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開始,伊朗改口說可以談,你怎麼看?

西北大地


撐不住就只能談判了

11月5日美國對伊朗制裁正式啟動,這其中涉及700多個伊朗企業和個人,以及與伊朗繼續保持經貿往來的國家與地區。

雖然中國、韓國、印度、日本、意大利、土耳其、希臘和中國臺灣這8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美國的豁免權,但是被豁免的物品僅僅只有石油,而且豁免期也只有180天,並且到期之後不會延長。

之前伊朗曾威脅如果美國重啟對伊制裁,那麼伊朗將讓國家油價暴漲到150美元/桶,但從現在看來,伊朗顯然沒有這個本事。

(這是新華社的社訊,伊朗願意與美國重新談判)

的確,在美國面前伊朗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伊朗雖然是石油出口大國,但伊朗不是唯一的石油出口國。在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之前伊朗已經被制裁了35年了,在此期間也沒見過國際油價漲到過150美元/桶。

要想使得國際油價暴漲,唯一的辦法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且不說伊朗有沒有這個實力去封鎖海峽,如果德黑蘭真的這麼做了,那無疑是犯了眾怒,將自己逼近了死衚衕。而且這種行為極端危險,很有可能引發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

打仗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既然口頭的恐嚇達不到目的,那麼試著談判嘍。畢竟美國人的經濟制裁實在是太慘烈了,死扛是沒有意義的。

當然美國也是願意跟伊朗進行談判的,因為制裁伊朗並不是美國的目的,跟伊朗重新簽訂一份更加苛刻地棄核協議才是美國的目的。

(特朗普之所以執意要退出《伊核協議》,就是因為他認為奧巴馬籤的這個協議對伊朗太寬鬆了,根本沒有達到讓伊朗棄核的目的)

對此伊朗自然不肯輕易就範,在美國撕毀《伊核協議》之初,伊朗表現出極為強硬地態度。而且當時參與簽署《伊核協議》的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都表示支持伊朗,特別是英法德的態度是非常地堅決,一致表示要維護《伊核協議》,這給了伊朗極大的信心。

既然有兄弟們的支持,那必須得懟他。

不過從今天來看,英法德顯然是把伊朗給坑了。

面對著美國劃定的最後期限,英法德果斷地早早從伊朗了撤資,跑的比兔子還快。

至於俄羅斯,老毛子自己都還被美國製裁著呢,哪裡顧得上伊朗。再說了俄羅斯能給伊朗什麼投資?


千佛山車神


伊朗表示可以和美國談,這對於那些堅決反擊美國製裁伊朗的國家和地區來說,未免措手不及。而制裁才剛剛開始,伊朗就主動要求和美國談,這個時間點太奇怪了。如果說在制裁前就和美國談判,或者在制裁過程中和美國談判,都還說得過去。但恰恰是在美國製裁開始第一天伊朗要和美國談,就非常有意思了。

這說明伊朗對美國的決心估計是根本不足的,也沒有完全做好應對美國製裁的準備,之前伊朗的一系列強硬變態,不過是打口水仗而已。或許在伊朗認為,美國製裁伊朗也只是虛張聲勢,只是沒有想到,美國還是頂住各國反對,義無反顧制裁了伊朗。

此外,伊朗對世界各國的立場估計也大概是不足的,在美國的制裁面前,伊朗或許認為大多數國家會因為各自的國家利益,而選擇反對美國,繼續和伊朗進行正常往來。而實際上,除了俄羅斯,以及美國“豁免”名單中的國家和地區以外,其於各國集體失聲。而即便是“豁免”中的國家和地區,也只是被美國限制了180天的進口延長時間,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反美勝利。至於俄羅斯,其自身也深陷制裁當中,且進口伊朗石油有限,對伊朗的實際幫助其實並不是很大。因此,伊朗面臨著被空前孤立的局面。

