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摸魚兒·雁丘詞

作品鑑賞

《摸魚兒·雁丘詞》是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詞。此詞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而作的,寄託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詞的上闋寫大雁之間的故事。詞的下闋藉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後的悽苦。全詞多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以雁擬人,緊緊圍繞“情”字,寫景寫情融為一體,讀來悽婉纏綿,感人至深。

這首詞名為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後的悽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後照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元好問(1190—1257),金末元初文學家。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