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積極向善」輿論,讓好人做好事現象蔚然成風

倡导“积极向善”舆论,让好人做好事现象蔚然成风

核心提示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大二學生韓寶鑫,在上海街頭見一名中年男子倒地不醒,很多市民怕訛詐不敢上前,他毫不猶豫站了出來,通過心肺復甦,使該男子甦醒過來得到及時救治,學校獲悉後,對韓寶鑫進行表彰,並全額免除剩餘兩年學費和住宿費。(見10月27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倡导“积极向善”舆论,让好人做好事现象蔚然成风

近幾年,由於救人被訛詐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很多人因為怕被訛詐,即使遇到在意外情況下需要緊急幫助的人,也是繞道而走,即使對生命垂危的老人,也是放任不良後果的發生——幫人一把反而惹禍上身,何必節外生枝徒生煩惱?

有人把近幾年來“訛人”事件進行了盤點,其中江西摔倒老人訛人事件頗具代表性:江西上饒某中學三位學生,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扶起,結果三學生反而指責“把老人柺杖踢倒”導致自己摔跤,索要10萬元住院治療!3名學生報警。幸好監控還清白。諸如此類的新聞爆出,滿屏佔據網絡空間,就會讓人們對公德失望,消解了民眾凝聚力,讓匱乏同情心的社會漸化為一片散沙。

倡导“积极向善”舆论,让好人做好事现象蔚然成风

在一片“老人訛人”的質疑聲中,一位77歲的江西老人被一輛小車撞倒,老人從地上爬起來說“我不訛司機,我家四個兒子都有車,知道開車的難處,我不訛你們的冤枉錢”。不僅如此,老人拒絕跟隨救護車去醫院,也拒絕了司機賠償。此類新聞在報端也屢見不鮮,但在流傳速度較快的微信朋友圈等網絡載體鮮有轉載。這說明一個問題:“好事沉泥沙,壞事傳千里”的習慣性負傳播容易成抹黑社會風氣的排洩口。

這時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正能量輿論來緩解焦慮,引導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老人鑽進車輪下訛人的現象極少見也並非常態:在農村生活的老人鑽車輪訛不到錢,在城市生活的老人不缺衣少食,沒必要冒著被車碾死的高風險搞幾千塊錢的訛詐。

假如一個社會把“明哲保身”奉為圭臬,這個社會就顯得病態,把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人割裂開來,個體就會顯得愈加脆弱。坐視“同類”處在危機之中置若罔聞,也是對自身間接的戕害。

倡导“积极向善”舆论,让好人做好事现象蔚然成风

如韓寶鑫勇於救人事件的本質,昭示的不僅僅是一種向善的精神,也是整體社會人對自身“肌體”發出求救信號後的一種自療自治功能,只有具備了這種功能,社會肌體才會時時處於自愈的健康狀態。倘若社會生病了,作為組成社會的個體又如何能夠健康?

發現一個好人,就要讚美一個好人;發現一件好事,就要傳講一件好事,甚至不排除物質鼓勵。江蘇護理職業學院的這一舉措不僅是對韓寶鑫同學救死扶傷行動的表彰,也是對助人為樂精神的一種倡導。

全社會就是要營造讓善和美得到弘揚、好人會得到好報的氛圍,讓助人行善成為一種社會風尚,當“好人有好報”成為民眾做人的信仰後,這種信仰,就會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人們心中,通過潛移默化形成一種向善力。

只有倡導“積極向善”的輿論多了,在正能量的推動下,好人做好事就會蔚然成風,整個社會就會拋棄尖刻、暴戾,變得溫和、善意,越來越和諧。

倡导“积极向善”舆论,让好人做好事现象蔚然成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