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些表現不用治,您知道嗎?

msiky


你好!萬千寵愛於一身,新生兒的一舉一動總能牽引著寶媽的目光,有時候一些小有異常的舉動,也讓寶媽擔心小寶貝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其實不是的,下面例舉一些常見的表現。

1、莫名驚醒。睡得好好的寶寶,突然毫無徵兆的驚醒,四肢前伸,做出想要抱抱的動作。有可能是寶寶寶田受到驚嚇,或者有時候寶寶也會做夢的哦,寶媽輕聲細語,撫摸寶寶背心,或抓住寶寶小手。告訴寶寶麻麻在身邊,一會就好了。


2、無發燒感冒現象,但寶寶在某一天夜裡總是睡不熟,吃奶不停。有時候是因為寶寶猛長期呢。寶媽溫柔對待就好。

3、吐奶。寶寶的胃很小的,有時候寶寶一下子吃奶太多才導致。一些頭胎麻麻初見這種情況可能會手足無措。寶媽注意餵奶後給寶寶拍嗝,或試著減少點吃奶次數,緩一緩過後寶寶就會恢復如初。

4、胎垢。常見於寶寶頭皮髮根。有點灰黑的粘性很強的胎垢粘住寶寶髮根,一時之間一般難以清理。寶寶每次洗澡前可以在頭皮位擦一些花生油,讓它溼潤髮根,然後再洗澡,一般在出月前會慢慢脫落掉。

每一個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過程雖又慢又長,但快樂總是佔多數。祝寶媽寶寶健康快樂每一天。


爸爸不講理


我是來自星星的萌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虛張聲勢的八種表現,新手爸媽看過來!


  1. 新生兒痤瘡 寶寶也會生“痘痘”?都是雄激素惹的禍!
    寶寶的前額,兩頰,下巴、前胸出現紅色的小丘疹,上面有白色的膿頭,這是新生兒痤瘡,是由寶寶從母體獲得雄激素過多造成。寶媽們不必過多擔心,6個月以後寶寶體內激素平衡後會漸漸消失。平時注意寶寶的衛生情況,及時幫寶寶剪短指甲,避免寶寶用手抓臉誘發感染就可以啦!

  2. 假月經 寶寶也會來“例假”?都是雌激素惹的禍!女寶寶出生後5-7天陰道會有少量出血,寶媽們不必驚慌,這是因為寶寶從母體獲得的雌激素過高導致的,稱為“假月經”,持續1-3天會自行停止,不必處理。

  3. 螳螂子 仔細觀察寶寶的兩側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頰脂墊),稱為“螳螂子”。它的作用是幫助寶寶吸吮乳汁的。民間有習俗對“螳螂子”進行挑割,這是不對的,容易引起寶寶出血、感染。

  4. 吐奶 新生兒吐奶主要是寶寶的胃多處於橫位(成人斜位),胃賁門處環狀肌肉薄弱,導致胃食管反流。打個形象的比喻,寶寶的胃好像一個敞開口的瓶子被斜放著,裡面的裝滿的水很容易被晃出來。記住,吃完奶後應輕輕抱起寶寶輕拍其背部打嗝,同時不要將紙尿褲包的太緊。

  5. 胎垢 新生寶寶的頭皮皮脂分泌旺盛,頭皮的脂溢性分泌物加上灰塵聚集在一起結在頭皮上形成“胎垢”。有點媽媽覺得很髒,會用力擦洗寶寶頭部,這是不對的。寶寶的頭部囟門未必,只許用清水輕輕洗過即可。胎垢凝集較多處,可用植物油稍稍按摩,胎垢即可溶解,注意避開前後囟門。

  6. 馬牙 新生兒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的黃白色碎米粒大小的隆起顆粒,稱為馬牙。一般幾周至幾月之間會自行消失,不可挑刮,會容易導致感染!

