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婦孺皆知,爲何卻無人敢提?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人盡皆知,為何卻無人敢提?

戰火硝煙持久不斷,馬蹄錚錚的三國時期孕育了這樣一些胸懷天下,一身男兒豪氣的英雄豪傑,仁厚淳善的劉玄德,虎距江東的孫仲謀,一代梟雄的曹孟德都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人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個有關這一代梟雄曹孟德的故事。人人都知道有“說曹操,曹操到”的俗語,可以說後半句也可以算是婦孺皆知,但為何卻無人敢提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婦孺皆知,為何卻無人敢提?

三國本就是一個政權動盪的時期,身處其中就要小心翼翼行事,董卓當政的時候,就被自己的乾兒子呂布使了絆子,呂布背叛之後王朝內外處處惴惴欲動,董卓的士兵將領無一不想要整出個什麼動靜,想方設法拉攏人心來強大自己的實力,動盪的王朝最容易出現變故,誰可以更好的利用機會發展自己,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這期間有兩位權利滔天的人,郭汜和李榷,原本至高無上萬人敬仰的漢獻帝也是無法力挽狂瀾,在這場政治動盪中倉皇出逃,可事與願違,逃跑途中又被這兩位權傾四野的人抓了回來。正在這火燒眉毛的節骨眼上,一位大臣的提醒讓漢獻帝去尋求曹操的幫助,可能會使情況有所轉機。但消息還沒有放出去,曹操就已經派兵前來支援了,也因此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的俗語,並流傳至今。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婦孺皆知,為何卻無人敢提?

可是後半句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但卻無人敢提,究竟為何?下面小編把故事接著講下去。曹孟德一次與呂布的對弈中觸了黴頭,為防止自己有更多的損失出現,下達了撤退的指令。敗退後曹操冥思苦想了許久終於心裡有了小算盤打算出其不意乘其不備進行偷襲,可是呂布戰神之名不是白白來的,那需要鮮血的濯灌更需要捕捉敵人動態的睿智眼光。曹操想到了晚上眾將士睡著了的時候進行攻擊,卻不料呂布早已準備就緒,先是詐降擺出失敗者的姿態,讓曹操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進入自己的圈套,而後命令士兵進行包圍,將曹操圍困其中無法脫身再予以擊滅。可是曹操幸運就幸運在這裡,呂布不認識自己,當呂布衝進俘虜中尋曹操時,曹操自知承認定會招來殺身之禍,便閉口不言隻字不提自己是曹操的事實。於是才有了後來曹操出逃並攪動政權的後續歷史。這個故事同樣也留下了一個俗語“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這句話就是“說曹操,曹操到”的後半句,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但是卻無人敢提,倘若曹操當時勇敢一點,可能歷史又是一個未知,不過就沒有了這個可以堪稱一代梟雄的英雄人物了!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婦孺皆知,為何卻無人敢提?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曹操這一生有人對他敬仰,敬仰其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豪言壯語下的英雄形象;有人對他鄙棄,鄙棄他身為漢相實為漢賊的奸臣形象。歷史混雜著滾滾硝煙向前進行,那些威風凜凜的大將軍,還是縱橫捭闔的智謀之士都隨之而消散,於後世之人留下一些可以參照的東西。聽了小編的講解,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這句俗語了吧,也都知道了為何現在人不提的原因了吧,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