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感雜談|金大俠揮一揮衣袖,可曾抖落蒼涼的悲哀?

隨感雜談|金大俠揮一揮衣袖,可曾抖落蒼涼的悲哀?


昨天,金大俠走了。

花開花謝,此為規律。大俠已盛開了近一個世紀,化作春泥更護花。

因此,我並不悲傷。

但,我會懷念這位慈眉善目的大俠。

大學以前,沒看過武俠小說;大學以後,惡補了四年。

金大俠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佔據了我的課堂和課後,佔據了我的白天和黑夜。

時光飄移,對金大俠作品的喜愛,始終沒有飄移,但重心卻有改變。

年輕的時候,讀大俠,讀到的是武林秘籍,是傳奇經歷,是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和《葵花寶典》。

不惑之後再回味,讀到的卻是大俠內心中蒼涼的悲哀——

對國人的悲哀

我們回顧一下這十四部作品,探尋大俠的內心世界。

第一部:《書劍恩仇錄》,寫於1955年,大俠時年三十一歲。這是他的試水之作,一炮而紅,一代武俠大師,呼之欲出。本書相對其他人的武俠小說,當然如奇峰突起,然就大俠本人作品而言,位居中等偏下。

第二部:《碧血劍》(附錄:袁崇煥評傳),寫於1956年,家國情懷顯現出來,特別是後附的《袁崇煥評傳》,一方面飽含著對袁督軍深深的緬懷,另一方面也試圖探索國人的救亡之路。

第三部:《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9年,奠定了大俠武林盟主的地位。純樸厚道的郭靖,古靈精怪的黃蓉,結成經典而奇妙的組合。大俠想告訴我們,人,要實在,只要肯吃苦,哪怕愚笨如郭靖,也能練成絕世武功。

第四部:《神鵰俠侶》,寫於1959年至1961年,家國情懷更為彰顯,郭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讓人讀後血脈賁張。從本書開始,大俠筆下的主人公不再要求必須根正苗紅,楊過這樣亦正亦邪的人物橫空出世,郭靖可以用數十年死守襄陽來詮釋“俠之大者”,但楊過也可以用十六年的痴情等待,選擇不做大俠

第五部、第八部:《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寫於1959年至1961年,具體內容記不太清了,此處就不瞎作評價了。

第六部、第七部:《鴛鴦刀》《白馬嘯西風》,兩部都是中篇,寫於創作《飛狐外傳》期間。已經寫出了射鵰、神鵰這樣的作品後,突然冒出鴛、白這樣的東東,有點假冒偽劣產品的感覺。這兩個中篇裡充滿爾虞我詐和假大虛空,武林中人冒死追求的東西,往往都是一場空。創作期間,大俠剛剛不惑,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恐怕發生了重大轉變,其之後的作品,均能看到鴛、白的影子。

第九部:《倚天屠龍記》,寫於1961年至1963年。主人公張無忌已經徹底迷失,他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然而又安不了,雖武功蓋世,貴為明教教主,竟然對什麼都束手無策。他的人生沒有方向,不但不知道自己今後要幹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哪個女子。而明教的一個低級頭目,則憑著深不可測的心機,不但掃平了武林,而且平定了天下,這個人,就是朱元璋。大俠告訴我們,仁慈、寬厚和高強的武功,完敗給權謀和詭計。

第十部:《連城訣》,寫於1963年。這是一幅可怕的圖景,充斥著私慾、貪婪、偽善、背叛和殘酷。一想到狄云為了從血刀老祖身邊逃脫,生生拔去自己的頭髮,拔出一個血淋淋的光頭,就讓人不寒而慄。不論是正派的“落花流水”,還是邪派的血刀老祖,在人性的邪惡上,沒有分別,他們,給《笑傲江湖》開闢了道路。

第十一部:《天龍八部》,寫於1963年至1966年,據說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蕭峰、虛竹、段譽,三主人公敘事。

蕭峰,與郭靖是一類人,也屬於“俠之大者”的那一種,但在契丹和宋朝的民族衝突中,沒有立身之地,正因為他是“俠”,所以不得不死,也就是說,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要生存,就不能有俠義精神

虛竹,這個來歷不明的少林小和尚,竟然無意間成了逍遙派掌門人,而他本人卻是正義與邪惡的雜交產物。他爹是代表著正義的少林寺方丈玄慈,他娘卻是四大惡人中的葉二孃,至善的少林方丈對葉二孃做了邪惡的事,才有了虛竹,天下第二惡人葉二孃卻終生愛著玄慈,這份愛,就是至善,至此,善與惡交織在一起,再也難以區分明白

