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基層黨建接地氣有靈氣

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基層黨建接地氣有靈氣

今年以來,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以陣地建設、主題黨日、品牌創建、作用發揮、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為抓手,切合農民特點和農村實際,以黨建助推農村發展,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黨建活動接地氣且有靈氣,不僅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也讓黨員隊伍更有威信。

立足微心願開展微公益。每月黨員固定活動日,各社區黨員都要許下一句話承諾,如為體弱多病的老人做一次家務,為村裡進行一次義務勞動等,並廣泛收集群眾的心願,通過黨員群眾認領心願來解決實際問題。社區黨員每年度都會自覺認領黨員責任崗,以"科技示範""扶貧幫困""政策宣傳""民意收集""村務監督""維穩治安"等崗位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和建設,提升黨員奉獻意識,發揮黨員旗幟作用,深受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立足陣地建設推進產業發展。開發區充分利用幫扶“第一書記”爭取、國家政策獎補等資金,整合原有村級集體資產,先後規劃建設了黃村、丁溝、灘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苑、鮑村社區正在規劃建設中。在此基礎上,各社區黨總支探索實施"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支部+企業+貧困戶"模式,推進產業發展,助力群眾脫貧,農村基層黨組織基本實現"建組織、興產業、富群眾"的目標。

抓鄉風文明提升道德風尚。組織辦在轄區27個村建立黨員微信交流群,由各總支委員引導,在交流群內發佈本村好人好事,宣傳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開展廣場舞、秧歌等娛樂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誦讀黨章、農村精神文明先進評選活動,黃村老黨員田中波把畢生10萬元積蓄捐給村裡安裝路燈,被評為臨沂好人;孫埠村80後苗木經銷商每年拿出6萬元給村裡75歲以上老人及貧困戶購買年貨;新二村鄉賢禚昌友自費走遍全國探尋禚氏起源,撰寫14萬字村史,讓黨員幹部受教育、強黨性、轉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