  7. 驚跳反射 新生兒受到聲音等突然的刺激時,寶寶背部伸直,雙臂伸直,手指張開,雙腿伸直,雙臂如擁抱樣即驚跳反射,也叫莫羅反射,有時候寶寶還會大哭。這種現象會在3-5個月後消失。寶寶睡覺時常因驚跳反射把自己驚醒,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打個小包裹,讓寶寶睡的更舒適!

  8. 生理性黃疸
    俗話說十個寶寶八個黃!據統計,大約85%的新生兒會出現黃疸,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的,表現為身黃、目黃、小便黃,主要是寶寶的膽紅素代謝不同於成人造成的。給寶寶曬曬太陽和讓寶寶多吃多拉,膽紅素會快速代謝掉,寶寶黃疸很快就退啦!

歡迎關注我的悟空號: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新生的寶寶可愛卻嬌嫩,容易發生不適,讓很多年輕的父母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下面我來介紹一些,新生兒時間寶寶哪些表現不需要治療的。

父母們應該多瞭解一些新生兒常見疾病的知識,從而在寶寶患病時從容應付。

1.正常惡奶不需要治療。由於新生兒消化系統比較弱,胃腔還處於平展狀態,餵奶時、餵奶後一段時間容易吐奶。這時候寶寶並不是生病,只是在吸奶時連帶吸入了空氣,在吃完奶後把空氣吐出來,使得奶也跟著吐出。預防方法是,不要讓寶寶吸奶吸得太快,要在吃奶後中途讓寶寶有機會排出胃內的空氣。當新生兒吃完奶後,不要馬上將寶寶放回床上,可以把頭放在我們肩部,用手輕輕拍嗝,讓空氣排出。如果發現大量嘔吐,下次到診所時應請教醫生。

2.生理性黃疸。80%以上新生兒都有生理性黃疸,剛剛生出來前兩天好好的,第三天以後寶寶臉部逐漸發黃,這期間要多吃多喂,只要把寶寶體內膽紅素排出來就好了。隨著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週到半個月的時間黃疸就會退盡。

3.臍帶脫落。新生兒自出生到產後一個月以內,肚臍護理很重要。新生兒出生前幾天有少量出血,平時用酒精擦拭,臍帶脫落屬於正常情況,不需要驚慌,、只要正常護理,沒有大量出血都屬於正常不需要治療。

4.驚顫不需要治療。新生兒出生後容易受到驚嚇,只要有一點聲響或者,抱的時候容易驚顫,這都屬於正常情況,一般2個月以後會逐漸好起來。

5.寶寶臉或額頭上生溼疹、胎脂等。寶寶溼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主要分佈在面部、額部眉毛、耳廓周圍,面頰部也有。嚴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膚皺摺處多,如肘窩、腋下等處。容易反反覆覆,長期不愈,孩子會感到搔癢難受。一般不嚴重的溼疹,可不作特別的治療,只是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用清水洗一下,塗抹一些藥膏就會好的。

6.便秘。便秘是指沒有大便,或次數忽然減少很多。同時,大便變得很硬,排便時困難,以致嬰兒哭啼。新生兒便秘一般多發生在吃奶粉的寶寶,喝母乳的寶寶一般不會便秘。所以,吃奶粉的寶寶要多喝水。要注意大便的形狀,正常大便應是軟性的。如果大便一直沒有改善,一直不排出來要看醫生。


孩子王育兒顧問


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難免會有不習慣,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表現。寶媽們不要著急,其實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1. 體重減輕

許多寶寶剛出生,就會發現體重下降了。這是由於寶寶在出生的幾天內,進食量較少,並且會出現不顯性失水,再加上寶寶需要排出大小便,入不敷出,自然體重就下降了。等到幾天後,寶寶進食量增大,這種問題就沒有了。

2. 入睡後身體抽動

由於新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許多寶寶在入睡後會發生肌肉抽動的現象,甚至還會有啼哭的聲音。其實寶媽們只需要用手輕輕按住寶寶抽動的地方,寶寶就會安靜下來。

