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新時代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打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打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公平的競爭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不要優惠,要公平”是廣大民營企業家的普遍心聲。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給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總書記的指示切合企業呼聲,必將對廣大民營企業在新時代乘風遠航,發展壯大,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起到畫航線、浚航道、送東風的重要作用。

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必須在發展機會上公平對待。總書記指出,要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管理、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創造公平環境,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眾所周知,民營經濟在市場準入方面是一個逐步擴大的過程,當前仍有部分領域堅冰未化、壁壘高築,民間資本不得門而入,即使在一些已經開放的領域,非制度性障礙也依然存在。總書記的講話直指民營經濟發展痛點,只要抓好落實,必將有助於打破堅冰和壁壘,給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開闢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海闊憑躍、天高任飛。廣大民營企業也一定會乘新時代的東風,充分展現自身優勢,在更多領域、更大舞臺上遨遊四海,搏擊長空。

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必須在市場規則上一視同仁。總書記指出要廢除對民營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民營經濟是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深化改革而不斷髮展起來的,見證了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歷程,見證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深層次障礙仍沒有完全清除,所有制的歧視和偏見依然存在,民營企業在資金、土地、人才、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獲取上存在不平等待遇,往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價,使民營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總書記講話道出了廣大民營企業家的期盼,表達了黨和國家建設公平、開放、透明市場體系的堅定決心。隨著總書記講話精神的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一切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必將不斷被清除,民營經濟的市場主體地位將會得到尊重,民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創造力一定會被充分激發出來。

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必須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

有恆產者有恆心。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黨和國家不斷推進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產權的法治化進程。但近年來,一些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爆出,以及出現“民營企業離場論”“國進民退”等各種雜音,很容易讓民營企業家感到困惑、迷茫和疑慮。總書記明確指出,要保障民營企業家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保障企業合法經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總書記的講話無疑將吹散圍繞在民營企業家心中的霧霾,進一步推動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制度,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必須加快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真正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給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樣的政策服務、同樣的法律保護。各級黨政幹部要努力提高自身履職盡責能力,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協調性,提高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在微觀執法過程中避免“簡單化”,防止“一刀切”,不斷增強民營企業政策獲得感。

路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公平市場環境的營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僅僅是哪級黨委政府,哪個部門的責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轉變觀念、勇擔責任、積極作為,才能在中華大地上繪出新時代各種市場主體並育共生、同道並行、公平競爭,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的新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