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從MTV到Netflix,《滾石》選出千禧一代 100 個代表物

Cover:从MTV到Netflix,《滚石》选出千禧一代 100 个代表物

出生於 1980-1995 年間的千禧一代有過很多名字,從強調自戀特徵的“我的一代”(Generation Me)到吐槽他們青春期過長不夠成熟的“彼得潘一代”(Peter Pan Generation),他們被指控殺死了包括從百貨商店到連鎖餐廳在內的多個產業,親歷了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局面的快速劇變,也是最後一批因特網普及前後人類生活的見證者。

千禧一代人生中的關鍵節點,他們成長、成熟、正式具備消費能力的那些時刻,和整個世界步入數字時代的軌跡幾乎重合。從最早的博客到 Facebook,推特和 Instagram,他們習慣了分享自己的生活;Napster、Spotify、Netflix、Hulu 則使娛樂“大眾化”,給予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多種選擇;他們逐漸發展出了一種信仰:任何想要的東西,都應該或是即將“一鍵之遙”。

夾在上一輩 “X 世代”和下一輩 “Y 世代”之間,千禧一代內部也存在一些分化。對前數字時代更加眷戀的人可能更認同上輩思想,90 後們也許更能適應快節奏而多變的文化環境,擁抱最新的生活方式。而這種對劇變的適應能力和口味的變化,往往也為某些體驗的日漸式微背了鍋。比如他們不再對奢侈品狂熱追求,不去實體店購物,甚至不願進電影院看正常票價的電影。

怪罪千禧一代是不公平的,《滾石》指出,但是他們想要在文化政治領域發出更大的聲音,就需要付出這樣的代價;他們也並沒有掠奪走其他人的體驗,甚至以 10 倍的力量回饋了世界,比如選出了美國首任黑人總統,比如積極參加反對槍支暴力、反歧視的運動;社交網絡也助其擴張文化勢力,放大了被忽略的少數派聲音。

千禧一代如果具備某種集體特徵,那大概是——他們無法被定義。當每代人都在為如何適應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而憂心時,千禧一代自出生起就被迫發展出了這種伴之一生的技能。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變形”還將繼續。隨著他們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時間將揭示千禧一代最終會達成怎樣的成就。

《滾石》選出了 100 個人物/時刻/事件,大概可以助你瞭解這代人是怎樣的身份構成。榜單橫跨電影、遊戲、音樂、電視節目、政治事件、造星運動、生活習慣、流行標識、科技應用等領域,逐漸完善了千禧一代的人格拼圖。

排名前十的分別是:

#1 MTV 的 Total Request Live。面向青少年的 MTV 電視臺在 1998 年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旗艦節目 Total Request Live,從週一到週四,由粉絲票選出 10 大 MV。它成就了布蘭妮、后街男孩、詹妮弗洛佩茲、瑞奇馬丁、艾薇爾和真命天女,帶來了流行音樂的復興。

#2 辣妹組合的“女生力量”。這支具有挑逗意味的英國女子組合登陸美國時,曾遭到女權主義者批評,但是這不妨礙她們利用“女生力量”獲得了千禧一代女孩的認同。

#3 囧司徒成了最可信的新聞來源。喜劇中心的今日秀成了許多美國年輕人瞭解世界的途徑。他們一週四天觀看這檔脫口秀以瞭解當日時事。Jon Stewart 的笑話、辛辣的諷刺和對某些事件毫不留情的深挖,讓他成為受到青少年信賴的新聞來源,雖然他多次聲稱自己並非記者,而是一個喜劇演員。

#4 滲透一切的“美國偶像”。人們看選秀不止是看年輕藝人的選拔,還在圍觀某些人的失敗。選秀鼻祖是 15 年來美國年輕人想要成為什麼,想從文化中獲取什麼的縮影。

#5 盜版音樂網站。在 21 世紀初,盜版音樂相當普及。人們第一次聽到自己所愛的歌曲、認識一見鍾情的音樂人,往往通過盜版音樂網站。看到心心念唸的歌曲下載進度條逐漸滿格,是很多年輕人的共有愉悅體驗。它關於探索、塑造自己的身份、減輕寂寞,而且因為它“免費”,就讓粉圈變得格外開放。

#6 2008 年金融危機。塑造了千禧一代的金錢觀,在承受著危機餘波,拿著低工資、揹著債務的同時,他們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並將這種抑鬱化為了政治力量。

#7《慾望都市》

Cover:从MTV到Netflix,《滚石》选出千禧一代 100 个代表物

#8 為少數族群發聲的 “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黑人青年死於警察之手,司法體系卻讓警察免受懲罰。一系列抗議活動席捲了全美,曾經沉默的群體發聲要求社會正視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這項運動也讓碧昂斯在內的一群藝人在作品中表達了對暴力和種族主義的看法,這在過去幾十年來都未曾有過。

#9 Drake 的“你只活一次”(YOLO)人生信條。這位藝人幾乎算得上“發明”了千禧一代音樂。流行領域很少有人能跟得上消費和品位方面多變的趨勢,Drake 卻是過去十年的常量。

#10 泰坦尼克號永不沉沒的愛情。最受歡迎和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也讓《我心永恆》牢牢佔據卡拉 OK 榜首。時至今日,它仍時不時在文化領域發出迴響,“就像傑克一樣,我們永遠不會放手”。

完整榜單見此。

題圖來自豆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