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融合三農「主戰場」助推鄉村振興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都市型農業 宜居型農村 職業型農民

今年以來,我區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發展契機,以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目標,立足都市型農業、宜居型農村和職業型農民三大要素,強力融合抓好三農“主戰場”,全面助推鄉村振興。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以特色產業為依託,發展都市型農業

我區將農業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依託,搶抓撤市建區的發展機遇,積極培育和發展都市型農業。其中,在培育特色農業產業上,積極推動中藥材種植、有機林果、設施蔬菜、太空育種、畜牧養殖等產業做大做特做優,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多村一品”新格局;在引進農業重點項目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輻射作用,先後引進佔地260畝的衡水市果品綜合試驗站項目和佔地210畝的北漳淮鄉“新特優”水果基地項目,全區林果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在建設現代農業園區上,我區發揮園區集聚人才、項目、科技、資金優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北漳鄉萬畝田園綜合體、日鑫省級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引領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推動冀州都市型農業“脫胎換骨”。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日鑫省級農業示範區

以環境整治為抓手,建設宜居型農村

我區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和“三區同建”為龍頭,通過在全區382個村集中實施“淨化、綠化、亮化、美化、細化”五大工程,全面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全區“三級巡查、村委會監督、保潔員清掃、村民主動參與”的環境衛生長效機制全面建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規範化、制度化和常態化基本形成。同時,我區充分發揮典型村的示範帶動作用,立足“歷史文化、溼地資源”兩大特色,突出村落優勢、植入旅遊產業,通過塑造各具亮點的“特色小鎮”,全面提升宜居型農村建設品質。其中,嶽良村圍繞皇家文化、馮太后文化、宗親文化和后稷文化,建設佔地500餘畝的皇家文化旅遊區,充分挖掘該村“兩帝”“三後”“六相”等歷史人物,全面打造“皇家小鎮”。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以科技幫扶為助力,培育職業型農民

為全面提升現代農民的專業素養和科學種田水平,我區加強農村群眾科技、文化、市場教育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批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其中,在全區啟動的科技扶貧“十百千”示範工程,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圍繞農業科技工作在全市建立“10個科技示範基地”、“100個科技服務站(點)”、“1000個科技示範戶”,從而全面增加農業科技附加值,真正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和收入水平。同時,我區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平臺建設,通過開通惠農服務網站“冀州科普網”等形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把先進農業科普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實現了科普知識的“資源共享”,農民種田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我区融合三农“主战场”助推乡村振兴

圖文:樊加偉

審核:李雲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