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溫江 新崛起——區規劃局:四級規劃體系服務健康產業

科學發展,規劃先行。《成都健康產業功能區規劃》闡釋了溫江作為成都健康產業功能區主陣地所承擔的目標、策略和保障措施等,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開啟了成都健康產業功能區建設的新篇章。那麼區規劃局將如何把成都健康產業功能區規劃成果有機融入和體現到四級規劃體系中去呢?

按照區委把最優厚的禮遇給最優秀的人才,最優質的資源給最優質的企業的理念,區規劃局將繼續延續四級規劃成果,遵循“南城北林”格局,立足全域溫江視角,契合健康功能區產業生態圈要求,規劃構建一核、兩軸、三園、五大實踐區和十二個產業社區的空間佈局,解決好健康產業空間落位。

區規劃局局長田平說道:“一核即中央活力區;兩軸分別是生態融合發展軸,以及產業協同創新軸;三園即成都醫學城、成都健康服務業集聚區、成都農高園三個相互融合的產業園區。五大實踐區是對應全球健康產業五大趨勢在我區的實踐落位,構建生物技術、醫療人工智能、價值醫療、全程健康、醫藥工業4.0五大實踐區。十二個產業社區實現細分產業空間落位,推動產城融合和區域協同。

成都健康產業功能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才”,在精準分析五大產業方向人才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細分人才需求,差異化配置公共服務,推動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大優質資源供給,實現“學到溫江、健康到溫江、舒適到溫江”。

“規劃佈局一批公立學校和市場化優質教育資源。優化公立醫院布點,吸引國際頂級醫療機構入駐。高標準建設溫江新市民中心,打造文化館、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劇場的聚集區。圍繞科創、技術、商務、產業四類人才的核心需求,有針對性的提升城市品質,為健康產業人才提供精準配套服務。” 區規劃局局長田平說道。

按照公園城市發展理念,圍繞地鐵站點、城市門戶、公園水體、交通幹道等空間載體,塑造標誌性建築,營造創新交往空間,形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場景。

區規劃局局長田平告訴記者:“以醫藥工業4.0實踐區為例,該實踐區位於藥明康德所在的成都醫學城A區,聚焦生物藥、創新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四大重點領域,突出‘引領性、綠色化、高端化’,將打造成為醫藥製造前沿區、智能製造示範區。一是在該區域門戶節點上,佈局醫藥4.0生產製造交流展示中心、產業鄰里中心等標誌性建築,展示科技感和健康形象。二是圍繞公共綠地,通過綠道串聯各個產業社區,打造可參與、可進入的非正式交往空間,形成促進交流的創新氛圍。三是依託溫泉大道佈局錯落有致的園區建築,展示充滿韻律的城市天際線。”

過去,在推進城市和區域發展遵循的邏輯是“產城人”,把產業放在了第一位。近年來,隨著新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不難發現築城是聚人的關鍵,聚人是興業的基礎,“人城產”才是城市聚集發展的內在規律。以“人城產”的需求為基本出發點,構建健康產業支撐系統,解決好健康產業支撐系統。

區規劃局局長田平說道:“一是構建以人為本,三網融合的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統。完善城市軌道、地面公交、慢行網絡的相互銜接。打通跨成溫邛高速關鍵節點,實現南城慢行網、北林綠道網與市級綠道網的相互融合。二是規劃打通了以東坡路西段、天溫都快速路等向東對接城市中心,向南聯繫天府新區的重要通道。三是構建安全穩定,清潔環保的能源設施和醫廢處置系統。針對基礎設施系統,規劃佈局健康產業所需的地表水供水網絡、海綿城市排水網絡和城市5G通訊網絡。同時為延續溫江天藍地綠的生態環境,我們著重加強了醫療廢棄物處理處置的排汙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