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00多首唐詩中,那首詩「孤篇蓋全唐」,蓋過了李白杜甫?

說道唐詩,必須提到《全唐詩》這本書,該書由10位博學大儒共同奉旨編校,於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完成,共收錄了2200多位唐代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作。但是,在這近5萬首詩歌中,有一首詩被稱為“孤篇蓋全唐”,並不是李白杜甫所做,那這首被成為“孤篇蓋全唐”的詩,到底是誰做呢?下面,小編給大家簡單說說。

48900多首唐詩中,那首詩“孤篇蓋全唐”,蓋過了李白杜甫?

這首被稱為“孤篇蓋全唐”的詩,就是《春江花月夜》,他的作者是張若虛。

張若虛,唐朝初年詩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其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畢生僅有兩首詩傳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評價《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

48900多首唐詩中,那首詩“孤篇蓋全唐”,蓋過了李白杜甫?

這首詩還有一段讓人噓唏的故事。

在唐中宗神龍二年上元節,詩人張若虛明月橋邊邂逅名門閨秀辛夷,一見鍾情,未及傾訴衷腸,卻被鬼卒錯拘而亡。張若虛成為閻羅殿上的“釘子戶”,不肯投胎,堅決要見辛夷一面。得道成仙的曹娥幫他遂了心願,27歲的張若虛死而復生,在明月橋下,再遇66歲初戀情人辛夷,寫下千古絕唱《春江花月夜》。

48900多首唐詩中,那首詩“孤篇蓋全唐”,蓋過了李白杜甫?

最後,與大家一起欣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原文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那麼,各位讀者對此又是怎麼看待的呢?你心中最驚豔的詩詞又是哪一首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