3. 打噴嚏

寶媽們對新出生的寶寶可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寶寶稍有風吹草動,寶媽立刻不淡定。其實寶寶偶爾打噴嚏是很正常的!不是生病!這其實是寶寶通過打噴嚏清理鼻腔異物的一種方式。大人們還從挖鼻孔,掏耳朵呢,總不能讓寶寶一直忍受著不舒服吧。

4. 扁平足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扁平足是一種病。再加上許多寶媽驚奇的發現自己剛出生的寶寶居然是扁平足!就著急忙慌的帶寶寶去醫院。其實完全沒必要。新生兒的足底扁平是正常的,一般要等到寶寶4-6歲時候,寶寶的足弓才會發育好。但如果寶寶在剛出生的幾個月裡,就有很高的足弓的話,這很有可能意味著寶寶有神經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寶媽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就醫。

新生寶寶奇怪的現象當然不止這些,因此寶媽才要更加多瞭解新生寶寶的正常現象,以免蒸騰寶寶。


十月呵護


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新手爸媽時期,遇到這遇到那,就會非常擔心,特別是寶寶剛出生那一個月,遇到的情況還真心比較多,其實,在新生兒時期很多現象其實是正常的,壓根不用治療,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情況呢?


1、馬牙

在寶寶剛出生甚至1-2個月左右,我們會看到寶寶嘴巴里面有一顆一顆白色的東西,小米粒一樣的,好像長了牙齒一樣,其實這個東西不是牙齒,而是上皮珠,俗稱馬牙。

自己會掉的,沒事兒,千萬不要去用針去挑破啊,要不然引起感染就慘啦!

2、乳房發育

常見於女寶寶,胸部腫大,感覺像發育一樣,因為媽媽雌激素的影響,長得像鴿子蛋一樣,一般生後3-5天出現,2-3周就沒啦!

千萬不要去擠啊,否則就會引起乳腺炎了

3、女寶寶來月經

一般5-7天左右陰道有出血,1-3天左右就沒了。也是受到媽媽雌激素的影響。不過,如果持續時間長,出血量多就要考慮其他凝血功能等情況了,就要去醫院看下了。

4、不長肉反而輕了

寶寶剛出生1-2天體重會反而輕的,因為要把吃進去的羊水等東西代謝掉,拉出來的比較多,一般一週左右又長回去了。

5、黃疸

一般2-3天出現,4-5天到高峰,一週左右褪下去。不過,如果發現早,或者黃得很厲害,一個月都還沒有褪下去就要考慮異常情況了。

6、拉墨綠便便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把吃進去的羊水等等給排洩掉,所以會發現便便是墨綠色,甚至是偏黑色,還粘粘的,這個也是正常的,過幾天就好了。

7、尿尿是粉紅的

也是一樣,剛出生需要代謝掉一些尿酸鹽,過幾天就好了。同樣持續時間長,或則明顯的是血要就醫看一下哦!

8、回奶、溢奶、吐奶

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由於胃還沒有發育好,成水平位上口松下口緊,或者由於餵養不當,媽媽躺著喂,吞進空氣多等情況,是容易引起吐奶的,有些人又叫回奶、溢奶。一般表現量比較少的從嘴巴里面流出來。是正常的。餵養方面注意下就好了,如果大口大口,並且噴出來的,就不正常了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了。

以上是8個最常見的正常現象,給新手爸媽們科普下,我是育嬰講師徐芳老師,更多孕嬰知識歡迎關注我的號。

歡迎點贊哦,如果覺得有道理歡迎轉發收藏給更多的媽媽們知道哦!


