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樓市的這些消息,都是謠言

漸冷的秋風不僅吹降了中國多地氣溫,也為房地產市場帶來陣陣寒意。樓盤降價促銷增多、二手房成交大降、房價漲勢疲弱……

隨著樓市熱度開始退潮,各方矛盾浮出水面,博弈加劇,而其中最為直接的表現是:一波又一波謠言以及隨之而來的一個個闢謠聲明。


關於樓市的這些消息,都是謠言

張文絞 攝


謠言與闢謠

謠言一:房地產市場解開限購已經箭在弦上。

近日,一份關於“樓市即將解開限購”的假消息引發市場情緒大幅波動。儘管隨後就有媒體向有關部門求證後澄清這則消息並不屬實,但仍然引得當日地產股逆勢大漲。

謠言二:廣東省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

廣東取消商品房預售,廈門、濟南取消限購,寧夏對個人住房開徵房產稅,多地房貸利率下調等消息,最後多被證明並不屬實。

謠言三:廣州放開限價。

日前,有消息稱廣州市增城、南沙、花都三區將放開限價。19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文表示,在保持調控力度不放鬆以及成交價格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對新建商品住房預售和網籤價格指導機制進行優化,嚴禁開發企業拆分價格報備。

業內人士指出,廣州市此番嚴禁“雙合同”是針對本地樓市問題做出的修正,將之理解為放開限價是一種誤讀。

謠言四:廈門取消限購。

10月16日,微信流傳“廈門取消限購”,並拿出視頻作為證明。不過隨即,廈門市國土房管局用了三個感嘆號進行闢謠,並表示:“這是2015年廈門取消限購的舊聞。”

事實:調控政策未見鬆動。

事實上,不僅調控政策未見鬆動,今年8月份以來,各地仍不斷有新的樓市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如:9月份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多部門聯合開展整治房地產亂象專項行動。10月份延續了這個趨勢,不少地產也出臺政策繼續打擊房地產領域侵害民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據機構統計,最近2個多月時間內,全國已經有超過50多個城市發佈了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等相關政策。

29日,新華社發表署名文章稱,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調控舉措不是裝裝樣子的“花拳繡腿”,“房住不炒”定位正在從各方面得到進一步落實。

這種“喊話澄清”所針對的正是近段時間頻繁出現的關於房地產市場調控放鬆的謠言。

降溫還是抄底?

謠言與闢謠的背後是,房地產市場已經降溫。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習慣了持續上漲的市場,一旦出現平穩的態勢,就會有人期待政策寬鬆。

近期樓市熱度高位回落(本輪大中城市房價上漲週期已持續超過3年),業主拉橫幅抗議開發商降價等各種“亂象”層出不窮,房地產市場預期不穩。特別是三季度經濟數據發佈後,一些經濟指標漲幅走緩,不少人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

儘管數據統計上尚未出現大幅下跌,但樓市的降溫跡象已經清晰可見。9月份以來,從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到二線的杭州、合肥等都有樓盤打折、降價等消息傳出。北京二環曾引發哄搶的豪宅如今出現“退房潮”。被認為資金實力相對雄厚的大房企如碧桂園、綠城、恆大等也紛紛開始降價促銷。龍頭房企萬科則直接在秋季例會現場,打出了“活下去”的標語。

樓盤價格和品質打折引發許多業主的不滿,“房鬧”頻頻。如江西上饒的一個樓盤房價由每平方米1萬元(人民幣,下同)降至7000元,引發大量老業主“維權”,打砸售樓處等。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指出,當前多數城市樓市處於降溫之中,但看多者仍然存在,還有大量投資者與開發商想要抄底,期望下一輪暴漲與暴利。官媒言辭嚴厲地表示“決不會允許調控前功盡棄”也是針對這種情緒敲響警鐘。

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發出明確的樓市調控信號: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楊紅旭表示,這意味著調控不可能三至五個月就變向,持續三個季度左右是大概率事件。他認為,如今調控政策已經企穩,不再加碼,但也暫時不會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