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要從小預防嗎?

2013年3月,首都研所兒童期心血管疾病預警診治技術研究項目對北京市一所全日制示範校1700餘名學生,全身骨礦物質含骨密度體成分測量,其中骨量不足者超過50%。

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就要從兒童期起關注骨量的變化。骨量決定了我們人體當中一個骨量峰值這樣一個程度。


骨質疏鬆要從小預防嗎?


骨量峰值是衡量人體骨健康一項重要指標,指人體一生中所能達到最大骨密度值或骨含量值。年輕時峰值骨量越高,相當於在人們在銀行中儲蓄越多,可供人們日後消耗的骨量也就越多,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或避免骨質疏鬆的發生。

青春期是人體積累骨量的黃金時期,特別是8-18歲,在激素的作用下,有利於骨量的積累,再配合上合理的運動,給骨合適的機械力刺激,更利於礦物質在骨上的一個沉積,這樣會使骨量峰值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骨量的快速增長期是從出生到20歲,20歲到30歲則進入緩慢增長期,30歲到40歲,骨量峰值就進入相對的穩定期,也是一生的峰值期;

骨質疏鬆要從小預防嗎?

兩大類運動有利於骨骼增長:

第一類:有地面反作用力一些運動,如走、跑、跳等垂直力的刺激有利於骨骼增長;

第二類:抗阻力量鍛鍊,如引體向上、俯臥撐、啞鈴等,因為在做負重運動時,肌肉收縮給骨牽拉,有利於骨骼橫向增長。

如果兒童青少年時期就出現骨量不足這樣的問題,會導致成年後骨量峰值會處在較低的水平。這樣他到了老年以後,骨量可能會比較低,導致骨的結構發生變化,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

骨質疏鬆的發生與年輕時峰值骨量的高低和年老時骨丟失速率密切相關。骨質疏鬆症的防治目標是年輕時要儘量增加峰值骨量,中老年時要儘量減慢骨峰值的下降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