此外,歐盟的態度對伊朗也至關重要,歐盟是伊朗最重要的合作方之一,在伊朗各行各業都有廣泛的影響。而對於美國的制裁,歐盟最後還是選擇了站在美國一方,歐盟各國在伊朗的存在實體也相繼撤離伊朗,這個對伊朗的打擊是很大的,或許是壓倒伊朗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在美國製裁伊朗的第一天,伊朗各方面即已經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而長此以往,對於伊朗的國家穩定是非常不利的。基於這些內外交困的局面,伊朗只有無奈地選擇與美國進行談判,無論是真的想談,還是隻是為了拖延時間,對於伊朗而言,的確是拿不出更有效的殺手鐧了。


蘇綻


一味強硬對伊朗並沒有好處,雖然伊朗和美國談不出什麼結果,但談總比硬抗強。



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朗其實已經精疲力盡,但因為伊朗“得道多助”,才有與美國死扛的資本,但隨著美國的進一步施壓,伊朗的底氣也沒開始那樣足了,雖然美國“豁免”了8個國家,給伊朗留一口飯吃,但伊朗仍感覺壓力山大,目前,歐盟還同伊朗進行著合作,但在美國的淫威之下,歐洲一些公司還是從伊朗陸續撤出,金融,航空等領域再被美國掐斷,伊朗的政局的根基將不可避免的鬆動。
其實別看波斯人嘴硬,但同美國抗衡,明顯不是一個體量級的,諾大的蘇聯都被美國給肢解了,伊朗若是再和美國繼續死扛,最後遭罪的並不是美國,還有就是,歐盟和美國畢竟是具有相同價值觀的盟友,假如有一天美國和歐盟“重歸於好”(必須的),伊朗的處境要遠比伊核協議簽署之前難過,到那時,特朗普絕對不會再“請求”同伊朗對話的,到底誰難受呢?
伊朗表示可以同美國談判,也是有“兩手準備”的表現,對美國“仁至義盡”是伊朗的一種姿態,但國與國的博弈,一個是看實力,一個是看技巧,但有張有馳,才是真正的外交藝術,現在看,伊朗似乎明白了許多……


海之波濤3


專制、獨裁、流氓、沒人權的國家都有一個共性,抹黑、誹謗、汙衊對手,最後就是死鴨子嘴硬了…


這個是因為有人會有那麼


評論裡面怎麼這麼多跪著的?一口一個美國好,美國好在哪裡?給你們什麼了,喊幾個民主的口號就好了?再說了,美國再好那也跟你沒關係吧?美國之所以這麼多年跟伊朗不對付,是有歷史原因的,可以看看德黑蘭人質事件是怎麼回事。不要動不動就叫嚷讓美國去制裁獨裁者,美國這種行為是為自己謀福利,不是為你們。


塵世1俗人


獨裁者終於鬆口了,希望美國以後對獨裁者要無情打擊,這樣他才能服軟


權俊紅


不顧自己的分量,與強大的對手對抗,這不叫勇敢,而是找死。伊朗發展核武器不得人心,美國替天行道得道多助。核武器不能吃不能喝,一個小國想憑核武對抗大國,在當今世界無必要,不明智。發展經濟,走向文明,利國利民,前途光明。


薛泉聖


除了機器人不需要吃喝拉撒睡,所有人活著都不能缺少錢。可錢從哪來,就得靠勞動獲得。但又在哪裡勞動才會獲得報酬呢,自然是無數的工廠、公司及農田了。然而,當工廠面臨破產,公司瀕臨倒閉,農田又不足以養活那麼多人的時候,國家便會陷入動盪、搶掠、廝殺等等可怕的場面;老百姓們不是造反和逃離,就是推翻或顛覆現政權。總而言之,國將不國,民不聊生,更會天塌地陷。

所以說,當政治利益與經濟發生衝突時,民以食為天的本能註定高於一切。

美國製裁伊朗已近40年。40年是什麼概念,整整兩三代人。國家的意志雖然神聖不可侵犯,但吃穿住行一旦朝不保夕,所謂的“意志”自然會拋之不管。這期間,物價飛漲,失業率逐年高攀,人民的生活每況愈下,而政府為了防範外來的隨時入侵,仍在不停地擴充軍力。雖然石油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三,但零星的出口創匯得來的錢,大都用在了國家機器上,老百姓豈能沒有怨艾。如今,美國再次施以重壓,併發誓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零,即便不能完全做到,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時都會出現。美國的目的是什麼?或者逼迫伊朗政府選擇屈服,或是讓伊朗人民推翻現政權。

