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孩子學習上,有什麼作用?

牛哥131220123


這個問題可能是比較能引起爭議的一個話題。

我們家長們現在一說到教育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有的更為嚴重的是,除了學習之外,根本不知道教育孩子什麼東西。如果是在這種狀態下去幫助孩子學習,那麼對孩子的學習也不會有太好的促進作用。

現在有一種錯的離譜的觀念,就是把家庭教育等同於輔導孩子學習。

當然了,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但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家長應該建立一種觀念: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千萬不要為孩子在學習上操心過多。如果你在孩子學習早期替代了孩子,那麼你就再也不要指望能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了。

如果我們家長能做到三點就能對孩子的學習起極為寶貴的積極的促進作用了。

第一點,可以簡單說就是身教。如果我們家長每天都能夠樂於學習,積極提升自己,那麼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

第二點,言教。也就是我們家長教給孩子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解決問題。

第三點比較困難,要求我們家長既能接受孩子的優點,也能接受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把優點放大,也同時幫助孩子慢慢的改正缺點。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嚴格與慈愛是並行的,所以做起來不是很容易。


琢玉教育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很關心,我就分享點乾貨吧。

我從小學習成績不錯,一路都是重點學校。復旦研究生畢業後,現在工作了,還在讀在職博士。

很多人羨慕我爸媽有我這樣的孩子,但他們不知道,我也有一對讓人羨慕的爸媽。他們在學業上,給了我很大的信任和支持。

這裡給大家分享3點我的父母在學習上為我做的事。

1. 保護孩子的求知慾

想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得讓他愛學習。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都是愛學習的。他們有旺盛的求知慾,什麼都想研究一下,問個為什麼。

可惜很多家長沒有保護孩子的求知慾,沒有鼓勵孩子探索,而是限制重重,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問。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強迫孩子算數,認字,做題,做錯就批評、打罵。

結果在孩子眼裡,學習變成了一件很可怕,很令人厭煩的事。

我最感謝父母的一點,就是他們在學習上很少管我,給了我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他們不在分數上要求我,不拿我和別人做比較,還要求我自己檢查作業、整理書包。

所以我一直是為自己學的,為好奇心學的,主動自覺地學的。

2. 給孩子支持和鼓勵

光有求知慾,卻沒有學習力,付出努力沒有回報,孩子一定會洩氣,會堅持不下去。

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支持。一方面是要教給孩子好的學習方法,這點等下會解釋。

另一方面,在孩子遇到困難,跟不上進度時,家長要支持孩子,給孩子補課

我二年級時,曾經從浙江轉學到江蘇。因為學習內容差距很大,江蘇的教材比浙江超前不少,所以我相當於從一年級,一下跳到了三年級。不僅有很多生字不認識,數學題也都不會做。

那段時間,我從90多分的優等生,一下變成了只能考70分的差等生,自尊心打擊非常大。

幸好有爸爸耐心的給我補課,告訴我盡力就好。結果那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我是班裡的第一名,唯一的雙百分。

這次補課的經歷,讓我在後來遇到困難時,都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

如果當時不是爸爸給我補課,而是把我送到補習班,我可能就沒有這麼大的動力堅持下去。因為那樣的話,爸爸就只是一個旁觀者而已。

也許你會說,我文化程度不高,不可能一直幫孩子補課。

其實孩子只要在低年級的時候,把基礎打紮實,培養好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後面父母就可以放手了,不用一直給孩子輔導、補課。

關鍵是,你在孩子學業遇到困難時,是抱著一起想辦法,一起進步的態度,還是你是笨孩子,我受苦陪你寫作業、花錢給你請老師。

這兩種不同的心態,對孩子的影響是天差地別的。

3. 教給孩子好的學習方法

小時候,爸爸教我的很多學習方法,雖然當時我不以為意,執行得也不夠徹底,但事後證明它們都是很有效的。

比如問題要當時就弄懂,不要留到明天

。比如每晚睡前想一遍,今天學了什麼。比如要重視錯題,不要一錯再錯。

後來我慢慢長大,看了不少書,發現學習還真是有很多方法,或者說竅門的。

比如用思維導圖做筆記,比如用速讀法迅速獲取信息,比如按記憶規律去重複記憶。

這些好的學習方法,我未來教給孩子,他就能比死記硬背的孩子學得更輕鬆,更有效。

所以說,沒有天生就會讀書的孩子。別人家孩子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們的父母也都在背後花了不少心血。

如果你也是一個愛學習,會學習的父母,那你的孩子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媽媽沒時間


不得不承認,由於各種原因,如今不少家庭教育出現了大問題:父母要麼什麼都承包,孩子無形中就被培育成了一個"巨嬰",不能抗挫;要麼一心忙賺錢,把孩子完全丟給別人,而為了彌補“愛”,往往會滿足孩子所有訴求!