段譽,他的風流父親給他生了七八個表妹,而恰恰段譽,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而是母親刀白鳳與天下第一惡人段延慶野合的產物。哈,世界觀碎了一地

至於其他的什麼慕容博、慕容復,什麼丁春秋、全冠清,這些野心家雖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但是如縷不絕。

第十二部:《俠客行》,寫於1965年,主人公叫石破天,又叫狗雜種,是個不識字的小叫化子,對這世界的爾虞我詐毫不知情,以近乎白痴的行為方式行走江湖,以奇異的機緣巧合獲得至高的武功,這種寓言似的安排,我感覺,恰恰透露出大俠對現實的無奈

第十三部:《笑傲江湖》,寫於1967年至1969年,說的是個江湖,折射的是國人的生存環境。不論是名門正派,還是日月神教,到處充滿了鬥爭,你死我活的鬥爭。令狐沖和任盈盈的結合,說明他們既正亦邪,或者說,非正非邪,或者說,邪就是正,正就是邪。大俠的大部頭小說,基本上都有時間設定,而《笑傲江湖》則故意沒有點明時間,即說,這個故事是超越時間的,是全時代的國人鬥爭眾生相。

名門正派中,有風清揚這樣的灑脫高人,也有陰鷙的左冷蟬和虛偽的嶽不群。魔教中人,有任我行這樣天下唯我獨尊的人物,不愛紅妝愛鬚眉的東方不敗,也有豁達豪放的向問天和忠勇無雙的童百熊。

但是,誰也逃不出你死我活的鬥爭。

為了得到至高的權力(葵花寶典、辟邪劍譜),不管你是誰,都會自覺自願揮刀自宮,先去了勢再說。

任我行雖然暴死,但“文成武德,一統江湖”的呼喊代代相傳。

令狐沖們,只能失意遠遁。

第十四部:《鹿鼎記》,寫於1969年至1972年,大俠的封筆之作,代表了大俠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

主人公出人意料地變成了韋小寶這樣一個“反英雄”式的人物。他聰明狡黠,厚顏無恥,不學無術,馬屁功夫一流,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武功,卻是用來逃跑的“神行百變”輕功;唯一能說得出的優點是“好兄弟,講義氣”。我感覺,韋小寶這個角色,與魯迅先生的阿Q一樣,也是對國民性的一次深刻挖掘。

韋小寶出身於妓院,母親春芳姐的恩客,當然大多是漢人,但也有過滿蒙回回,甚至還接待過西藏的喇嘛,因此,就連春芳姐也說不清韋小寶究竟是什麼出身、什麼民族,你看,這不正說明他是民族大融合後的漢人的代表嗎?

另一個主人公是康熙,掌握著至高權力,並且是運用權力的天才。大字不識一個的韋小寶,以無與倫比的馬屁神功深受康熙的寵愛,但是,當康熙想要他小命時,他也是毫無招架之功。

天地會是一幫子烏合之眾,代表正義和天良的陳近南、吳六奇,必須死於非命,而首鼠兩端的韋小寶,則被喻為“深不可測”。

最搞笑的是,顧炎武、黃梨洲這樣的當代高士,一致認為只有韋小寶才能扛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才可以做皇帝,嚇得韋小寶落荒而逃。

大俠留下一個問題,國人及其生存環境,究竟應該向哪裡去?

《鹿鼎記》之後,大俠封筆,用十餘年時間修訂作品,據說改動頗大,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修訂之後的版本,也就是說,書中要表達的東西,都是大俠接近花甲時的思想,是他對人生、社會、哲學、國民性的最終思考和看法。

又數十年過去,物質財富已經非常豐富,高科技加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國民性有什麼變化嗎?

這幾十年,毒奶粉、毒大米、毒粉絲,假文憑、假菸酒、假疫苗,打假拳、陰陽合同、攔高鐵,貪官、奸商、彭宇案……國人之互害模式儼然有燎原之勢,甚至,連韋小寶身上僅存的那點“義”也蕩然無存。

這幾十年,大俠什麼都沒寫,難道什麼也沒想嗎?我猜,他的心裡,全是悲哀,蒼涼的悲哀。

好了,此番,終於解脫了!

金大俠,千古!

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