面對現實,伊朗政府當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左衝右突,頑強抗爭美國非理性的霸權,甚至不惜開戰。但回頭再看意志日漸消沉的人民,又怎能不擔心他們在美國暗地慫恿下發生暴亂呢。特朗普採取這種圍而不打的策略就是要製造內亂,當局者當然懂得,與其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不如大丈夫能屈能伸,坐下來好好談談,但必須要相互尊重為前提。尊重是什麼,尊重就是臉面。

伊朗外長扎裡夫,終於在美國正式宣佈開啟第二輪制裁的同天提出重新談判的意願,這就是一個屈服的信號。估計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打肯定是打不贏,也會輸的很慘,那就莫不如以暫時的屈服換來暫時的安逸。說它是緩兵之計也罷,說它是忍受胯下之辱也成,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總比拼的一無所有要好很多。


怡人之人148633009


伊朗改口說可以談,但伊朗是有條件的,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表示,希望美國繼續遵守之前被取消的伊核協議。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如果美國願意遵守之前的協議,也不至於鬧出這麼大的動靜,讓全球多數國家去禁止進口伊朗石油。很明顯伊朗也是知道提要求是不可能的,但伊朗還是提了出來。所以此次關鍵不在於跟美國“怎麼談”,而是“談”。只要“談”,就說明雙方的關係有可以緩解的可能。

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



美國在呼籲全球禁止進口伊朗石油的同時,列出了8個擁有豁免權的國家,期限為180天。其中中國、印度、土耳其,是伊朗石油出口量前三的國家,無論是特朗普考慮到這三個國家的特殊性,還是給伊朗留一絲餘地,反正這次8個國家豁免權沒有讓伊朗的石油出口徹底為“零”。就單看這一點,伊朗就有和美國談判的可能。

伊朗總統魯哈尼


最重要的是,美國將這種禁伊朗石油的活動付諸於實踐,魯哈尼再硬,也不能拿自己的國家前途開玩笑。之前以為特朗普在口嗨,現在他真的去做了,而且給伊朗留下一絲餘地,就像是在用行動去逼迫伊朗,給了伊朗180天的喘息的機會,伊朗此時再不去想著談判可能就是真的“莽夫”了。

歐盟與伊朗的石油合作交易

長期在美國的壓制之下發展,伊朗根本撐不了多久,而支持伊朗的歐盟已經被美國束縛了,可以看出此次豁免的8個國家裡面,歐盟的主要成員國只有兩個,所以歐盟能跟伊朗的合作堅持多久在伊朗看來也是未知數。所以伊朗只能先提出談判,這樣還能佔有少許的主動權。


黑先生1998


因為美國這招實在太狠了!

被豁免的八個國家和地區的裡面就是獨獨不包括歐盟,而此前歐盟是在反對美國製裁伊朗的問題上立場最堅定的,甚至還要為參與伊朗石油貿易的公司開闢專門的金融結算通道以規避美國的制裁。

歐盟寄希望於與伊朗有石油貿易的國家一起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美國重啟制裁。

然而,很清楚的是,美國純粹是為了政治問題而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傾向以色列的立場),歐盟也是因為政治問題而反對制裁(伊朗核協議達成過程中,歐盟出了不少力,如果就這麼輕易被拋棄,那對歐盟的影響力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美國看準被豁免的幾家只重視石油經濟利益,所以“分而治之”,一下子戳中伊朗和歐盟的軟肋。

在國際上沒了幫手,歐盟必然也不會死撐。而伊朗則深知美國全面制裁的威力,更加上最近伊朗國內目前的經濟狀況不佳,要是再受制裁,各種問題一起爆發,國內說不定會發生動亂。

這個時候示弱說明伊朗政府還是有理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