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為什麼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竹子是東方的特產植物,全世界約有1200餘種。中國是竹子的主要產區,全國約有30多個屬,300多種,面積約等於4600多萬畝,年生長量為2億多根,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竹子奇形別緻,顏色奇特,有的如綠草蓋地,有的如巨樹參天。

在中國桂北山區10多萬畝茫茫竹海中,生長著高達30米,最粗胸徑達90釐米的毛竹。有的從頭到腳呈黃、藍、綠、灰五種顏色,神采多姿,風來自成清籟,雨打更發幽音,景色奇妙。竹子品種繁多,珍奇稀有。人面竹,又稱龜甲竹。每根人面竹的頂部下端1米處,竹節的一側均自然地裂開二個小口,而其下部一條條凸起的曲線又巧妙地將竹面凸起,宛若人的笑臉。

為什麼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為什麼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君山竹,也叫斑竹,民間曾有“斑竹一枝千滴淚”的詩句,形象地說明了斑竹的特點。還有讓人發笑的佛肚竹,形若“笑口常開”的彌陀佛的大肚皮。造型奇特的“葫蘆竹”、“龍風竹”等,都堪稱竹類奇觀。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生態奇特的竹子,令人耳目一新。

在亞馬孫河畔有一種甜竹,竹葉肥厚,到了春天,竹葉開始發綠,嚼起來甜絲絲的,象蜜一樣甜。在非洲坦桑尼亞生有一種酒竹,能溢美酒。當人們想喝酒時,把竹子砍回家,插入瓶中,一晚上可流出一瓶30度左右的酒。日本有一種菲白竹,只有20釐米高,適於盆栽觀賞。


為什麼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為什麼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阿爾卑斯山腳下生有一種小竿粗竹,叫催眠竹,若靠近它,人或動物馬上感到昏昏欲睡,若誤食竹葉,會酣睡一天一夜。還有的竹子可以生出“寶石”,在斯里蘭卡就有這樣的奇竹,叫寶石竹,在竹節間營養物質積存硬化,形成一種淺藍或碧綠色的寶石,可作裝飾品。難怪宋朝文學家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