育嬰講師徐芳老師


1:新生兒使勁

新生兒使勁指的是新生兒有時小臉通紅,嘴裡發出嗯嗯嗯的聲音,有時候甚至使得哭起來。這是一種新生兒正常的生理想象,所以當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先不要著急,把它當成寶寶健康成長的一部分看待。一般寶寶滿月後使勁就會消失


2:新生兒一週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寶寶出生後的一週內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一般到出生後7—11天才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這是生理性體重下降,媽媽無須擔心。

但如果寶寶的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30%,或在出生後第13—15天仍未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這是不正常的現象,說明有某些疾病,如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症及腹瀉或母乳不足等,應做進一步檢查。

一週後只要寶寶身體健康,一般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平均每週增加200~300克,到滿月時體重會比剛出生時增加600—1200克。


3:出生生理性黃疸

多數寶寶出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即皮膚呈淺黃色,鞏膜微帶黃色,尿稍黃,無不適表現。第4~6天黃疸最明顯,為生理性黃疸,大多在7天內消退。

但若黃疸超過2周,或消退後又再次出現,可能是病理性黃疽,要及時採取措施。


4:臍帶脫落

新生兒臍帶在出生後3~6天內脫落,最好不要包紮。

脫落後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乾燥結痂後才可泡在盆中洗澡,未乾結蒔應進行上下身分別擦浴。


5:新生兒排尿排便顏色

新生寶寶一般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尿,但也有在24小時後排尿的新生寶寶。一般剛出生的寶寶排出的尿呈磚紅色,這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擔心。

新生寶寶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胎便一般呈深綠色或黑色黏稠糊狀,3~4天即可排盡。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還沒有排便,媽媽就要立即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存在肛門等器官畸形………


念不完的育兒經


新生寶寶這4個奇怪的表現,媽媽們可能會慌張,但是別怕!不用治!

這反而是寶寶健康的表現哦!

當寶寶出現這幾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不要擔心,這說明寶寶很健康:

第一,寶寶的身上長了很多毛

很多新生兒的臉上,脖子,背部都會長很多柔軟的毛,家長不用擔心,一般在孩子2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就會消失。

第二,寶寶的肚子總是響。

爸爸媽媽一聽到孩子肚子響,可能就以為孩子是生病了,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的腸子蠕動比較快,寶媽不用太擔心。

第三,孩子總是打嗝。

孩子打嗝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會打嗝,這本身不是一種病,只是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家長不用緊張,可以把寶寶豎起來拍拍背。

第四,打噴嚏。

新生兒偶爾會打噴嚏,這並不是感冒的症狀,只是因為新生兒的鼻腔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冷空氣的侵襲,家長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

聽了上面的介紹,各位家長是不是心理也有個底了呢?你們的寶寶有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


貝殼媽媽


新生兒成長的每一天,都時刻牽動著媽媽的心,所以很多時候,一旦寶寶有一點不舒服,寶媽就會非常擔心,尤其以新手媽媽為甚。作為兩個寶寶的媽媽,以我的經驗,我覺得新生兒有下面這些表現不用治:

1.新生兒眼屎。早上起來,新生兒眼睛會積存眼屎。如果是一層灰白色東西,就不用擔心。這可不是眼屎,這層灰白色的東西醫學上稱為“胎脂”。胎脂有保護皮膚和防止散熱的作用,可以自行吸收,不能隨便擦除。若眼臉水腫,眼睛充血並留出膿樣、黃綠色的分泌物,就很可能是新生兒結膜炎,要及時就醫。

2.吐奶。小寶寶吃奶後吐奶是常見的症狀。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另外,

週歲以前的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導致吐奶。

如果寶寶正常長大,體重也正常增加,那就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寶寶不喝奶,持續嘔吐還伴隨著腹瀉,就要接受治療了。

3.暗綠色胎便。寶寶出生後1-3天拉出暗綠色的便便,不用害怕,這就是胎便,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洩物,為墨綠色粘稠狀。

4.體重減輕。新生兒出生後2-4天體重會稍微減少,這是由於新生兒出生後排出胎便和尿液,而且通過皮膚、肺等途徑丟失了許多水分,加上出生後前幾天吃奶較少等原因造成的。一般來說,新生兒有好好吃奶,體重就會開始增加的,過1周後就會恢復出生時的重量,後面慢慢增加。

