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張作霖被人打個半死,一孀婦救了他,才有了後來的東北王

在清代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中,有這樣一段話: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看不起一個人眼前的窘境,誰也不知道他以後會不會飛黃騰達。

14歲張作霖被人打個半死,一孀婦救了他,才有了後來的東北王

說起年輕時窮困潦倒,日後飛黃騰達的例子,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韓信。早年的韓信籍籍無名,每天拿著一把劍在街上閒逛。無家無業也不工作,導致自己沒有經濟來源。落魄的時候,只有漂母每天把飯分給他吃。後來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對漂母的分食之恩始終沒有忘,最後找到漂母后,以千金相贈。韓信的這種知恩圖報的行為是值得稱頌和讚揚的。

可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東北王張作霖和一個女人之間的故事,和韓信與漂母之間的故事,頗有些相似。可以說她是張作霖少年時期的恩人,沒有這個女人,或許就不會有日後我們熟知的東北王了。

14歲張作霖被人打個半死,一孀婦救了他,才有了後來的東北王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寒,由於父親死得早,母親領著他嫁給了一個獸醫。逐漸長大的張作霖,和這個後爹經常吵嘴。在一次大吵之後,被母親教育了一番,於是生意的張作霖做出了離家出走的決定,此時的張作霖才14歲。身無分文的張作霖來到了高坎鎮,鎮裡面的繁華熱鬧,讓第一次離開家的張作霖興奮了好久,但不一會兒,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由於在此地舉目無親,又是一個14歲的孩子,很難找到工作,就這樣張作霖在街上流浪了幾天。

後來張作霖迷迷糊糊地,流浪到了一戶人家,這家人正在僱人種地。飢餓無比的張作霖看見一群工人,正在屋簷下吃飯,此時顧不了那麼多了,填飽肚子是關鍵,於是便混在人群裡吃了起來。一開始大家也沒注意,只是各吃各的。

原來這是一戶寡婦人家,男主人去世後,留下了大片田地。女主人自己種不了那麼多的地,每到農忙季節,只好僱傭工人來收割。這些吃法的工人都是她僱來的。張祚來在這個寡婦家一連混了幾天飯,最後還是被工人們發現了。最後被工人們圍著,又推又打的,差點被人打死了。

眾人的打鬧也引起了女主人的注意,女主人見這個孩子也很可憐的,於是制止了那些工人們,並讓張作霖免費吃了2個月,直到他找到了一個區大財主家放馬的工作。張作霖對此非常感動,拜了寡婦做乾孃。

14歲張作霖被人打個半死,一孀婦救了他,才有了後來的東北王

後來發跡後的張作霖,仍然沒有忘記當年給他飯吃的寡婦,給這個寡婦送去了大量的金錢,讓她晚年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寡婦的救濟,小小年紀的張作霖,很難生存下去,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張作霖了。張作霖和韓信一樣,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