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發改委首次邀請省內外信用服務機構爲全省信用建設「把脈」

為加快推進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信用服務機構健康發展,10月18日下午,山西省發改委首次邀請省內外二十餘家信用服務機構召開了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座談會。


山西省發改委首次邀請省內外信用服務機構為全省信用建設“把脈”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近年來,我國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信用建設已經全面深入人心,各種聯合獎懲,各項信用信用的運用,在我們身邊就可以看到。如對部分失信之人,就有限乘高鐵、限制高消費等規定。

據瞭解,參加此次座談會的有山西省發改委副主任魏茹生、山西省發改委信用處處長王慶華、山西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楊紹欣及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建設項目經濟社會影響評價中心、山西吉鼎信用服務有限公司、陝西西部資信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信用服務機構。

座談會上,魏茹生表示,對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山西省委、省政府向來高度重視,並表示應經常召開這樣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會。目前,全省的各項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正在有序穩步推進,各種聯合獎懲和信息收集工作亦取得了很大收穫。但對照國家的信用體系建設標準,山西還是有很大差距,這也說明我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建設項目經濟社會影響評價中心是全國首個省級評價中心,近年來,中心通過全力打造專業信用服務平臺,強化構建信用信息總彙和高端信用智庫等工作,成為了山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戰線上的一面重要旗幟。該中心評估室副主任魏常松、評估師李俊旭出席,李俊旭發言說:作為第三方機構,中心將在做好全省信用宣傳和初步運用,做好行業信用歸集,打造信用專家智庫等方面發揮好服務作用。同時,他還建議,政府可以通過打造個人信用分平臺,實行18歲以上戶籍人口、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全覆蓋。並著力建設聯合獎懲機制,將信用信息與“紅黑名單”、行政審批等結合起來,既做聯合監管的“加法”,又做優化服務的“乘法”。老百姓可以在交通出行、教育醫療、政務服務、信用支付、公園景點等九大場景,享受信用建設帶來的生活便利。

陝西西部資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西部首批第一家信用服務機構。座談會上,該公司董事長姜海鷗表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應該以信用信息運營為抓手,著力打造核心產品,建立公開信用評價標準體系,以促進市場主體瞭解自己的信用記錄,從而推動服務規範和自律公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