5.皮膚角質。寶寶出生2-3天皮膚上會有白色角質出現,待寶寶長胖一點就會慢慢消失。不要因為角質看起來不乾淨而故意扒下,會刺激皮膚,應讓它自然脫落。

6.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剛出生後的2~3天,新生兒的皮膚可能會呈現黃色,這是生理性黃疸,約有4/5的新生兒會發生這種現象。黃疸現象在出生後1周內表現得最為明顯,但在10~14天之後會自然消失。

7.尿布疹。有的小寶寶的臀部常會出現紅色的小疹子或皮膚變得比較粗糙,這稱作“尿布疹”或“紅屁股”。

因一直穿著紙尿褲,所以新生兒的屁股一直沾著小便或者其他排洩物,會使嬰兒的皮膚受到刺激,出現疹子。所以要勤換紙尿褲,用清水清潔寶寶屁股,在空氣中乾燥皮膚,也可以抹尿布疹乳霜。

8.綠便。寶寶的便便根據腸的狀態不同。便便之所以為黃色,是因為膽汁的色素。膽汁的色素與空氣接觸就是呈綠色。寶寶呼吸的空氣與肚子裡的便便接觸而變色,就成了綠便,沾著黃便的尿布放在空氣中會變綠也是如此,一般拉綠便沒有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就不用擔心。

9.赤尿。新生兒時期會有磚紅色小便,不用擔心,這是寶寶在排出體內的尿酸鹽成分。

10.拉稀便。寶寶經常拉稀便,拉稀便不等於是腹瀉,要確認便的濃度是否混著粘液,同時注意每天的次數,便有點稀或每天排便2~3次或更多,只要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狀態好,食慾好就不用擔心。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伴隨著一聲啼哭寶寶向寶媽和所有人宣佈著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消息。可是在大人眼裡月子裡寶寶的“怪異”行為和舉止,總是給人一種不安的感覺,有不少寶媽一看到寶寶有點不舒服就立馬就醫,換來的確實一句“正常現象”。



那麼新生兒有哪些表現不用治呢?

1、睡覺一驚一乍:新生寶寶睡覺時老是一驚一乍的,有時候正睡得好好的,突然倆手就抓起來,像是做什麼噩夢似的,好像總是睡不踏實。

應對措施:家長在寶寶出現驚跳時,要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一個部位,或一邊輕輕拍著這邊低聲安慰,孩子會很快安靜下來。

2、體重下降:寶寶的體重一直是家人最關心的話題,在月子裡不少寶媽或多或少的都會發現寶寶的體重有所下降,這是屬於正常現象。

這是由於出生後要排胎便、排尿,以及皮膚蒸發和出汗丟失了水分,再加上進食少等因素,造成的體重下降。 但一般體重下降不超過9%,而且在出生10天左右就會恢復。如果下降超過10%以上或恢復較慢,那才需要擔心。

3、倒奶:倒奶有稱為吐奶或溢乳。如果寶寶出現吐奶的同時且體重增長正常,而且精神狀態好的話,家人一般不需要過分擔心,只需要在每次餵奶後記得給寶寶拍嗝、豎著抱會就會緩解寶寶吐奶。


但若是吐奶前有痛苦、煩躁、量多且衝力大,即為病態,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應就診。

4、呼吸急促:由於新生兒呼吸中樞還不夠健全,所以會出現呼吸頻率不規律,時快時慢,時深時淺,這種現象在入睡之後尤其明顯,屬於正常現象。

如果新生兒呼吸過於急促(每分鐘60~70次),明顯有異常,就需要到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了。

育兒路上有很多誤區,尤其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講,寶寶稍微有點“異常”就會嚇得不知所措。科學育兒,讓爸媽育兒道路上更加順暢!