《人民日報》曾專門發文說:《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文中提到,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你孩子三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請做個稱職的父母!

教育你的孩子,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但家長卻不一樣,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最重要的事。

是的,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敗帶來的後果。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的犯罪。當然,把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更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可憐天下父母親們,醒醒吧,該勤快時要勤快——自我教育、學習;該"偷懶"時一定不能心軟——可以做榜樣、做示範,但絕不能包辦,孩子的事情請讓他自己做。

家長和老師本應是同一戰線上的"友好同盟軍",雙方齊抓共管,才可有效對付孩子的各種陋習。可惜某些家長卻總在孩子面前"指責"其老師的"這個不是、那個不對",更有甚者帶著孩子直接上門找老師麻煩,或批評老師、或毆打老師、或侮辱老師……那隻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最終受害的一定是孩子,吃虧的絕對是家長。

作為父母,還要和孩子一起多看書、看好書,愛憎分明,吸收正能量,善交同齡好友,以便日常學習、活動中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當然,一個人的優秀並非僅指學習成績!且智力也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懷,比胸懷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格。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好成就都是教化出來的!

孩子一出生,有的家長就片面地認為,教育那是老師的事,只要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行,就可以萬事大吉,做甩手掌櫃——沒錯,學校教育的影響固然也重要,但其實與家庭教育大不一樣!

1、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品行。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因此,想要讓孩子品行,良好的家教、家風才是最關鍵的!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積極進取,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也熱愛學習,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

2、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你家裡的書多,孩子讀的書就會多。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兩三歲就該開始),而不是靜等老師來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習慣。

3、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的道理、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養的。否則,也許你的孩子成績還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點挫折——像某些學生(甚至大學生、博士),一言不合就跳江、跳樓等。

4、老師無法給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事實即是如此,從充滿愛,家庭和諧環境裡出來的孩子,註定要比整日吵鬧、自私自利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要陽光、博愛得多。

如此看來,家長在孩子學習上,不是沒有用,其實很有用——好家長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您怎麼看?請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看法,謝謝!


種金易


家長在孩子學習上的作用太重要了,簡潔地歸納為幾點吧。

一、做一個愛學習的家長,言傳不如身教。

孩子最討厭的大概就是爸媽自己不讀書不學習,卻天天喊著孩子去學習,孩子會從心底裡本能地反問:憑什麼?你自己不學習憑什麼讓我學習?所以,家長的率先垂範作用絕對重要。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裡父母整天吵吵鬧鬧,動不動就上演全武行,孩子能夠安靜地讀書嗎?換成你也做不到吧?所以,大人之間即使再有矛盾或者心情再不好,也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來影響他。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需要父母有一些超前意識。儘早培養習慣。一旦剛開始沒有開好頭,壞習慣成形了,就像樹長歪了一樣,很難再別過來。但凡有著良好讀書習慣的孩子,基本上都不用大人操什麼心。

能夠做到以上三點,就不錯了。至於家長本身有多少文化,能不能輔導孩子那都不重要,即使家長有文化,能夠輔導孩子,但孩子的習慣不好,家長的輔導也是治標不治本的事。博士的孩子小學就墊底的也不少,沒文化的農民的孩子上北大清華的照樣有。這說明父母的文化不是孩子讀好書的根本。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是非常大的,現在很多學校的理念是家校共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教育,更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而且有些知識學校是不教的,是需要家長給孩子補充的。

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條,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這是因為學校教授的大部分知識屬於技能知識,然而很多技能知識如果沒有事實性的知識做鋪墊是很難學會的。

例如:假如沒有大量的閱讀寫作那麼這個孩子是很難學會語法的。中文或許很難感受,英文就不同了,假如一個孩子英文成績不好,多半語法也是學不好的。

但是,事實性的知識學習大部分不是在課堂,而是在課外。

所以,針對這一條原理老師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彌補學生課外缺失的背景知識。


我是芳sir,育兒是場馬拉松,我們需要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成長,所以我致力於用科學的方法搭建一套育兒體系,如果您覺得我的分享有用,請幫忙點贊轉發,關注我,希望我們能成為朋友。


