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發展到了哪一步?

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發展到了哪一步?

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發展到了哪一步?

2018年10月19日,地標成都,由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美國輝瑞亞洲創新中心、默沙東研發(中國)、美國強生亞太創新中心、葛蘭素史克及深圳微芯生物科技等單位聯合主辦,藥智網(重慶康洲大數據有限公司)承辦的“第8屆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國際高峰論壇”及“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同期舉辦。論壇秉持“創新、務實、合作”的大會主題,逾千人齊聚蓉城共享盛宴。大會邀請了政府監管部門、學術界、工業界、商業界、創投界等68位海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聚焦海內外生物醫藥市場分析與政策解析,研判智慧醫療產業新趨勢,熱議新藥研發新靶點、新技術,分享眾多國內外一線新藥研發實例。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作為聚焦DEL領域的全球專業峰會,第8屆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國際高峰論壇首次移師中國,以往七屆在美國波士頓和瑞士蘇黎世舉辦,今年起將於美國、瑞士、中國成都三地輪流舉辦。

會議期間,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的主要發明者、成都先導首席科學家Barry Morgan博士,默沙東歐洲化學部科學副總、Viagra萬艾可的發明者Nick Terrett博士,葛蘭素史克科學計算研發平臺經理Kenneth E Lind博士,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化學及應用生物科學部教授兼Philogen聯合創始人、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國際高峰論壇的發起人Dario Neri教授接受了藥智網記者採訪。

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發展到了哪一步?

(左)Barry Morgan博士,Nick Terrett博士,Kenneth E Lind博士,Dario Neri教授(右)

記者: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發展到了哪一步?

Nick Terrett博士(默沙東歐洲化學部科學副總,Viagra萬艾可的發明者):20幾年前,組合化學在工業上投入應用,其目的是在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多樣性的化合物,並從中發現藥物分子。20世紀90年代,在學術界及工業界發明了很多技術,意在合成高質量的化合物庫。在眾多的組合化學方法中,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一直被重視並在工業廣泛應用。從DNA編碼化合物技術中,已經發現了很多瞄頭化合物,優化成先導化合物,並且有幾個化合物進入了臨床階段。這充分證明了DNA編碼化合物技術的影響力。

記者:您此次來成都開會,主要分享的是什麼樣的前沿資訊?

Barry Morgan博士(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的主要發明者,成都先導首席科學家):

我覺得有兩個重要的前沿資訊:一是我們看到DNA編碼化合物庫中篩選的化合物進入臨床研究,這將會改變病患的生活;二是讓我們瞭解了很多新的DNA相容的化學反應,來自學術界及工業界的同僚在此做了很多新的工作。

Kenneth E Lind博士(葛蘭素史克科學計算研發平臺經理):我同意Barry的意見,新的化學並應用在DNA編碼化合物庫上讓我印象深刻。另外一方面,我們可以瞭解新的DNA編碼化合物庫的篩選方法。

記者:該論壇第一次在成都舉辦,與以往參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Dario Neri教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化學及應用生物科學部教授兼Philogen聯合創始人,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國際高峰論壇的發起人):這是最好的一次,組委會非常出色地組織了這次會議,有非常好的演講題目,有非常新的科學進展。

記者:DNA編碼化合物庫構建過程中,最大挑戰是什麼?

Dario Neri:DNA編碼化合物庫的數量和質量。

Nick Terrett: 構建結構多樣性、類藥性的DNA編碼化合物庫,並通過化合物庫的篩選發現類藥性的分子將是DNA編碼化合物庫的挑戰。

Kenneth E Lind:通過DNA編碼化合物庫發現高質量的分子非常重要;其次也要考慮改善DNA編碼化合物庫的篩選方法。

記者:您對於此次在成都舉辦的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高峰論壇怎麼看?

Nick Terrett :這是我第二次來成都,成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生物城的發展,使我非常震驚。

記者:成都今年加入蘇黎世、波士頓,三城將輪流舉辦這個高峰論壇,對此你們有什麼展望?

Dario Neri: 成都是一個重要的也是對等的夥伴。我覺得這個輪轉辦會的機制非常不錯,應該持續下去。從第二屆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起,我開始參加,到今天是第三屆,趨勢是峰會人數在劇增,技術在不斷改進。

Barry Morgan:我們如果把短期效益和長遠效益結合,我認為,這類學術峰會對行業和成都有深遠的意義。

感謝Barry Morgan博士、Nick Terrett博士、Kenneth E Lind博士、Dario Neri教授接受記者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