文海撈夢話育兒


很多新手爸媽可能會很擔心寶寶的異常現象,實際上這些新生兒的反應是不用擔心:

1、體重下降:

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內會有體重的下降,由於新生兒出生後排出胎便和尿液,而且通過皮膚、肺等途徑丟失了許多水分,加上出生後前幾天吃奶較少等原因造成的。一般新生兒出生後7~10天體重就會明顯增加,但也有個別的孩子第2周體重增長不足100克,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和不良反應,最先考慮的可能是母乳不足。

1、吐奶: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狀態好不好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2、打噴嚏:

新生兒可能會經常出現打噴嚏的情況,但這不代表著孩子感冒了。新生兒鼻腔內的絨毛還沒有完全長出來,遇到一些灰塵、鼻腔受到外界刺激,那麼也可能會出現打噴嚏的症狀,是正常的喲。

3、長馬牙: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躁、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有的嬰兒因營養不良,“馬牙”不能及時脫落,這也沒多大妨礙,不需要醫治,更不能拿針。

4、黑色胎便:

大部分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12到24小時內第一次排便,稱為胎便,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洩物,為墨綠色粘稠狀。

5、頭頂腫起(頭瘤):

順產的新生兒頭部一般呈橢圓形,好像腫了一樣。主要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胎頭在產道內受壓。有的嬰兒出生後頭部會有個小腫塊,這是生產時受壓而造成的頭皮水腫或血腫,差不多6~10 周可消失。要是腫塊進行性增大或在 10周後還存在就要及時就醫了。

6、生理性脫皮:

新生寶寶出生幾天或幾周後會開始出現臉部和全身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脫皮期間,可以塗抹潤膚油/霜,以保持皮膚滋潤。其次,不要撕寶寶的蛻皮,存在感染的危險,等待自然脫落。

7、痤瘡:

在鼻尖、鼻翼、頰、顏面等處,常可見到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嬰兒痤瘡。因產後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痤瘡既不疼也不癢,不需治療。媽媽千萬不要用手去擠,以免引發感染。一般在寶寶出生後數週到半年就會自然消失。

8、生理性抖動(自己把自己嚇醒)

多數新生寶寶在淺睡眠狀態中當遇到聲音、光亮、震動時常會出現出現四肢或身體無意識、短暫不協調的抖動,被稱為新生兒睡眠驚跳,是種正常的生理表現。跟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家長不必緊張。

9、乳房增大: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後,常會出現乳房的乳腺腫脹現象。這是胎兒在母體內受媽媽雌激素影響的結果,隨著來自母體雌性激素的逐漸消失,腫脹的乳房也會漸漸恢復自然,所以不需要擔心。

不要隨意去擠壓寶寶乳頭,如果感染髮炎嚴重甚至會引起敗血症,女性寶寶如果發生乳腺炎造成乳腺管堵塞,還會影響成年後的乳汁分泌。

10、紅色尿:

有些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排出的尿液總會看見淡淡的紅色,這是因為新生兒白細胞分解過多,造成尿中的尿酸鹽排洩過多引起,屬正常現象,幾天後會自行消失,這不是病態,無需擔心。

11、斜視或鬥雞眼:

通常情況,新生兒早期眼球尚未固定,所以會有些鬥雞眼,同時眼部肌肉調節不良,會出現短暫性斜視。臉型寬闊、鼻樑扁平的寶寶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爸爸媽媽最好能經常帶寶寶出去走走,促進寶寶的眼珠不斷轉動,防止鬥雞眼。如果滿一歲了還有鬥雞眼,就要到醫院眼科進行檢查。

12、腿彎:

胎兒在子宮內因為空間限制,四肢呈屈曲狀,出生後雖然可以自由伸展,但小腿會延續之前的輕度彎曲所以呈“O”型,屬於正常的生理性彎曲,不必包蠟燭包來強行“糾正”。

13、女寶陰道出血:

部分媽媽會發現新生女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有少量血液從陰道排出,好似來“月經”。新生女寶出生時體內存在一定的雌激素,主要是胎兒期媽媽由胎盤傳給胎兒,出生後雌激素來源突然中斷不斷下降,7天左右時降至最低,變出現了陰道增值充血的細胞脫落的“假月經”現象。

總結:大概先總結這麼多,還有漏的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