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铜鼓寨 聆听红军战斗回声

蓬安铜鼓寨 聆听红军战斗回声

古老而神秘的村寨总是令人向往。月日,在追寻红军足迹的路上,采访组一行走进蓬安县鲜店乡东部的铜鼓寨村,古老的历史、丰富的民俗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这里至今留存着当年红军的战斗遗迹。

传统村落民俗民风独特

铜鼓寨村风光奇美,山上有寨,名曰铜鼓寨。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登上寨顶,四周风光尽收眼底,远处村庄、田野一一可数。随行的铜鼓寨村村党支部书记罗志安告诉记者,如果遇到下雨天,站在山上,好似站在南天门上,山下被雨雾遮盖,苍苍茫茫,仿佛一片汪洋大海,几处显露的山峦犹似海中的小岛,颇为壮观。

铜鼓寨村在明代以前建村,并保留下较多历史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发生大的变动,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一个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

当地村民介绍,当年张献忠入川,烧杀抢掠,当地民众为避难而合力捐资在山上修建起了城墙和东、西、南、北四道寨门,蔚为壮观。后来坚固的城墙毁于一旦,如今寨门也仅剩东门还保留着一道寨拱。

铜鼓寨上红军曾在这里战斗

“鲜店乡是红四方面军徐向前、许世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鲜店乡党委书记唐飞说:“铜鼓寨实乃蜀北风景名山,红色旅游胜地,当年红军在铜鼓寨上还进行了剿匪活动。”

在铜鼓寨南门上曾有对联:此地巍峨,允矣,坚如铁柱;斯门险要,卓矣,固若铜城。因为它险峻的地理形势,加上它地处古新政县至蓬州、渠州、通州的驿道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3年10月22日,以唐博安、杨发清为首的扇匪在丰窦铺战败后,率残部数百人退守铜鼓寨负隅顽抗。为了消灭扇匪残余势力,10月23日,红二十五师和二十七师各一部,兵分两路向铜鼓寨进发,经过激烈的战斗,一举攻下铜鼓寨,此后,红军又在西阳山、地藏寺等地展开战斗,将蓬安的匪患全部清除。

站在铜鼓寨上,罗志安说,这里还有当年红军战斗时挖的战壕,山上不少石头还有弹痕,这都是当年红军战斗的证明,也是留存在山上的红色印记。

在采访中,罗志安特地带领记者去参观了铜鼓寨上的东寨门。从山上沿着被茅草覆盖的小路,一路寻觅,最终一座高大的寨拱出现在眼前,当年气势恢宏的寨门如今只存一点残迹,在寨拱的部分石头上,有不少小的弹孔痕迹。“这是当年红军在这里战斗时留下的,历经岁月的风霜依然清晰可见。”罗志安抚摸着石头上深深浅浅的弹孔,感慨万分。

铜鼓寨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在一处崖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下方是一座文昌庙,当地人修建了木梯从文昌庙直通山洞。罗志安告诉记者,文昌庙和上方的山洞当时是红军隐蔽的地方,红军凭险要地势打退了不少扇子匪。

保护战斗遗迹发展红色旅游

寨门、山洞、战壕,这些红军在山上的战斗遗迹,总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而当地百姓更是将这些遗迹视若珍宝,每当有人慕名来到山上,老百姓都主动为其带路。“由于红军战斗的遗迹并不在山顶,而是隐藏在山腰或其他地方,很不容易找到,我们打算在山上设置路标,在重要的遗迹前配上文字说明,以便更多的人了解红军的故事。”罗志安说。

2014年,铜鼓寨村成功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流传在铜鼓寨上的红军故事和保存下来的红军遗迹。

“铜鼓寨村有鲜明的红色文化印记。”唐飞告诉记者,目前该村正在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希望借此契机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更多游客,进一步带动当地老百姓的发展。

因为红军,铜鼓寨远近闻名,这里的发展也受到关注。近几年,村里先后修通了村道公路,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村民积极开发荒山,搞起了核桃、雪梨、枣子等经果林。“果树种植既绿化了荒山,又使我们鼓起了腰包,真是一举多得。”当地村民曾秀兰说起村里的变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临走时,村民送来刚刚从树上摘下的梨子,咬上一口,甜到了心里。

周子古镇红军街

7月28日,时值正午,艳阳高照,采访组一行踏访了位于蓬安县周子古镇的红军街。

红军街原名盐店街,因红军曾驻扎在此,为缅怀红军功绩,蓬安县人民政府后来将其改名为红军街。红军街两旁保留着明清风貌的建筑,从外表看上去与普通的古街没有两样。然而,仔细探寻,你会从不经意的细节处发现这条街的历史印记。

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高低错落的老房子外,有人坐在椅子上打鼾,有人在屋檐下玩耍。古街中间有一处高大的石门坊,石门坊旁的石柱上刻着标语:“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等字样。

1982年,蓬安县人民政府将红军石刻标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红军石刻标语简介》记载: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某部由营山方向经盐店街进入周口镇发动群众闹革命,红军在盐店街石门坊和民房石板壁上书刻了革命标语多幅,现在仅存石门坊的三幅。

“1933年10月5日,红军到达蓬安,曾驻扎在这条街上,老百姓的屋门前至今保留着当年的拴马石。”在退休教师、蓬安红色文化研究者严明瑜的指引下,记者在红军街52号居民家的门前找到了当年红军拴马用的拴马石。在三块长方形的条石上,至今保留着7个拴马洞。

关于红军在这条街上的故事,当地还流传着一起美谈。严明瑜说,当年红军来蓬安前,当地人听信谣言,说红军烧杀抢掠和匪徒一样坏,街上的老百姓吓得提前锁好门窗逃离了。其实红军纪律严明,住在老百姓的屋檐下,秋毫无犯,百姓知道后,又纷纷回到家中,还将红军请进自家屋里居住,“从此红军和老百姓一家亲,相处融洽。”

“红军1933年10月到蓬安,同年11月20日离开,短短40多天,建立了区苏维埃政权8个,乡苏维埃政权36个,村苏维埃政权156个。”严明瑜说,受红军影响,当年蓬安有15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

此外,在红军街附近的龙角山上还有一棵“红军树”,大树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大伞遮盖住山顶。据说,当年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的一位班长,用一节树枝做扁担下山挑粮食上山,后来部队撤退时,他顺手将树枝插在地上,经过几十年风雨沧桑,原先的树枝长成了参天大树。1982年,蓬安县政府专门将此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取名“红军树”。

如今,红军街、红军树已经成为“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