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個罵人的稱呼,百年前卻成爲了一種「尊稱」,大官搶著稱呼

本是一個罵人的稱呼,百年前卻成為了一種“尊稱”,大官搶著稱呼

“奴才”是指:侍奉主人的僕人。奴才二字何自出, 陶宗儀《輟耕錄》以為:“‘奴才’二字始於郭令公,‘子儀諸子皆奴才’一語,非也。罵人奴才蓋北俗,中原無是語也。有之,自晉始,晉世五胡人中國,胡言遂載以俱來... ...”

本是一個罵人的稱呼,百年前卻成為了一種“尊稱”,大官搶著稱呼

相信喜愛宮廷劇的讀者,都會記得宮中的傭人常以“奴才”自居,可是,你知道嗎,“奴才”一詞只是屬於清朝的稱呼,這在其他朝代的宮廷劇中,是看不到的。明朝之前,太監稱為“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為“臣”,並無奴才稱謂。所以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這“奴才”的稱呼

在現在人看來,奴才這個詞就是一個罵人的話,但是在兩百年前,這個詞卻是一個尊稱,因為只有有地位的人才能這麼稱呼自己。這個時期自然是清朝,當時滿清人建立了清朝,雖然滿清人統治著江山,但是他們也知道,即便是自己統治江山,他們也不能讓漢人為奴隸,畢竟漢人總比滿族人多,畢竟滿族人是後來入關建立的王朝,再加上漢人比較眾多,真的要奴役漢人的話,萬一漢人起義大清王朝還是很不穩定的。回頭這個國家還沒建起來多久就被外來侵略者覆滅了,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本是一個罵人的稱呼,百年前卻成為了一種“尊稱”,大官搶著稱呼

於是當時就規定漢人依舊可以為官,這就導致了當時朝堂上出現了這兩個陣營,那就是漢人的官員陣營以及滿族官員的陣營,而這兩方人對於皇帝的稱呼也不一樣,漢人喊皇帝都是自稱臣,而滿族人一般是自稱為奴才,在乾隆之前這個稱呼算是亂套了,因為當時並沒有什麼規定大臣必須怎麼自稱,故此有的人稱臣,有的人稱奴才。

而到了乾隆年間,乾隆這才正式規定稱呼:只有滿族臣子面對皇帝的時候,方能自稱“奴才”,漢人臣子是不允許這麼自稱的,就算官職再高,功勞再大,都不能自稱奴才。簡單來說,就是隻有滿族之人才能當自己為奴才,漢人沒有資格。這就體現出“奴才”相比於“臣”的優越感,與我們當今看法完全相悖。

本是一個罵人的稱呼,百年前卻成為了一種“尊稱”,大官搶著稱呼

因此,有些大臣們為了儘可能地向皇帝討親近,每次在呈遞奏摺的時候,也都會用“奴才”這個詞,顯得自己和皇帝是一家人,滿族人民一家親,日後還能多多受到皇帝的關照,說不定還會給那些大臣們升官加爵,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奴才這個詞是滿族人的專有名詞,那麼漢族人就是堅決不可以使用的,一旦使用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並且每個皇帝的懲罰力度還不一樣。在康熙和雍正統治清朝的時候,也有一些漢人不懂規矩或者是想向皇帝討親近,便用奴才自稱寫奏摺,皇帝見到後並沒有怎麼理會,可能批評一番,小懲大誡一番。後來雍正為了這事還專門下了一個聖旨,要求大臣們上奏章時,不必區分滿臣還是漢朝,一律使用“臣”,但是這還是禁止不了漢人大官,為了與皇帝套近乎自稱“奴才”。

本是一個罵人的稱呼,百年前卻成為了一種“尊稱”,大官搶著稱呼

直至乾隆時期,“奴才”和“臣”的稱呼使用便被嚴格規範,任何人不得亂用,否則,違禁處置。當時規定:滿臣在奏請國事的時候,只能稱“臣”,與皇帝探討私事的時候,方可使用“奴才”。至於漢軍,則享受滿人同等待遇,對私奏摺中可以稱“奴才”。清朝初期,上三旗和包衣面見天子的時候,都是以“奴才”自稱,其餘旗人則只能在面對旗主的時候,方能自稱“奴才”。乾隆時期進行規範後,整個八旗之人無論是旗人還是包衣,都需要向乾隆稱“奴才”。相反的,漢人只得稱臣,不得有別的稱呼,否則就是犯了大不敬。

因此才會在清朝的時候很多大官員搶著自稱奴才,我們最瞭解的應該就是和珅在乾隆面前總是自稱奴才,而紀曉嵐就是一直稱之為臣。可見在兩百年前,所謂的“奴才”這個稱呼也只有滿清大官才可以當得起的。這也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在君主面前都是要自甘低一等的,現代肯定沒有人再願意自稱奴才了。小夥伴們,你們是怎麼看待奴才這個詞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