三言明“天降霸星,當主天下大變”,再三提醒羋姝防範,她都不管不顧,一心想著自己這個妹妹多年來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只想儘自己之力庇護妹妹周全。

而後期的羋姝,心思歹毒、辣手無情,對自己的王兒嬴蕩溺愛縱容,任由其蠻橫霸道、狂妄自大;對別人的孩兒卻百般磋磨,不僅防備刁難,甚至出手害人姓名;對後宮眾人採用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統治策略,一心一意想把後宮牢牢攥在自己手裡。此時的羋姝不僅和賢德善良沒有了關係,更是心狠手辣到讓人害怕。

這些變化自然都是事出有因的。羋姝本是楚國唯一的嫡公主,羋姝天性純真善良。王兄繼位,母親主掌後宮,羋姝可謂是在真正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長大的。她不需要像羋茵一樣用心計,她不需要爭、不需要搶,不需要學著保護自己、捍衛自己,最好的一切自然都是她的。哪怕她不想去領跳祭祀少司命之舞,威後也自然會把出頭的機會給她。雖然威後憎惡羋月,卻還是會給自己女兒三分面子,為了女兒,威後一而再再而三放過羋月。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羋姝前期的溫良性格。

自從嫁到秦王宮之後,她需要面對的不是無條件疼愛她的母后和兄長,而是彼此勢如水火的後宮眾人,這些嬪妃勢力盤根交錯,讓一向溫順的她難以招架。她試圖井水不犯河水,彼此相安無事度日,卻屢屢被犯,只得強大以自保。後羋月得寵,羋姝失勢,她或許可以接受自己失寵,卻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失寵,她的兒子必須是太子,是大秦之主。就如她所說,若是羋月,怎麼都能忍,卻忍不了羋月的孩兒擋在她的孩兒前頭。說這話時,她已經失去了自己視如生命的兒子。

說到羋姝的一生,或許前半生享受盡了寵愛,母親的也好,兄長的也罷,秦王的也好,眾人的也罷,可後半生,她卻被慾望矇住了眼睛,越是想要抓住,卻越抓不住,終於什麼都失去了。正如羋姝所說,“或許一開始就都是錯的”。


三聯中讀


《羋月傳》中其實我認為羋姝的性格個為人一直都沒有變,變得只是形勢和羋姝在宮中的處境。也就是說,在根本利益受到威脅時,即使是親姐妹也照樣會反目。

羋姝,楚國的一個嫡公主,從小養尊處優,待遇優渥,比之羋月則有天壤之別。羋月開朗善良,楚宮裡的羋姝和她親近些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個眾星捧月的嫡公主不管想和誰交朋友,任誰也不會拒絕。

可是到了秦宮就不一樣了。羋月一躍成為秦王妃,而且秦王還挺喜歡她。羋姝有些嫉妒她,不過姐妹同侍一夫也很常見。這時的羋姝還是很善良的,對羋月也很好。她們關係的巨大轉折是在玳瑁的死。玳瑁雖說是一奴婢,但衷心程度卻非常不一般。前期為了威後,後期為了羋姝,玳瑁侍奉主子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羋姝跪求羋月去救玳瑁,羋月狠心沒救。玳瑁死了,羋姝和羋月也徹底決裂。

玳瑁死後,羋姝失去了一個有利的助手,再加上羋月越來越受秦王的喜歡,兒子也比自己的優秀,她開始很急躁。想盡辦法想除掉羋月和她的兒子,最後卻都是她自己自食其果。不過,羋姝之所以在中期性格及為人看似有所改變,其實也是被形勢所逼的。羋月觸及了羋姝在宮中的地位和利益,羋姝自然要反戈一擊。所以無所謂為人改不改變,各人都是為了自身在宮中的利益罷了。


凌瀾若微



第一,跟羋姝的性格有關,羋姝從小到大生活很優越,周圍身邊的人對她很疼愛,養成了高高在上,以自己為中心,施捨別人的性格。


第二,羋月是在羋姝的庇護下長大的,羋姝可憐她、愛惜她,但從心底裡還是覺得比羋月高一等,從心裡看不起羋月。

第三,到了秦國後,羋月一步一步的往上走,過的是越來越好,地位也慢慢的靠近羋姝,甚至要超過她。連老公秦王也越來越喜歡羋月,對羋月的愛也超過了羋姝。

這些心路歷程和生活上的經歷,使羋姝大為刺激,也傷了她的自尊,使得她又妒又恨,怒火中燒,一步步惡向膽邊生,從而一發不可收拾,變得先去了理智。

所以這就是羋姝為什麼會給人感覺前中期差距這麼大的原因。
注:我是詩雯,熱愛中國歷史和美文,歡迎交流指點,謝謝。


小小築隨遇而安


這就是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了,一開始的時候,羋月和羋姝是好朋友好玩伴,但是古代是一夫多妻制的,這就是好比兩個人同時喜歡一個東西,因為人也是比較自私的,都希望佔為己有,所以羋姝會變。你看,放到現在,肯定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