芳Sir和兩娃的成長錄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可以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學習之前也就是說在讀書寫字之前,家長就要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正確的學習觀念,學習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是隻限制在書桌上,在孩子進入正式的學校,比如說一年級開始,從最初的握筆姿勢,學習習慣的培養,時間的運用,學習效率的提高,小動作不要多,在學校跟同學的相處,跟老師的相處,這些都是跟學習密切相關的一些因素,同時孩子的作業也需要家長每天去盯著看,這並不是單純在完成老師的要求和作業,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了解到孩子對學習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幫他們及時的補足薄弱的環節,為孩子的學習鏈條形成堅實的基礎,孩子就算是到了本科研究生,在學習上也是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的,這個時候幫助的有可能就不是知識性的內容,而是一種理念,一種信心,一種方向,一種策略。

一個在不斷學習的家長,能夠對孩子產生的影響肯定比一個固步自封,不再碰任何學習資料和學習資源的家長要更加的有優勢,能夠對孩子起到更好的榜樣作用,所以從我做起,做一個學習型的開放型的媽媽,為了自己的孩子,加油!


暖暖達娃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學校和教育機構所無法取代的。



做好孩子教育的頂層設計,讓孩子的發展路徑更加的清晰。

每個孩子的天賦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天賦決定了孩子不同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同時,不同的天賦,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也會完全的不同。這也是為什麼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我們的孩子拿過來以後效果未必理想的原因,因為這些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跟高考狀元的天賦之相匹配的,跟我們孩子的天賦卻是未必匹配的。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對我們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家長如果不注重孩子家庭教育頂層設計,那麼孩子就有可能輸在一個全新的偉大時代。



培養好孩子的核心素養。

孩子在學校和各類教輔機構進行的是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而這當中核心素養會直接影響各種學習的結果和效率。比如一個孩子的專注力不強,那麼他的學習效率必然是非常低下的。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弱,那麼孩子學習起來就會非常的吃力。而這些恰恰都是需要我們的家長,從幼兒階段就要有意識的培養的。

具體到孩子的學習上,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科思維的培養。比如孩子的學科思維,不同的學科,學科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數學的學習和語文的學習,學習路徑是完全不同的。多數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都是孩子不會什麼,家長教什麼,而忽略了孩子學科思維的培養。這就導致多數孩子的學科思維是單一的,如果學科思維偏理科,可能理科成績相對就比較好,文科就會偏弱,相反如果學科思維偏文科,那麼文科成績相對就好一些,而理科相對就會比較差。而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家長沒有重視起孩子學科思維的培養。

所以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需要重視起科學的現代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的原因。孩子90%以上的素質是由家庭教育決定的,而我們的學校教育是一個標準化的教育,真正影響孩子未來的是家庭教育。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在孩子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我經常會問“今天學校有沒有開心的事情?”“上課學了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孩子做得不對或者需要改進的時候,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更好的完成這件事。

經常跟他交流,帶他去公園玩玩,兒子說是去郊遊,看看樹,看看花。小孩挑食 ,我會跟告訴他哪些食物有營養,哪些食物雖然不好吃,但是我們人類需要它們的營養,所以不好吃也要吃。

對於成績,我從不打他,也不罵他!而是跟他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出來解決了,下次不能在錯了,難題難在哪兒?我對他的要求是:簡單題,不許錯,難題,爭取做對了!仔細讀題目的要求,至少讀兩遍,理解了提議,才能下筆解答!

平時,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解決不了,才能找爸爸媽媽幫忙,先自己想辦法!每天睡前,堅持半小時看書!週一至週五不許看電視或玩手機,週末或放假,每天可以玩一小時手機或看電視,還要適當幫我做點家務。

我家兩個小孩,我一直都是該寵就寵,不該寵時,堅決不讓,所以兩個小孩學習和習慣,都不錯,作為父母以身作則,比什麼教育培訓都管用!

希望能幫到你!


禾呈部落


這個得看你孩子屬於什麼類型的了,

a:天才型,這類學生別說家長,老師對他們的作用也很少,本人碰到過,只能說羨慕嫉妒恨

b:平凡型,這類學子太多了,勤奮點就能上榜單,不勤奮的立馬敗北,這類學子,家長作用就大了,至少得監督,定策略

c:有點笨的,這類學子,自律性高,讀書比班裡第一名還用功,但是學習成績就是不行,但是好在有毅力,這類學子,家長的作用就是鼓勵,在自信心快被打倒的時候,充充電,滿血復活

等等,學子類別不同,家長的作用不同,看你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類的,還有很多學子類型沒有劃分


用戶95562039078


家長對孩子學習有幫助的地方太多了,不一定只是文化課輔導,我初中文化也輔導不了女兒,但是我的用處可大了,女兒心情不好,考試沒考好,被老師罵了我都能讓女兒放下包袱,高高興興的去學校認真學習,給女兒按時做飯,早晚天黑接送女兒,下午時間短吃飯緊張每天按點把飯送到學校,都是對女兒學習給予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